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赵芳
再难的纠纷,她总能找到方法,化解矛盾、解决争端,依靠的不仅是法律程序和条款,而是老百姓都能听懂、接受并理解的道理和人情。她就是连云港赣榆区人民法院原民一庭副庭长、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姜霜菊。她自1984年以来一直工作在基层民事审判一线,2018年1月退休,现仍坚守在“姜霜菊调解工作室”。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宁可自己累十分,也不让当事人等一分”
姜霜菊为自己定下这样一条工作准则:宁可自己累十分,也不让当事人等一分。一年365天,姜霜菊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她说:“这样老百姓一有事就能找到我了。”
2009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劳累了一天的姜霜菊刚入睡,手机突然响起。“姜大姐,我实在没办法了,只有你能帮我,能不能请你到我家开庭?”打电话的钱某是外地人,2003年钱某与赣榆县宋庄镇一名男子宋某结婚,但婚后丈夫对她非打即骂,她实在受不了了,便提出离婚,但几次开庭,丈夫宋某拒不到场,并且扬言:“只要你能让法官到家里开庭,我就和你离婚!”
没想到,几天后的星期天,姜霜菊果真出现在钱某家里。宋某既惊愕又羞愧,在姜霜菊的监督下签订了离婚协议书。
多年来,面对各类矛盾激化案件,姜霜菊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用无限的真诚和极大的耐心化解矛盾,以真心、真意、真诚善待每一位当事人。她告诉当事人,有事可以随时打电话,她的手机有时吃饭时响了,有时半夜三更刚睡下去又响了。
姜霜菊常说:法是一种大爱,爱这世上每一位需要保护的人,法官就是这大爱的执者。法官审理案件就像医生看病一样,要查清病根对症下药,只有查清案件事实,摸准双方当事人的动态,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
“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
一枚“天平”徽章,是姜霜菊最珍贵的“饰品”,无论穿什么衣服,都必须佩戴。她深深地懂得胸前佩戴的那枚“天平”徽章的分量。
法院某位领导的弟弟起诉离婚,姜霜菊接手案件后,首先告知被告:“原告是法院一名同事的亲戚,你要不要申请异地管辖?”“我相信你姜法官,不用。”被告说。
“案件未到庭,说客先上门。”这是许多法官非常头疼的事,而姜霜菊却非常欢迎办案过程中那些说情的人,因为但凡找她说情的人,最终都会被她感化,成为她的义务调解员。
“如果哪个案子没有人来找我说情,我还挺着急呢,心想怎么还没人来找啊,也好帮我做做工作。”姜霜菊风趣地说。
一般这种说情的人,都是当事人信任的人,姜霜菊把案件的进展、证据都跟他们说清楚,再由他们帮忙做当事人的工作,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事们经常夸她厉害又聪明,她说:“我只是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
长年累月的办案,她探索总结出了“亲情感化法”“降温处理法”“善用民俗法”等七种行之有效的“姜霜菊调解工作法”,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而且赢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大家多做服务”
2012年3月,赣榆县人民法院设立了“姜霜菊调解工作室”,这是全省第一个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室。“新上任的年轻法官,都要到工作室跟姜霜菊学习一段时间,以更好地适应工作。”赣榆县人民法院院长宋金林说。
2013年江苏省两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的姜霜菊提交了一份关于处理家暴案件的建议,受到高度关注,同年7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公安厅、江苏省妇联联合出台了《江苏省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办法》。
姜霜菊常说:“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忠诚、选择了责任,就要有超过普通民众的道德和良知。”35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满腔热忱都奉献给群众,一直把“清清白白做人,公公正正办案”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准则,想方设法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做一名老百姓心目中可亲可信的好法官。近10年来,姜霜菊审结各类案件6000余件,平均每年办理案件600余件;案件调撤率达63.1%,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当事人上访、无一当事人申诉。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35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在齿轮与麦穗辉映的天平下,姜霜菊用真情、爱心和忠诚书写着属于她自己的人生档案,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是她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