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江敏:俯下身子下基层 用汗水浇开“致富花”

【连网】一双脚,丈量乡村小路的泥泞;一双手,捧来乡村大地丰收的种子;一滴汗,绽放乡村脱贫之花的芬芳。她就是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岗东村第一书记江敏。

微信图片_20201016164341

走访调查 双脚丈量乡村小路的泥泞

提到江敏,岗东村村民都要竖起大拇指。这个“空降”的第一书记,任职2年半来,发挥所长,为村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寻找到一条特色脱贫路,让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江敏原是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江苏信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2018年2月初,根据组织安排,来到灌云县南岗镇岗东村,开启了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扶贫之路。

岗东村位于灌云县城西,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84名党员,共有耕地5032亩。作为省定经济薄弱村,岗东村2017年末村集体经济仅有5万元。全村718户375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1户441人,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

驻村后,为了尽快掌握村情,江敏踏着乡村泥泞的小路,用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75户未脱贫建档立卡户和村里的角角落落,寻找脱贫之路的突破口。

寻找出路 联合产业助推黄土变成金

调研过程中,江敏了解到,岗东村村集体前两年种植过近50亩辣椒,但由于没有销路,辣椒全部烂在了地里,村民有传统蔬菜种植经验,村里有充足的土地资源,解决销路问题是否可以使“黄土变成金”?江敏立足岗东实际,确定了发展农业产业,提升集体造血功能的扶贫思路。

明确想法和思路后,在后方单位的支持下,江敏与村民协商,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签订了20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建立了岗东外贸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推行规模化种植,构建起“公司+基地+大户+经纪人+农户”的联合产业发展模式。村干部通过资金入股,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劳力等方式参与经营,年终按股分红外,每年拿出5%-10%的公司收益,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户给予资助,助其脱贫。

微信图片_20201016164423

江敏协调岗东公司与两家信誉好前景好的外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订单收购协议,保底收购种植的莴苣和辣椒,加工的产品全部出口,销往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在村里采取推广“莴苣+辣椒”“甘薯+甜玉米+大豆”等套种模式,引导村民发展订单农业。

作为一名在城郊长大的姑娘,在对农业生产不了解的情况下,她积极向农业专家学习,邀请国家甘薯产业、省市农科院等各方面种植专家到基地指导,实施科学种田;在更换品种时,带领村干部远赴万里之外的甘肃考察;在遭遇台风灾害时,她和村支两委成员一起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抗灾保丰收。

经过2年多的市场化产业帮扶,岗东村集体收入从2017年的5万元提升到2019年的11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提升到人均收入7400元以上;村民年务工收入达到55万元以上,在2018年成为灌云县第一个产业脱贫的省定经济薄弱村。

微信截图_20201016164541

谋求发展 “岗东模式”实现生活水平大提升

联合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让江敏尝到了“甜头”,她在考察其他乡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后,又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结构。在种植洋葱的基础上,把灌云县传统种植产业甘薯纳入了发展规划,打造了甘薯扩繁培育基地,通过建库、保种、种植、建棚育苗向种植户提供甘薯新品种和新技术,引领并带动周边农户通过甘薯种植实现增收致富。

通过规模化种植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专业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引进手工粉丝加工业,打造“殷口”手工粉丝品牌;围绕叮当河水系资源,开发以种植、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休闲体验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灌云县南岗镇党委政府以岗东村为典型,全面推广“岗东模式”,助推南岗25个边缘村如期实现年收入达18万+的目标任务。

微信图片_20201016164349

为打破公司种植统购包销的模式,江敏进一步对接电商平台,将农特产品推向市场。岗东村联合另一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侍圩村申请帮扶资金100万元,建立了灌云电商馆,打通了灌云县农特产品上行的通道,推动种植加工销售融合发展;她积极协调帮扶资金,为岗东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修建了4公里水泥路,安装了90盏路灯,修建了一座电灌站。如今的岗东村,支部强、产业大、村庄靓、群众富。

江敏,成为岗东村村民眼里最亲的人。“岗东模式”的先进事迹得到省市县领导的一致认可,岗东村被评为“2018年度灌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先进单位”和“2018年度灌云县优秀基层党组织”。江敏本人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十佳最美扶贫干部”,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连云港市“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2018年度灌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先进个人”,“2019年度连云港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度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先进个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