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致敬劳动者 奉献新时代】乡间“信使”马善民:一封信承载一份情

【连网】□ 徐黎一

从1996年到2019年,他跑了10万多公里乡村邮路,骑坏6辆自行车、3辆摩托车;他投递报刊邮件200多万件无一差错,近200件疑难信件在他的努力下“复活”;他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曾在全省邮政业务投递技能大赛中获奖……他就是连云港市第五届港城“十大最美职工”、市邮政分公司锦屏邮政支局局长马善民。

TIM截图20190430103306

一说到邮政,许多人首先想起的就是绿色。绿色的邮包,绿色的邮车,绿色的邮箱,绿色的邮局,穿着绿色的标志服,走村串巷投递邮件的邮递员。确实,绿色是邮政的标志,绿色也是不分远近、连接你我、为大家送来信息、送来温情的所有邮政员工的职责和热爱。

小的时候,马善民的妈妈说过,“近邻尚隔几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这句话,让马善民对邮递员充满了向往。1996年3月,经过应聘,他荣幸地成为一名锦屏邮政支局的邮递员。

锦屏镇是连云港市城乡接合部的一个镇,上世纪90年代的锦屏农村,到处都是山路,最陡的山路坡度达到45度。马善民骑着自行车一路颠簸,每天投递下来,要六个多小时,一天要投递50多公里。有时遇到下雨天,在泥泞的道路上,不一会儿,烂泥就把自行车轮堵了起来,为了投递,常常不是人骑车,而是车骑人!由于投递时间长,为了让用户早一点拿到邮件,他每天都会背着水壶、带上一份干粮在邮路上吃午饭。

马善民还是个好学的职工。1997年,他报考了江苏省自学考试,成为连云港市邮政局第一个大专学历的投递员,第一个高级技术专业资格的投递员。2000年5月,他代表连云港市邮政局参加江苏省投递业务技能大赛,获得了应知应会项目第六名的好成绩。2008年5月,在集团公司组织的全国基层骨干初级人才选拔中,他获得了连云港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全省也是名列前茅。

在马善民干投递的过程中,每年都有近20件疑难信件无法投递,但只要有一丝线索,他便会将“死信变活”。

2014年6月,马善民就跟“李刚”较上劲了。锦屏支局收到一封收件人叫“李刚”的信,是从南京寄到连云港市锦屏镇东山分会的,由于地址不详,加上锦屏镇实行棚户区改造,原有的住户大部分都已经搬迁走了。投递员投了2天都没有投递下去,贴上改退批条想退回。作为支局长的马善民没有立即批准,而是去当地派出所与民警一起查找户籍档案。经过一番查找,他在锦屏镇一下子查到5个叫“李刚”的人。怎么办?一家一家地找!从上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快8点钟时,他终于在锦屏新村找到了真正的收信人李刚。

原来,寄信人是李刚上学时的好友,后来去了南京,二十多年没见,想联系李刚,就按着印象中的地址寄了封信过去,看能不能找到他。没想到,经过马善民的查找,真的让老同学联系上了。

这件事,让马善民更加坚信:一封信就是一段感情,信退回去了,感情就断了;信送到了,感情就续上了。

邮递员走村串户,经常会碰到突发情况,遇到困难和紧急事情的时候,马善民都会挺身而出。1998年8月的一天,天下着大雨。马善民骑着自行车赶往杨圩小区投递邮件时,远远地看到河里有一个物体,一会儿沉入水里,一会儿冒出水面。当马善民赶到河边时,才看清那是个被水草缠住的小男孩,在水中拼命地挣扎。他赶紧把车一扔,跳进河里去救孩子,由于水草把孩子缠得很紧,而且雨下得越来越大,他费了好大的力气,终于把水草拽了下来,男孩获救了。

23年间,不论是投递员也好,不论是支局长也罢,不论岗位怎样平凡,马善民都感到了邮政企业履行普遍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的这份沉甸甸的分量,也更坚定了他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马善民现在是锦屏支局长,也是锦屏邮电支部的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锦屏支局不仅每年都超额完成目标,还被评为“建设锦屏有功单位”、连云港邮政“十佳服务窗口”、江苏邮政“优质服务示范农村支局所”;锦屏支局5名职工中党员就达到3名;他本人也获得了“连云港市劳动模范”、“连云港市道德模范”、江苏邮政“十佳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