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扶贫队给我们带来了‘致富经’,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提高了扶贫产业自身的‘造血’能力。今年,我们村成为江苏省委帮扶工作队第一个产业脱贫的省定经济薄弱村。”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乡岗东村村委会支部书记殷占杨开心地说。
2016-2018年,灌云县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56亿元,仅占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3.7%,脱贫攻坚任重道远。2018年2月,江苏省税务局扶贫工作队入驻灌云县贫困村岗东村、六里村和同兴社区,开展挂钩扶贫工作。省市县三级税务部门联动,投入资金310万元,协调资金200多万元,坚持市场化运作,让资金变资本,并积极扶持本土企业,让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成为推动产业化扶贫的“催化剂”,迅速打开了精准扶贫脱贫新局面。今年以来,江苏省税务局挂钩的三个贫困村共增加集体收入84万元,4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占脱贫计划的45%,低收入人口占比下降至4%以下。
“减税降费”助力特色电商平台上线
昔日贫困村的手工特产成网红“爆品”
2018年之前岗东村还有贫困户73户105人,村集体年收入不足8万元。在电商重塑商业模式、“淘宝村”不断涌现的浪潮下,江苏省税务局扶贫工作队全力打通渠道,深度对接京东,获批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馆•灌云馆,经营灌云特色农产品。扶贫工作队还同步推进“O2O”模式,投资100万元打造了面积300平方米的电商展示交易中心,以线下体验促进线上下单。
(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馆•灌云展示馆)
“有了京东商城中国特产馆•灌云馆这个电商平台,我们的传统手工粉丝供不应求,成为网红‘爆品’。”岗东村的南岗手工粉丝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万永亮很是兴奋。他算了一笔账:按照2019年小微企业普惠性增值税优惠政策,合作社能享受到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而以增值税应纳税额为计税依据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也随着增值税的免征而相应免征。合作社取得的所有销售收入都不用缴税,节省的资金用于员工福利,成为税收优惠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手工粉丝专业合作社村民在晾晒粉丝)
“以前干农活,一天平均只有5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在粉丝制作厂,除了每月有工资,每年还可以根据手工粉丝的销售利润获得分红,收入翻了一倍。”岗东村村民很是高兴。“国家的政策好,税务局又贴心精准辅导,今年预计能够实现的年度销售额100多万元,增值税将全部免征,这一年就能省下十多万元左右的税款,这将有利于我们扩大规模、壮大扶贫产业。”南岗手工粉丝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万永亮表示。下一步,他将推行生产线升级,扩大产业规模,打响“粉丝手工大师”的品牌,实现手工粉丝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减税降费”帮扶龙头企业
昔日贫困村的黄土资源变“黄金”
初夏,漫步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大片的莴苣、辣椒让田野绿意更浓。
“这一亩亩的菜田,在我的眼里都是真金白银。”连云港岗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世伟告诉记者。近期,他刚跟连云港市农业龙头企业江苏峰之屹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超特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意向性合作协议,约定3年内,公司在岗东村种植莴苣200亩、种植辣椒200亩,由这两家公司统购包销,主要用于出口。据初步测算,这项合作的达成,将为岗东村带来100万元的净收入,为村里的贫困户增加12万元务工收入。
(200亩莴苣基地里的莴苣长势喜人)
“我们主要经营农产品出口,受益于近年来持续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去年我们享受出口退税1400多万元,今年前三个月,我们又已经享受到出口退税税款400多万元,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连云港超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表示。资金有了,公司也愿意扩大收购规模,并花力气提升蔬菜品质。当江苏省税务局扶贫工作队找到公司,提出跟公司开展“订单农业”合作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并向贫困村提供品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出口蔬菜的质量。
不愁销路,村民们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高涨,如何能让出口蔬菜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让扶贫成果持久不反弹呢?扶贫工作队明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走好产业化“造血”之路。连云港岗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创设的。公司属于村集体和全体岗东人,帮扶队员和驻村第一书记不占企业股份、不在企业取酬、不从企业分红。“我们用帮扶资金、村集体部分资产入股,并流转农民的土地200亩,年终除按股分红外,每年还拿出收益的5%~10%,补助给土地流转户。”扶贫工作队队员陈新年告诉记者。通过现代化的股份制理念,岗东村顺利实现土地变资产、帮扶资金变股金、农民身份变股东,“以钱生钱”助力脱贫。
(村民收割莴苣,准备销往外地)
目前,一期的70亩莴苣已在去年11月收割完成,当年就产现净收益30万元。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减税降费的税收新政也一路护航企业的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税率一降再降,成本降低了,发展自然越来越快。”连云港岗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友军告诉记者。公司最近还搭上了“一带一路”快车,与青海省民和县政府达成协议,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在当地建设10000平方米的土豆加工厂,由公司进行包装出口。“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品牌——岗岭传奇,我们有信心把岗东打造成农作物种植出口基地。”
“减税降费”增加企业发展信心
更多贫困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灌云县同兴镇台宏服装有限公司,敞亮整洁的制衣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机器前忙碌地工作。“我们公司目前吸纳了1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后期还会再扩大生产规模,计划明年招工规模达200~300人。”公司总经理廖东荣告诉记者。
廖东荣原本在外打工,江苏省税务局扶贫工作队队员戚国义前来同兴镇挂钩扶贫后,三番五次与他沟通,把近年来国家支持就业创业的减税降费政策仔细说给他听,说服他回乡办厂。“现在国家支持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宽松,税费负担也一减再减,能在家乡办厂,这对我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回想起自己辞职回乡办厂的经历,廖东荣感慨万分,“非常感谢税务部门的帮助,不仅让我解了思乡之苦,减税降费也让我有信心把企业做的更好,更让我们的村民有了工资性收入,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之路,心情当然很舒畅。”
“服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台宏服装厂的开办,帮助同兴社区建档贫困户成功脱贫63人,占建档低收入户的33%。这确实很令人振奋。”戚国义表示。
(村民在家门口的服装企业上班增收)
在家门口就业,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以消除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而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让企业“轻装前行”,为贫困户在“家门口”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正是在这一思路的影响下,在灌云县六里村挂钩扶贫的税务干部孙安邦坚定了在六里建设农业产业园的信念。他正卯足了劲,让精品菊花和特色水果成为六里村的“致富花果”,让六里成为灌云东郊一道靓丽的生态农业长廊。借力于扶贫帮扶的规划和好的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周边的农业企业纷纷入驻产业园。目前,首期建设的200亩菊花展示馆和育苗基地、水果种植园已为村集体增收31.7万元,带动了48名建档贫困村民脱贫。“项目全部建成后,还将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带动30名贫困村民就近就业。”孙安邦表示 。
农业产业园的经济效应还不仅仅止步于此。目前的六里村,碧浪清波,风景如画,新兴的乡村旅游业正在蓬勃兴起。“新出台的生活服务业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让企业享受到了满满的税收红利。而减税降费再降成本,对延伸旅游服务产业链和打造旅游名牌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六里村支部书记信心满满,“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六里村可以为周边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孙安剑 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