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梁洪胜 通讯员 苏欣 马卿 曹悦)“我从悬崖上摔下来,刚苏醒,可能骨折,现卡在峭壁树上!”3月10日晚6时50分许,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接到一男子电话求助,称白天登山时不慎从悬崖上坠落,被树枝阻挡后落到峭壁上突出的一块石台上,骨折无法动弹。当晚,连云港市消防、公安、120急救部门联手景区等40多名救援人员立即展开营救......
小伙不慎从山崖上跌落 卡在峭壁树杈上昏迷
3月10日晚6时50分许,连云港市急救中心值班的小盛,接到一名小伙电话求助,称自己白天独自来花果山游玩,另辟蹊径窜进一山崖上,不慎坠落骨折。“小伙说,自己刚刚苏醒过来,无法准确说出坠落地点,还说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小盛立即指令120急救车赶赴现场,并联系消防、公安和景区相关工作人员展开救援。
当晚8时许,记者赶到花果山景区附近一处山脚,连云港市消防救援支队景区大队、市急救中心和景区护林员等40多名救援人员正带着救援器材准备搜救。现场120急救人员孙师傅介绍,受伤小伙在手机没电关机前,说自己在青峰顶附近一个悬崖上坠落,但具体位置不清。
部分山路冰雪覆盖 救援人员紧急搜山救人
现场消防救援负责人询问景区相关护林员得知:在天刚黑时,护林员巡查山路时,发现一处悬崖曾有微弱的灯光,但无法确认是否为被困者。
该名负责人根据护林员所说的大概位置,锁定了事发地点位于青峰顶附近的一垂直悬崖边,“此处地势险峻、部分路段还被冰雪覆盖,现在夜已深,能见度底,山顶气温降到零下3度,被困男子伤情等未知,救援难度极大。”
现场救援指挥部迅速开会决定,救援人员分成两组,一组从向锁定的悬崖处搜寻,另一组深入至悬崖附近的谷底,摸索小伙可能坠落地点,并开辟找到伤员后的转移路线。
消防队员“高空降索” 35米深峭壁石上找到伤者
当晚9时20分, 记者随一组救援人员来到悬崖边,消防队员何李仁按照事先制定的救援方案,在固定身上绳索后,高空降索,向悬崖下摸索搜救。由于搜索范围较大,另一名消防队员闫会兵随后也进行搜救。
9时40分许,两名消防队员在距离悬崖顶35米处,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伙。原来,小伙从悬崖跌落后,被峭壁上的树木拦阻后跌落到峭壁上一处约2平方米的石台上,经现场初步观察,被困者嘴部有血迹、胸口和腹部受伤,无法动弹。
消防队员何李仁立即用对讲机与现场急救人员沟通,随后,按照急救医生嘱咐,慢慢地将小伙头朝上放平,并取了厚衣服给其盖着御寒。
40多人5小时爱心接力 成功营救受伤小伙
得到消防员的信息反馈后,现场救援指挥部立即讨论救人方案,是吊升伤员还是下放伤员?就在此时,天气突变,山顶刮起大风,淅淅沥沥的小雨飘落下来。
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反复商讨研究、对比现场各种因素,指挥部果断决定,利用多功能担架下放的方法将小伙缓慢送至谷底。
伤员转移工作随即开始,消防员先通过平台降索到谷底探路,在确认条件成熟后,利用锚点下放技术,将伤员用多功能担架包裹好,并缓慢下放。与此同时,另一路救援人员接到指令后,迅速到达谷底预定位置,准备迎接伤员。
23时15分,消防员成功将受伤小伙转移至谷底,待命多时的急救人员立刻上前进行了紧急包扎处理。
此时又一个难题出现了,谷底环境复杂,树木丛生,乱石堆积,有的地方道路湿滑泥泞,也根本无路可循,该如何把伤员转移出去?
赶至谷底的40余名救援人员此时各司其职,有人探路,有人搬石头,采用步步接力的方式将小伙向山外一点点转移。
3月11日0时,受伤小伙被成功转移至山下一处公路旁,在现场等待多时的急救车立即呼啸着将其送往医院抢救。
3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据知情人介绍,小伙今年22岁,淮安人,3月10日当天独自来到花果山游玩,在登山悬崖时不慎坠落昏迷,夜幕降临后才苏醒过来。记者从医护人员处了解到,小伙被送来时,伤情较重有骨折,但由于救援及时,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