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园区经济占江苏全省经济“半壁江山”。目前江苏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个、国家级新区1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数量在全国最多。园区经济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次疫情,对江苏产业园区同样产生重大影响。江苏园区经济上半年表现如何?又当怎样扛住疫情持续冲击,开启下半年的“征程”?
稳住基本盘,产业园区展现强韧性
6月下旬,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在无锡举行,吸引了500余家创新企业和50多家顶级基金的参与。上半年,该公司位于无锡高新区的工厂工业产值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12.9%。
“疫情给医疗行业带来新机遇,我们致力成为海内外生命科学创新企业发展中国市场并链接全球的优选园区。”阿斯利康国际业务及中国区总裁王磊说,在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这个由阿斯利康联合无锡高新区政府建立的生命科学创新孵化平台里,已有17家企业入驻。
“从市场主体情况看,市场活力正逐步恢复。”无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封晓春介绍,区内百强企业中大多产能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止跌回升。1-5月,该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加0.6%,较1-4月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9.27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已较一季度大幅收窄。
江苏省商务厅相关人士分析说,无锡高新区的经济走势颇为典型,纵观省内产业园区前二季度表现,各项指标企稳回升明显,避免了“硬着陆”,稳住了基本盘,在疫情冲击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要以高质量的项目引领高质量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丁立新认为,需通过持之以恒地拓展招商渠道、进行精准招商,让跨国集团持续看好、加码园区。因此,在疫情动摇投资信心的上半年,仍有耐世特汽车系统亚太总部、阿迪达斯亚太自动化智能分拨项目等一批总部项目陆续增资或落户该园区。
“疫情凸显出江阴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短板,也带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兴华坦言,上半年该区传统产业中的化工、纺织工业开票同比下降率均达两位数。与之对应的是,微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逆势上扬,工业开票同比增长29.1%,占比提升4.8个百分点,“我们瞄准大数据、生命健康两大未来产业,制定专项规划、出台专项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攀升。”
全面复苏,还需填平几道“坎”
尽管江苏园区经济正持续复苏,但无可否认,尚存一些“坎”需要应对。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受疫情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产业园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最为突出,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和对地方的贡献度有下滑的趋势。
在无锡高新区,1-5月,以8家百亿级企业为首的重点税源大户产值“5增3降”,其中小天鹅受海外订单减少影响同比下降16.8%,不仅造成园区财税“减收”,支出端还面临短期防控、中期扶持等各项“增支”。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江阴高新区,“逆境突围、困境发展,需超常规的举措与付出,比如力争财税‘全’征管。”陈兴华表示,还需在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的同时,想方设法开辟新税源,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产业园区稳外资外贸的压力陡增。进入二季度,很多园区外贸受到的影响开始从供给侧转移到需求侧,园区内多数企业反映预计全年出口将下降。另一方面,外企投资意愿下降,外资增长后劲不足。
在常州高新区,1-5月完成进出口总额322.7亿元,尽管仍居常州市第一,但同比下降6.6%。常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乔俊杰调研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外部需求不振、国际物流不畅、供应链遭受冲击、综合成本上升等原因,导致园区内不少骨干企业出口显著下滑、订单明显减少。
“作为经济全面复苏的‘晴雨表’,消费市场复苏尚需时日。”丁立新举例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汽车、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仍在深度调整中。1-5月,苏州工业园区文体娱乐营收同比下降6成,截至6月底,园区52家法人旅行社仅22家复工。
逆势突围,以“三提”释放园区潜力
记者梳理各产业园区下半年的规划和打算发现,各地产业园区普遍以抓产业提质、抓动力提升、抓环境提优的“三抓”“三提”,促“六保”“六稳”。
“苏州工业园区抓疫情催生的产业机遇,布局出台园区‘产业图谱2.0’,深化产业制度集成创新。”丁立新表示,该园区加快落实20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0亿元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筹备运营,提升新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力争全年园区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大关。
面对疫情全球蔓延的情况,更加坚定了江苏产业园区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建强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生态、聚集创新人才的决心。“要在吸引创新资源上持续开足马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实现动力提升。”封晓春说,上半年无锡高新区新招引科技企业就达548家,前5月,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成。
逆势突围,还须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改善园区发展的“软环境”。受疫情冲击,江阴高新区内企业普遍面临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挤压”、货币数和信贷量“双重收紧”,金融风险加大。面对重重压力,陈兴华说,区里一边成立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精准出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专项政策,一边强化高企、人才等各级申报,运行好各类载体,并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受访园区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园区经济发展也有了新使命,更应从“大而全”迈向“小而精”的高质量、专业化方向发展,发挥园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潜力,引领全省经济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持续领跑。
交汇点记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