【连网】
张开虎 傅纯洁
日前,行走在黄川镇陈墩村稻虾共养基地田埂上,笔者远远地就看见基地主人陈前进手持一把铁锹走来走去,颇为专注地注视着稻田里的水面。
“在看什么呢?”笔者跟陈前进打了个招呼。“看看地里龙虾能不能活动得开,你看看,这只龙虾带一肚子的籽。”年过40岁的陈前进,乐呵呵地说着今年的收成。今年他收获的不仅有沉甸甸的无公害水稻,还有养在水稻田里的几万斤龙虾。
黄川镇河汊纵横,水源充足,土壤肥沃。2016年,从事货车运输10多年的陈前进流转140亩土地,是第一个在全县尝试“稻虾综合种养”的人。“第一年,光卖小龙虾就净赚了12万元。”谈起这次“吃螃蟹”,陈前进说,“国家都提出农业要转型升级,咱们农民也得跟上时代发展啊!”
与普通稻田丰收的场景不同,陈前进的水稻田仍是一片水汪汪。整个田块呈“回”字形分布,中间种满迎风摇曳的水稻,稻田外是一米多深的沟渠。稻田边的田埂上,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小洞穴,不时可望见洞口伸出红色钳子的龙虾;道路两侧的黄豆叶子已经落光,一株株桃树环绕稻田四周,这套新型水稻绿色高效生产体系看起来确实与众不同。
“小龙虾对于农药的敏感度极高,因此田地内从不使用农药,化肥使用量也只相当于传统使用量的30%,且都是生物化肥。”陈前进说,“水稻不打农药虽然会有一定减产,但稻田中的昆虫、水生动植物又可成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促进龙虾的生长,而龙虾的粪便会直接反施到稻田,又可大大提高稻米品质。”“龙虾今年卖了近2万斤,昨夜还收了最后一批。水稻亩产量突破1000斤应该没有问题。”在收获20万元龙虾效益后,对于绿色种植方式产出的水稻,陈前进已做好深加工的准备,预测精加工出来的大米可卖到每斤5元,而传统的稻麦轮作,除去成本,净利润仅为1000多元。陈前进的“稻虾米”比传统水稻亩均增收500元。
“稻虾共作”实现了“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了看得见的效益,再加上政府的积极引导,这两年,东海乃至全市的“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格外受农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