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栽下的这棵树苗名字叫榆树,你别小看这榆树呀,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榆树叶还可以充饥呢?”3月12日,一堂以“保护本土树种”的环保教育课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新东小学本土植物园举行,江苏省环保形象大使、连云港市灌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老师周汝尧正在给学生们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5年来,周汝尧一直致力于本土植物保护和宣传工作,让50多种本土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曾经,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苦楝树、土檀子、香椿树……这些过去城乡随处可见的本土植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人们对本土植物的热度逐渐降低,土生土长的植物生存空间被压缩。从事多年环保工作的周汝尧深知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立体的体系,植物与鸟类、昆虫乃至微生物之间,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早已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生态关系,一种植物的消失往往将导致处于生物链条上数十种生物的消亡。
周汝尧老家的本土植物园
于是2006年,周汝尧提出了“建立多类型本土植物园、保护生物及文化多样性”的想法。他在自己的老家———灌南县百禄镇周彭村老宅子开始了“试验”。为了寻找本土植物,那段时间,周汝尧天天骑着自行车到处找,见到本土树种,就花钱买。正是靠着这种坚持,周汝尧的家庭本土植物园试验成功了。苦楝树、土檀子、臭椿等50多种、300多棵本土植物,在他家扎了根。
周汝尧老家的植物园已繁衍了许多小苗
“这棵树叫狗骨树,是我们苏北常见的本土树种,学名叫丝棉木,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多年前广泛栽植于城乡大地。这棵树是我2006年在荒野里找过来的,当时移过来的时候只有大拇指粗,10多年已成长碗口粗这么大了。这棵树作为母树,种子落下来以后,已形成了上百棵小的丝面棉木了,你看,旁边这些都是这棵树的子孙后代,这些树木我都给他保护起来,以后再移栽到其它地方,来修复家乡的生态环境。”望着眼前绿意盎然的植物园,周汝尧像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爱着这片近乎绝迹的乡村土树。
看到发芽的树苗 周汝尧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自家的“本土植物园”有了成效,信心十足的周汝尧开始将“本土植物园”向外拓展。作为一名老师,他首先想到的是在各个中小学推行建立本土植物园,在周汝尧的积极倡导下,现如今灌南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灌南高级中学、镇中小学等多所学校都建起了多类型本土植物园,累计种植了70多种、上千株“濒危”的本土植物,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留下了宝贵的“种子”。与此同时,灌南县各学校还以本土植物园为载体,开发环保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
周汝尧到学校给学生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我们学校在周汝尧老师的指导下,建成了占地2亩多的本土植物园,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有100多棵本土植物在这里扎根了。每年植树节前夕,我们都会发动学生寻找和栽植本土树种,让学生知晓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灌南县新东小学校长高翔说。
灌南县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本土植物园,也是周汝尧的心血结晶。正直初春,约半人高的野蔷薇在这里已经醒来,紫色的茎透出生机,绿色的嫩芽也已绽放。周汝尧指着一株2米来高、根部不足大拇指粗的植物:“看,这就是土橝子,我用了3年时间才找到这么一株。这种树生长缓慢,木质坚硬,曾经是木匠们做刨子最合适的材料。现在木匠都用电刨,没几个人认得它了。”
周汝尧提出的“多类型本土植物园”概念,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为创新实践。从2011年开始,周汝尧还和中国科学院《生命世界》杂志合作,开展“中国生物多样性探访行动”,该项目于2014年入围世界著名环保奖福特汽车环保奖、于2016年12月被共青团中央和中央文明办等单位授予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灌南县各学校都建起了本土植物园
当前,绿化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展开,周汝尧希望有更多的本土树种添加到绿化项目中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新绿。(殷开军 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