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南京全球城市排名首次跃进前100——以全球视野,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

【连网】秦淮区中华门外的悦来巷2号,中国最古老的澡堂——瓮堂揭开了南京600多年前的国际交往记忆。这个始建于明朝初年的澡堂,曾是当年外国使臣来南京朝拜前洗澡沐浴的地方。 

600多年后,南京这座兼容并包的城市进一步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一张张权威排行榜记录着南京国际化新印记。国际知名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发布全球城市指数(GCI),南京位列中国内地城市实力榜第6、潜力榜第4。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南京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7,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6,宜居竞争力排名第5,3项核心指标均进入全国前10。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络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18》,南京由2016年的第139位跃升至第94位,首次进入全球前100。南京用实力和魅力,向世界亮出了“城市名片”。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追求发展的“南京高度” 

“创新”是南京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词之一,其核心是人。 

去年初,南京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出台市委1号文件,实施“两落地一融合”等十大工程,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吸引一批批海外高端人才赴宁创新创业,激起一池春水。 

2018年3月,诺奖得主厄温·内尔宣布在宁建诺奖医学工作站。9月,曾经参加过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的诺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带着精准医疗项目抵宁,高兴地接过诺奖小镇荣誉市民证书……作为南京创新资源集聚地,江宁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局长张洋盘点,截至目前,江宁开发区诺奖小镇累计引进诺奖得主8人、菲尔兹奖获得者1人,去年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园区高端人才中占比近60%。此外,开发区去年还先后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等地设立了引智工作站,作为融入世界创新体系的“桥头堡”。 

在全市范围内,2018年,全市新增3名诺奖得主、55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个,全市成功申报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19项,其中中外合作项目15项、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及实验室建设项目3项、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项目1项,大批全球顶级高校院所和人才团队广泛参与。借力南京的创新机制,海外的创新火种在金陵大地迅速燎原。中德携手打造的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去年2月还在临时办公室过渡,去年5月就已经搬进了新办公大楼,如今已拿出了填补国际空白的MEMS单晶硅传感器产品。研究院副院长牟恒说:“芯片行业发展一日千里,业内都在奔跑,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市国际化推进办公室介绍,新一年的市委1号文已经下达,站在新起点,我市国际化创新工作将聚焦到梳理全球创新资源、吸引企业机构和人才项目来宁合作发展、布局南京海外创新中心等工作上,加速推进南京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进程,追求创新发展的“南京高度”。我市将做好更大力度“走出去”和更高水平“引进来”工作,通过高校院所、高新园区和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渠道,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合作交流载体平台,进一步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扩大南京的科技创新影响力。通过探索建立海外科技创新中心,搭建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国际合作资源,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产业国际化的“南京速度” 

去年4月,艾欧史密斯(中国)环境电器有限公司在溧水开发区投资“超级产研基地”。艾欧史密斯负责人说,这是2010年将水处理产品生产线从上海闵行搬迁到南京之后的又一次大动作,连续投资源于对南京投资环境的满意。 

2018年7月17日签约,10月23日宣布开工——江宁滨江开发区管委会与总投资20亿美元的LG化学动力电池项目,政企联手跑出了实体经济的“南京速度”。LG集团副会长、LG化学CEO朴镇洙说,该项目是LG化学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基地,而支撑“南京速度”的,是南京提供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两个外企小故事,共同点是都提到了营商环境。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其中不少外资项目是靠存量项目扩产,或者是靠南京的城市口碑“以商引商”带进来的。 

去年以来,南京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围绕“10+1”重点问题,拿出了100条、其中45条在全国领先独创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外商最明显的感受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大大缩短了。更接地气的一个小细节是,对标韩国仁川机场,我市推动机场、高铁两大枢纽无缝衔接,市民在高铁南京南站就可以完成值机办理和行李托运,这让经常奔走于国内外的客商倍感贴心。 

市国际化推进办公室透露,今年,推进办将围绕地标产业,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及各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国际机构、行业协会及组织作用,配合招商引资推进办引入高端产业资源,并结合即将出台的总部企业政策,围绕新增100家总部企业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项目层级。 

国外企业“引进来”,南京企业也要“走出去”。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国际经济项目合作力度,探索推动“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带动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同时积极做好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区申报建设工作,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中心。 

优化城市国际化功能,营造最贴心的“南京温度” 

南京想在全球提升影响力,首先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城市功能和首位度,特别是在江苏的影响度、在都市圈的辐射度、在长三角的中心度。 

眼下,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了“三个转变”的交通发展思路:推动江苏省域交通网络由过去的“井”字方格网,向以南京为中心的“米”字形放射结构转变;推动江苏由“多中心”结构,向“省会南京中心枢纽”结构转变;推动南京由过去“单纯侧重接轨上海”,向“主动辐射带动和接轨上海并重”转变。 

未来几年,以南京为中心,将形成“10线8向”高铁直达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形成15条高速公路辐射江苏和周边城市,禄口国际机场进入世界50强,跨江通道达到24条。 

回头看2018年,南京国际枢纽功能已经有进一步提升: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建设通过竣工验收,于去年12月11日试运行,机场新增南京至赫尔辛基、圣彼得堡、莫斯科等4条国际客运航线,新增南京至纽约货运包机。随着一批依托空港、海港的铁路公路项目建设,我市空铁联运体系和公铁水联运效能也得到完善。今年,摆在南京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务是枢纽体系的综合集成,将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运输服务“两个升级版”。 

城市功能的国际化程度,对于生活在南京的老外来说,是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城市温度”。尤其是医疗、教育指标,是老外们在一座城市安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2018年12月11日,肾盂输尿管梗阻患者荷兰人Hiltemann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顺利接受了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医院医护人员全程用英文和他进行交流,原本心情忐忑的Hilteman顿时没了陌生感,出院后,他给了医院高度评价。 

记者了解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于去年5月正式运营,是国内唯一通过全球500强企业——美国联合健康保险公司认证的医疗单位。作为南京市城市国际化重点推进项目,该中心的成立让周边的外籍人士生活得更安心了。 

在医疗国际化方面,去年我市除了完成在鼓楼医院等4家医院设置双语标牌、在市第一医院等4家医院提供双语导医服务和在5家医院设立外籍人士就医接待部门工作任务之外,部分医院还通过与14家商业保险公司及中介服务机构签署《医疗直付》合作协议、设置双语就诊科室、组建具备外语能力的医务人员就诊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士服务水平。 

在教育国际化方面,2018年南京新设的1所国际化学校已经开学,首批3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评选完成,我市部分中小学校还与美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学校结成42对友好学校。 

为了服务居住在我市的1.7万名外籍人士,我市还在银城东苑等7个社区开展国际社区建设试点。目前,7个国际化试点社区均从发展规划、空间氛围、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文化交流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形成了建设方案,并于去年11月底组织专家对试点社区进行评估验收,总结试点经验。 

市国际化推进办公室表示,今年,在试点国际社区运作的基础上,我市还将出台国际社区建设标准体系,明确建设标准和方向,进一步扩大全市国际社区规模。此外,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国际学校规模,提升医疗机构的国际化服务水平,规范和完善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启动《南京市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编制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