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百岁挂帅》剧照
6月13日,江苏大剧院戏剧厅内,灯光璀璨,锣鼓铿锵。如潮的掌声,一波热烈过一波。舞台上,正在上演着大型古装扬剧《百岁挂帅》,文戏催人泪下,武戏精彩万分。这是一出经典的扬剧剧目,出演英姿飒爽的“杨门女将”的是百年扬剧史上首批本科生,这是他们的毕业汇报演出,他们用一场近乎完美的演出,致敬中国戏曲学院的四年本科学习生涯。
破局
扬剧后备人才匮乏
艺校时隔15年再招学员
舞台上,她是不畏强敌的“杨文广”。私底下,她是活泼机灵的小女生。今年22岁的王紫薇,学戏已有11年的时间,而在11年前,她对扬剧并不算很了解。
2007年,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时隔十五年再次开班招收扬剧学员。“我母亲是扬剧迷,她知道这条消息后帮我报了名,就这么稀里糊涂进入艺校学习。”王紫薇笑道,当时,和她一批进校的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对于扬剧,对于艺术,都不太懂。
为了培养出这些孩子,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以及葛瑞莲、王瑞如、赵紫君等著名扬剧演员为他们授课。“文戏还好些,最怕上毯子功,拉伸韧带、空翻筋斗,胳膊腿上,时常摔得青紫,练功毯上洒满泪水。我自己还挺喜欢武戏的,那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王紫薇回忆道。
过去扬剧传承都是“师带徒”,后来有了艺校的培养,李政成、葛瑞莲等扬剧名角都是扬州艺校培养出来的。这批孩子是幸运的,既有扬剧前辈打基础,京、昆、梆艺术大师裴艳玲担任艺校校长,亲自点拨课程,谷好好、齐爱云、武凌云等多位外剧种“梅花奖”演员为孩子们上课。
“邀请到这些名家,把他们的看家戏带过来,让孩子们看一看,什么是真正的好戏。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李政成说。
突破
培养扬剧本科生
13名优秀学员考入中戏
2012年,30名学员被扬剧研究所择优进编录用。经过几年的学习,每个人都掌握了戏剧的基本功,缺少的只是舞台的磨炼。在李政成心目中,他还并未满足,他总觉得还可以为这帮孩子们做些什么。
“扬剧本科生”的大胆设想,缘于他和葛瑞莲的一次对话。“当时,她在中国戏曲学院培训,说扬剧要有本科生多好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政成立刻就认识到,扬剧的未来在人才,尤其是能撑起未来扬剧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必须经过专业的正规的高等教育训练,培养扬剧本科生是最好的方向。
于是,李政成主动登门,邀请中国戏曲学院的领导来扬州艺校看看。时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的周育德亲自带队到扬州考察,观看了扬剧班孩子的演出,大为赞赏,“这种广邀外地名家来授课的戏曲教育理念,可以在全国推广。”
此后,中国戏曲学院在扬州艺校设立了培训基地,这是唯一一家设在地市中专学校的培训基地。国戏招生人员又先后三次来考察,最终决定招收扬剧学员。2014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在“多剧种班”中招收扬剧学员,13名成绩优异的扬剧班学员,成功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深造。
“我真的感觉非常幸运,大学四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能够让我受益一生。”王紫薇说,她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知道了什么是好戏,有了清晰的辨别能力,懂得演员之间的差距,剧种之间的差别,开始学会了思考。
在《百岁挂帅》中出演“穆桂英”的汪媛则说:“四年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论知识的提升,以前学戏只是单纯的模仿。到了北京,系统接受京剧、昆曲等多位名家的授课,一招一式,发声方法,都如同打开了全新的窗口,让我得以明白,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四年时间,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破茧成蝶的过程。
使命
汇报演出赢满堂彩
百年扬剧翻开新篇章
入学后,中国戏曲学院对这批学生采用了“2+1+1”的教学模式,即前两年主体教学在北京,完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艺术创造力的学习;第三年回到扬州,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本剧种进行剧目学习;第四年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排演。他们准备的毕业排演,就是这场博得满堂喝彩的《百岁挂帅》。
“我看过多个版本的《百岁挂帅》,这个版本的演员们,对人物把握到位,扮相端庄妍丽,唱腔绵长有韵,特别是武戏部分,看得着实过瘾。”特地从扬州赶赴南京看戏的戏迷夏鹭说,“演员都还是一帮孩子,必须为他们点大大的赞”。
在场下,看着孩子们的表演,最激动的莫过于李政成了。其实,这帮年轻演员们每表演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每开唱一段有难点的唱腔,李政成都为他们捏一把汗。他知道,就算成名已久的演员,也会有在舞台上失误的时候,而这帮孩子们圆满演完整场大戏,每一次观众们发自内心的掌声,都让李政成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孩子,这场汇报演出,是他们最华美的绽放。四年的等待,就是为了此刻的学成归来。”李政成说道。
最终,让我们记住这13位孩子的名字:赵倩、朱馀佳、陈芝越、彭楷仪、徐梦雪、徐凡、薛晓东、曹书林、汪媛、张瑜、王紫薇、夏梦、谢明玉,他们是百年扬剧史上首批本科生,在他们的肩膀上,将承担起再创扬剧艺术第二个辉煌百年的重要使命。
扬州发布记者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