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他参与41次核试验 退休后还坚持执教十余年——陈达院士塑像在南航揭幕

【连网】龙虎网讯(记者 周才芸 通讯员 王伟)他放弃清华留校工作机会,毅然成为隔壁荒漠的中国核试验基地一员,将坚韧的心植于马兰。退休后,他来到大学任教,坚持亲自上讲台,不坐板凳,站着讲课,用粉笔一个一个公式进行推导,黑板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板书。他将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今天(10月21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暨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隐姓埋名 他将一生献给国家

陈达,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南通县东社镇一个贫困的家庭。1957年考取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3年,陈达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学业。为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他毅然放弃留校工作机会,成为地处戈壁荒漠的中国核试验基地一员。

他决心把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生他养他的祖国。夏日的戈壁滩骄阳似火,气温高达42摄氏度,地表温度超过72度,陈达经历了严峻的人生考验。自首次核试验至今,我国进行45次核试爆实验。陈达参与了包括第一次核试验在内的共计41次核武器试验。2001年,63岁的陈达退休后,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每次上课,陈达都早早地从明故宫校区赶到将军路校区来,在教室或教师休息室等候。他怕路上堵车耽误上课。寒来暑往,他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在执教的十余年中,由陈达作为学科带头人南航核科学专业已经逐步发展、壮大、成型,拥有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 

高温锤炼 化成微笑的有温度的铜像

“这个雕塑是用原石作为基座,象征他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征着他的坚强意志。用青铜来塑造成雕像,通过高温锤炼,化成今天微笑的有温度的铜像。”陈达院士塑像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告诉记者,为陈达院士塑像,就是想把他身上那种责任感,无私奉献坚韧的精神留下来。

“陈院士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坚韧不拔,平日里,他对身边的人和蔼可亲,一生都充满了温度。我觉得这是刚柔相济的人格魅力,也是爱国与奋斗的精神。所以我在塑陈达院士像的时候,就把他的微笑,把他的乐观,把他在遇到困难不折不挠的那种稳操胜券的信念塑进去。”吴为山表示,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们要为中国精神塑像,为时代塑像,为党和人民塑像,为我们的英雄讴歌。 

精神传承 激励青年学者奋发向上

“14年,14级新生军训结束后开始上课,本来往年新生入学的《专业导论课》都有陈院士主讲的一堂课,但那一年学校念及陈院士身体因素,也就没安排他上课,是他自己主动找我,提出来把他要讲的那一讲放在国庆之后第一天讲。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上午三四节课,两个小时上课,课后又拖了30分钟与本科生分批合影,中午我开车送他回本部家里。路上他跟我说,今天上午站了两个多小时,腿不行了,麻掉了,以后这个课怕是实在上不了了。我记住那一天,2014年10月8日,那年陈院士77岁,最后一次给本科生上课。11月17日,陈老师第二次动手术。”作为陈达院士的学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汤晓斌教授介绍,70多岁的陈院士,那份对教学工作的认真和执着让人感动。而陈院士却自谦地说:做科学研究我在行,教书育人是半路出家,讲课艺术我还要提高。我们要学习陈院士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后辈的关爱,做先生精神的传承者,更要做传播者。

“在陈达院士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爱国奉献、敢为人先、不怕困难的精神,是我们年轻教师和学生所欠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表示,今天为陈达院士塑像揭幕,是把一种精神通过人物化的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使我们青年教师、学生从这路过时,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感受来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