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奋斗 我幸福】徐大勇:立志让土地多产粮

【连网】□ 李慧 王宝祥

11月,港城秋收接近尾声,笔者走进连云港市农科院位于东辛农场的实验基地,只见工作人员忙着考种、晾晒、运输种子等。在农场西边的实验田里,一位两鬓泛白的水稻科研人员正在田间工作,一个本子一支笔,边观察边记录实验数据,记录着团队最新培育的水稻两系不育系的相关数据。

TIM截图20181206112834

▲徐大勇在查看水稻结穗情况

他,就是连云港市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

近20年来,徐大勇领衔的水稻遗传育种团队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选育出稻麦新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的种植推广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市农科院先后获国家部省市科技进步奖29项,2010年,徐大勇作为主要完成人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科研项目,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本报对此也作了相关报道。

从小立志让土地多产粮

1964年,徐大勇出生在原赣榆县徐山乡。徐山乡是偏僻贫困的丘陵地区,那个年代,当地每口人一年若能分到几十斤水稻、百多斤小麦,就算是好年景了。徐大勇的童年记忆中,家里、亲戚家、邻居家总是吃不饱。身为长子,只有五六岁的徐大勇就开始给队里割草喂牛、拾粪积肥,为家里挣工分。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知道,只有付出辛苦和汗水,才能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让土地多产粮食,让家乡人过上好日子。

初中毕业,他以理化满分的成绩考入赣榆县中学。1981年,徐大勇参加了高考,报考学校时填的都是农业方向的志愿,后来被淮阴农校农学专业录取。在农校,不少同学认为,反正以后毕业要回到乡镇基层工作,外语学不学没有多大用处。徐大勇开始也感到困惑,还为自己只能在中专学习感到委屈。然而,性格里不服输的因素,让他很快为自己找到了目标:有条件时一定要考研,不能永远当中专生。

1984年,徐大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并被分配到市农业局作物栽培指导站工作。

苦心钻研育种技术

1986年,省农业系统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正要举办一个外语培训班,成绩优秀者将被派往国外学习。在全省的招生考试中,徐大勇苦学多年的英语发挥了作用,成绩名列全省第三名。

培训班学习刚结束,市农业局与波兰洽谈引进蔬菜加工项目(在此基础上成立如意集团),徐大勇不仅参与了该项目的翻译工作,还无偿为该项目翻译资料40余万字。

1986年9月,徐大勇得到了去日本学习的机会,9月底,徐大勇怀着追求新知的渴望,踏上了飞往东瀛的飞机。

徐大勇出国学习的是啤酒大麦品质育种技术。我国的啤酒大麦育种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由于起步迟、差距大,缺乏先进的分析鉴定手段,就连研究时可参考的资料都很少。徐大勇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所以他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地学,不到一个月,就掌握了全套的品质分析技术。他的刻苦、认真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由衷赞扬。他要回国时,老师送了他20多公斤的参考书和科研资料以及一批育种资源。

回国以后,徐大勇马上就参加了市大麦品种改良中心的筹建工作。为了尽快收集到育种资源,他去了北京、吉林、陕西、浙江等10多个省市的20多家科研单位。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行程万余公里,征集到大麦育种资源400多份,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就配制了200多个杂交组合。

TIM截图20181206113819

徐大勇(中)与同事在实验田开展品种筛选

按常规,一个品种从配组到选育成功要花费七八年时间,为了缩短育种年限,他和同事们经过周密推算和调研,找到一年育三次的育种方法,即在本一温室配组,4月收获后到吉林种一季,然后冬天到云南昆明再种一季。这样工作步伐虽然加快了,但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了。一年四季他和同事几乎都在各地间奔忙。通过他们几年的努力,他们选育出的新品系“冈2”在省品种区试中,连续两年产量第一,较原来我省推广的品种亩产增加20到30公斤,尤其是品质大大提高,深受国内啤酒麦芽厂家的欢迎。他们选育出的另一个新品种“港啤1号”,近年也成为江苏省啤酒大麦主体品种。仅这两个品种,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达5亿元以上。

连云港水稻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

1992年,徐大勇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年的理想,考取了江苏农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投身到连云港的水稻育种事业中。当时,连云港市的水稻科研发展缓慢、几近停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粳稻条纹叶枯病开始在我国黄淮稻区出现,被称为“水稻癌症”。徐大勇预测此病在未来几年会大面积爆发,立即着手培育抗病新品种。水稻在连云港杂交出新品种后,要送到被育种专家称为“天然大温室”的海南岛进行加代繁殖,八代后选出稳定的优质单株,再拿回来试验种植,这个过程需要6年。当年,徐大勇的海南育种基地在偏僻的黎族农村,他和几个科研人员住在农民家里,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每年11月份到海南岛去以后,到第二年4月底回来,都是坐火车和轮船。工作之余徐大勇坚持学习,1999年,35岁的他考上了扬州大学的博士生,完成了从中专生到博士生的飞跃。2005年5月,徐大勇又获准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后。

2005年前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粳稻种植区,条纹叶枯病大规模蔓延,一般稻田减产20%至30%,严重的达80%,许多农民严重亏损。徐大勇团队培育的抗病粳稻新品种———“连粳4号”、“连粳6号”、“连粳7号”,先后大面积推广,种植户的稻米更加高产优质。2010年,以徐大勇为主要完成人的《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连云港市荣获这个奖项的第一人。

TIM截图20181206112822

▲徐大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

连云港市的水稻研究团队十多年就完成了别人可能要20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水稻科研取得实质性突破,进入国家先进行列。市农科院研究员卢百关与徐大勇共事多年,他告诉笔者:“做农业科研,从开始做到做出成果,一般要坐10年冷板凳。同时,农业科研的场所往往是在田间地头,时间不分白天黑夜。所以,农业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有执着和不怕苦的精神,徐院长不仅有此精神,还有着朴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成绩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一直以来,徐大勇把水稻良种看成自己的孩子,倾注全部汗水、智慧和心血,先后育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10余个。其中,“广两优矮93”实现了连云港市杂交籼稻育种零的突破;“连粳7号”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是目前我省淮北稻区推广面积第一大品种;“连粳15号”预计创造社会效益达20亿元。一步一个脚印,连云港市水稻育种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市农科院水稻研究室副主任刘艳告诉笔者:“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也是迎头赶上,特别是耐盐碱水稻方面。今年三四月份,在青岛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海水稻研究中心举办了一个耐盐碱水稻研讨会,邀请了五六个专家学者,我们徐院长就是其中之一。”下一步,徐大勇将带领团队,重点围绕轻简栽培、耐盐碱等方面继续培育水稻新品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