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霍刚 祝新杰 新华 张维涛
怎样才能实现“小康路上一户不落”,让所有低收入家庭也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过上幸福舒心的小康生活?在偏僻山乡连云港赣榆区黑林村,水利人用无私的奉献,作出了响亮的回答;用辛勤的汗水,将扶贫之花浇灌得分外鲜艳,不但使贫困户如期脱贫、贫困村提前摘帽,还让这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美丽的嬗变:分别被黑林镇党委政府评为重大项目建设奖、特殊贡献奖、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考核一等奖,成为当地引领发展的排头兵。提起这骄人的成绩,干了20多年“当家人”的村党总支书记郑家德,对赣榆区水利局的倾情帮扶,赞不绝口。
如果说黑林镇是连云港的“西伯利亚”,更多的是指地理方位,那么,先前的黑林村则是全镇经济洼地中的“锅底”:农民致富无门,贫困户竟占总农户的25%,村集体经济多年亏欠,党组织正常活动开展不起来……
如何破解守在镇驻地却又日趋陷入边缘化的困境,从而演绎“洼地崛起”的奇迹?
自2016年赣榆区水利局挂钩帮扶黑林村以来,局领导班子一致认为:“一个地方发展,关键要找准落后的症结。”于是,水利人以化解制约薄弱村脱贫转化的症结为突破口,巧用“组合拳”,全面打赢新形势下的脱贫攻坚战,扶持全村党员群众谱写了新的富民强村篇章。
数字是具体的,也是枯燥的,可真实而准确的数字却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2016年,村集体收入14.5万元、农民纯收入9600元;2017年,村集体收入更是高达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一举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全村79户特困家庭全部由政府兜底,享受低保或“五保”;2018年,无论是村集体收入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将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坚持“输血”,让扶贫有温度
“要使脱贫有力度,必须确保扶贫有温度,切实帮助群众处理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这就是李运昌上任区水利局长到帮扶村走访后的感慨,也是水利人的立见立行。于是,一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改善村容村貌的水利扶贫第一战役全面打响,并很快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但思路正确,配强人员抓落实则显得最为关键。为此,局党委将把守“南大门”的墩尚镇水利站站长邹跃,专门调到黑林镇挑起水利站与局挂村帮扶的“双重”重担,并兼任黑林村“第一书记”,后又担任区委派驻该村的民情助理、党建专员。
俗话说,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后,邹跃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逐户走访低收入家庭,多次召开村干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用诚心去对待每一个贫困户,真诚地和他们交朋友,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沟通、交流;用爱心去温暖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用恒心去打动他们,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至打消他们的顾虑和猜忌,直到拿到第一手资料:黑林村由黑林一、二、三和土屋4个自然村组成,有耕地面积3856亩,1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050户6633人,其中低收入家庭519户1091人。
摸清了村里的全部“家底”后,邹跃便向后方单位领导建议:发动全局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先解燃眉之急,再针对道路改造、河道整治等环境建设打基础。“两步走”赢得局党委的认同并立即付诸实施,一方面给贫困户送钱送物送温暖,另一方面则在扮靓镇驻地形象上下功夫。近两年来,先后筹资795万元,改造完成镇区主干道四条,其中新建沥青混凝土面层2.3万多平方米、水泥混凝土道路3万平方米、排水沟近1000平方米、道路两侧铺设混凝土路沿石、人行道铺设面砖,花坛、路灯、绿化全部配套,仅栽植法桐就有816株。随后,又投资778万元,扮靓青口河黑林村段两岸景观带,整个工程包括河道清淤、湿地建设、生态防护,建设桥头文化广场、观景台、彩虹桥等,打造宜居山乡环境,让看得见的帮扶,有温度的扶贫,时刻萦绕在全村父老乡亲的身边。
重抓“造血”,添动能促转化
如果说单纯地给钱给物算“输血式”扶贫,那么,扶智扶志扶产业则是水利人帮助黑林村加快发展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这样,抓基地上项目,搞培训传技能,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便成为水利人真正打响的扶贫攻坚大决战。
项目带动,是水利局驻村帮扶的重要抓手,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路径。为此,“第一书记”邹跃以扶持产业发展助力脱贫,作为化解制约黑林村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之举,进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相继投资122万元,新建占地40亩的果蔬大棚6栋,投资230万元,新建建材市场近2000平方米,并配套附属设施。目前,两大项目均已初见成效,每年除上缴村集体承包费10多万元,还带动安置20多名低收入家庭人员就业。依托“果香黑林”,区水利局已帮扶村里发展起500多亩高效特色果品产业,其中新品板栗200亩、猕猴桃200亩、蓝莓100亩,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技能型农民3000多人,包括在镇玩具厂、特色果品基地打工的800多名妇女,在北京、大连、青岛等地从事建筑施工的1500多名壮劳力,还有100多人专门搞三产。像高波夫妇俩,除依托镇驻地的区位优势从事农副产品经营,还开起网店,利用网络销售包括本地土特产品在内的各种农副商品,年经销额四五百万元。“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和以产业聚集为代表的转型动力正在形成合力,助推黑林加快步入富民强村的康庄大道。
聚力“铸魂”,实现民富村强
常言道,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为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找准党建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富民增收,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区水利局驻黑林村的“第一书记”邹跃,结合“多彩田园,果香黑林”建设,把强基固本筑牢堡垒作为富民强村的“根”与“魂”,叫响“果赢先锋”党建品牌。
首先争取后方单位投资113万元,帮助村里改善办公设施,其中改造老楼320平方米、新建楼房400平方米,并做到桌椅、电脑、空调等全部配套,建起全区一流的村级服务中心,组织村干部坐班,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其次是形成“产业带村+党员带户”机制,让村集体带领农户共画“致富同心圆”。依托镇里的上市企业沃田公司资源优势,水利部门积极协调,让沃田公司提供技术指导、低价供苗、鲜果保底价收购,村集体负责为沃田公司解决季节性用工及用工纠纷,实行“企业党员+贫困户”运作模式,相继帮扶35户家庭实现脱贫致富,并新发展党员3人。产业带村、党员带户,以党建引领扶贫、扶贫促进党建,相得益彰,交相织就黑林村低收入户脱贫、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不让山区一个孩子辍学,区水利局还通过对贫困学生每年两次雷打不动的定期扶贫,有效地解决了全村80多名贫困孩子和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同时鼓励他们笑对人生,自强、自立、自信。并在村里设立了乡贤榜,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文明家庭评比活动,讲“好人故事”、传“好人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尚善的文明新风。
“千盏灯火收眼底,万家忧乐系心头”。服务群众是一个永恒课题,访贫问苦是一项长期任务。为了让黑林村的父老乡亲日子越过越红火,不断走向更加富裕文明的新生活,邹跃表示,自己就是水利局派驻黑林村的“永久牌”帮扶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