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脱贫攻坚,必须完成的第一硬任务

【连网】今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内容共分九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聚力精准施策,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跟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部分主题相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本世纪以来中央和省委发布的十多个一号文件中,把脱贫攻坚放在第一部分,这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明确目标:“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力实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确保6000元以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重点帮扶县(区)全部退出。”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实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第一年,记者从上月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省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中,共有267674户、675383人实现脱贫,24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适合本地发展的各具特色的有效途径。

2018年,睢宁县53个省定和47个县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12.14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在众多扶贫举措中,做好电商扶贫是该县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

睢宁县委副书记王敏说,睢宁县着力打造8大电商产业园区、设立600多个服务网点,全面拓宽电商就业渠道,打造出东部简约家具、西南部小饰品、西北部特色农产品、中部传统店铺与网店结合的“四大电商片区”。2018年累计创成淘宝镇10个、淘宝村92个,淘宝村总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拥有网商3.4万户,带动从业人数超21万人,直接或间接帮助近2万人脱贫。

“多方协调争取,充分发挥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协调优势,尽最大可能争取各方面对涟水的支持力度。”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长孙国君介绍,后方单位领导先后50多次来涟水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到位资金1263.5万元,省纪委帮扶队员申请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300万元,在涟水建设0.5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将于近期并网发电,投资355万元的成集镇条河村菌菇产业园也即将运营。他们工作队挂钩帮扶的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已有13个村达到脱贫标准。

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记者从扶贫办了解到,全省脱贫攻坚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未脱贫的57万低收入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占84.9%、60岁以上占36.9%,未达标的9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普遍集体经济收入低、村民收入低、耕地流转比重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低收入人口占比高,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二是一些地方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相关政策配套衔接不够,还有一部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尚需实施危房改造,“三保障”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三是虽然这几年新增和返贫人口逐年下降,但一些地方对低收入农户帮扶缺乏持续性,如何实现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的问题不容忽视;四是除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和省定经济薄弱村外,苏北经济薄弱地区还有数量不少的村集体经济缺乏增收渠道,一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边缘人口生产生活比较困难。

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要求重点再聚焦、举措再精准、落实再强化,高质量完成60万左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现有9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决定性基础。

如何做好今明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省委一号文件紧紧盯住既定目标,围绕“强化精准扶贫举措、探索缓解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

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江苏省将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更加注重提高脱贫质量,在提高扶贫精准度、有效性上下更大功夫,在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上落实更实举措,在有效应对和防止返贫上动更多脑筋。

更加注重攻坚重点难点。围绕“病残孤老灾”等特殊困难低收入人群、未达标省定经济薄弱村和重点片区,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倾斜支持,更大力度地开展帮扶。围绕提高扶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推进扶贫扶志有机结合等脱贫攻坚工作难点,强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更加注重扶贫改革创新。积极拓宽脱贫攻坚思路,深化经济薄弱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等,为脱贫攻坚增添新动力。充分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脱贫路径。

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目前还剩下的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逐一梳理致贫原因,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

下一步,江苏省将要抓好几项重点工作,精准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关键举措。

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最好的途径还是发展产业、实现就业。江苏省决定,通过产业规划、政策扶持,吸引返乡农民工、苏南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在经济薄弱地区创新创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产服务业,就近就地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推动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与经济薄弱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组织扶贫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展销。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送信息、送岗位上门,加强就业援助服务,千方百计稳住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的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

脱贫攻坚越到后期,越需要发挥政策保障兜底的作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要从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入手,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教育的支持,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良好教育。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加强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加大对低收入人口患大病、慢性病和特殊病托底保障力度。住房安全保障方面,规范危房改造对象认定程序,落实补助政策,加快改造步伐,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住上安全住房。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健全低保对象精准核对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并加快低保标准、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一手抓脱贫,一手防返贫,严退出、强监测、稳政策,有效遏制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严格执行脱贫认定工作规范和“五签字五确认”等退出程序,加强返贫监测,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帮扶措施。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已经脱贫退出的低收入人口,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支持政策稳定不变,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

记者 邹建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