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江苏连云港:十余年“两山”之路 小乡村端起旅游致富“金饭碗”

【连网】8月,云台山下的金苏村青峦叠翠、绿树成荫,满目皆是清凉。平坦开阔的绿道串起乡村校园、千亩生态采摘园、云龙涧风景区、千年银杏树等景观,游客们徜徉绿水青山,享受自然的馈赠。

微信图片_20200830104814

转变思路 卖“石头”变为卖“风景”

改革开放之初,连云港市中云街道金苏村因为背靠大开发区,发展起红红火火的“石头经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曾高达十多万元。那时候在村民的眼中,石头是金疙瘩,矿山是金山。但因为管理缺失,过度开采石料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还造成了生态破坏。最严重的时候,采石塘口周边山体时常出现滑坡、泥石流等险情,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耕种的山林也被毁坏。

1998年,刚刚40岁的金明被推选为金苏村村委会主任。他在排查村集体家底时发现,村里未经开采的山林越来越少,村里采石场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不断增加。金明说:“山毕竟有开采完的一天,金苏村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通过仔细调研,金苏村“两委”敲定了以“生态兴村”为基本发展路径,将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模式,大力开展景区建设。

找到出路的金苏人,迅速关掉采石场,准备建设景区,大干一场。然而因为多年过度开采,金苏村周边的自然环境惨遭破坏,景区建设施工难度攀升,集体资金捉襟见肘,村“两委”决定发动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到招商引资大军中,寻找合伙人共同开发。经过艰难的谈判,金苏村同投资商签订了30年的山场承包合同,金苏村从卖“石头”变为卖“风景”。

推平复绿 生态旅游注入发展新活力

一场雨过后,云龙涧风景区内溪水潺潺,水帘密布,人走在其间如入画中。

云龙涧风景区所在地原先叫瀛洲岛,岛内有白龙涧、青龙涧两大涧。因为常年的采石开发,山林的植被严重破坏,瀛洲岛要变身云龙涧风景区首先必须要修山。

“被开采过的山体山土薄、石头多,有的石头比房子还大,树木不容易存活。”作为曾经的种树人,村民金立香回忆,那时候瀛洲岛山上山路嶙峋,一棵棵树苗都需要人力背上山小心栽种。因为山体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不定期还需要运水上山。

为了尽快恢复山林绿化,金苏村“两委”鼓励山林承包户建设经济林,引导村民参与村庄植树,6家山林承包大户积极响应,投入100多万元,在占地总计3580亩的山坡地上见缝插针,栽植板栗、银杏、大杏、油光桃等果树。不到3年的时间里,金苏村昔日的采石塘口实现了推平复绿。

“欠自然的账是大账,不能不算、更不能不还,要不对不起子孙后代!”金明说。在一众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满目疮痍的“瀛洲岛”化蛹成蝶,凤凰涅槃,变为现有面积10.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的国家AAA级原生态旅游风景区,成了远近闻名的江苏省“小张家界、小黄果树”,云龙涧风景区也成为金苏村新的支柱产业。

“看见荒山成了绿山,那么多游客过来旅游,心里甭提多得劲了!”74岁的金苏村村民苏德材激动地说,在他看来,云龙涧之所以成为当红的旅游胜地,除了历史和自然留下的珍贵物产外,和当地发展思路的改变也有着紧密联系。

在金苏村的崇善寺有一座千年银杏。每到秋季,连云港市民常常前往当地打卡,金色的银杏叶刷爆朋友圈。

微信图片_20200830104817

内外兼修 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苏村借助这样的美景打造了千年银杏景点,让藏在大山里的美景成为港城秋季最重要的风景。金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云龙涧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崇善寺达1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餐饮、住宿和旅游产品等年综合收入超2000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超千人。2019年,金苏村村集体稳定收入已经达到2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万元。

随着村集体收入增加,金苏人的生活越来越美好。600平方米文体广场、6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关爱之家让金苏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0公里硬化村庄道路、6公里建设污水管网、322户实施燃气入户,让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攀升。

金苏村村民苏正全说:“我住在这60多年了,以前路都是烂泥路,连车路都没有,但现在全部水泥路都修到家了。村里绿化也搞好了,每家的厕所也改造了,燃气也入户了。卫生院、养老院都搞得特别好,看些小病不用出村,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记者 周莹 通讯员  汪惠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