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爱国情 奋斗者】李爱民:大医精诚润无声

【连网】□ 王文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爱民就是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实践者和示范者。他是省内外知名的医学专家,更是知行合一的共产党员。从医32年来,他奉献在前,“爱民”如亲,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赢得了病人的信赖与赞誉,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领导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TIM截图20190724110052

妙手仁心 恫瘝在抱

1987年,22岁的李爱民从南京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分配到连云港,从此扎根于这片土地,一干就是32年,连云港成了他的第二故乡。32年来,他用抓铁有痕的钻劲与韧劲,诊病救人、读研读博、出国进修深造,工作中,他始终坚守党性原则,坚持“大医精诚、止于至善”,苦练内功,提升业务水平。

熟悉李爱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没有架子的院领导,是一名不摆谱的博士专家。在李爱民心中,生命高于一切,人民利益至上,不管病人贫穷富有、农民高官,李爱民一律和颜悦色,细致诊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神经外科病人属急危重症,手术是在脑子里动刀,对每个病人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对医生而言犹如在刀尖上跳舞,压力与风险巨大。为此,每一台手术,李爱民都会带领科室医生仔细斟酌病情,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并详细讲解告知病人及家属。

他常常告诫科内医生,要换位思考,看到病人饱受病痛折磨时,要设想一下假如是自己的亲人在医院的场景,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与他们交心交朋友,这样既能得到病人的尊重理解,还能促进病情的早日康复。

凭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李爱民时刻将提高医疗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兼任连云港市脑科医院院长以来,李爱民针对连云港高发病脑卒中攻坚克难,通过优化和规范脑卒中救治的流程,使脑卒中这一威胁人们生命第一杀手疾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患者入院后溶栓时间从75分钟下降到48分钟,极大提高了急性脑梗塞病人的救治效果,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勇攀高峰 模范引领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注定一生奔忙辛劳。李爱民在繁忙的行政、医务工作之余,坚持学习最前沿知识,率先引进开展多项先进技术造福患者,他先后获得省级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6次。连云港市卫生系统共获得省科技进步奖5次,其中有3项是他作为第一完成人取得。

独木难撑大厦,众志可以成城。作为神经外科的学科带头人,李爱民始终把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作为治病救人的保障,通过不懈努力,他带领科室团队成功创建连云港市首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如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量、诊疗水平、医疗质量在全省均名列前茅,连云港及周边地区的众多患者慕名而来。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李爱民深刻认识到医院发展靠人才、靠人才团队。他先后15次赴北京、南京协调工作,成功在苏北地区申办首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并做实做细工作,每年都有两名以上博士后出站、进站。作为连云港市最早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每年带教研究生2至3名,每周听一次研究生读书报告,平时认真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在向他们传授临床经验的同时言传身教医德医风,带出了一批有德有技的医生。

在他的主抓主推下,“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孵化了42项重大技术,通过科教和技术支撑,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从“十一五”的2个增加到今天的11个,该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名列长江以北地区市级医院第一。在国家卫计委下属的脑防委公布的脑卒中有关技术水平的排名中,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项主要技术(CEA)在全国排名第22位,江苏省排名第2位;综合技术在全国排名第62位,江苏省排名第5位。

淡看此生名与利,甘以寸心报厚土。党员专家李爱民扎根连云港32年,为民服务无私奉献32年,诸多荣誉等身,他依然保持医者本色,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党员,我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