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70年前,在泰州跑船的“大辫子姑娘”留下一张背影照,竟然载进人民海军的历史……

【连网】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70年前的春天,20余万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泰州靖江飞渡长江,吹响战斗的号角。泰州靖江,成为渡江战役千里战线的东线起点,被誉为“东线第一帆”。在国民党军长江防线被彻底摧毁的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人民海军从这里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泰州由此被誉为“海军诞生地  水兵母亲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暨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为引导泰州市广大党员群众牢记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泰州市上下更加奋发有为,在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奋力书写新时代“五张新答卷”的征程中再立新功,泰州市委宣传部在全市组织开展“海军诞生地  渡江英雄城·那些人 那些地方”大型全媒体寻访行动,寻访当年的亲历者、见证人、知情人,走访海军诞生、渡江战役等革命遗址,还原光辉历史,彰显红色文化,讲述重大战役中的革命故事、体现的革命豪情和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谊。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打响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4月23日,三野主力胜利渡江在位于泰州白马庙的三野东线指挥部,人民海军宣告成立。渡江战役势如破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当年那些不顾生死,积极支前的无名船工。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年的幕后英雄之一。

海纪馆展品还原一段历史

位于泰州白马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镇馆之宝是一艘老旧渔船,这艘船曾参加渡江战役,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船头堆着沙袋,沙袋上架着机枪,一群解放军战士紧握钢枪坐在船上凝视前方,一位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这艘老渔船还原的场景,是70年前一个不寻常的历史瞬间。而这位摇橹的大辫子姑娘,现在已经90岁高龄。

时间回到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横渡长江。在炮声隆隆的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奋臂摇橹,向江南驶去,她的船上坐着20多名解放军战士。

这一幕,正好被新华社随军记者邹健东拍了下来。照片洗出来后,邹健东以《我送亲人过大江》为名,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此后,邹健东一直寻觅那位看似瘦小却异常勇敢的“大辫子姑娘”,期待能亲手把这张经典照片交给她,可惜未能如愿。

1999年4月27日,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江苏卫视播出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钟山路》,纪录片总编导吴健宁特地将邹健东寻找“大辫子姑娘”的愿望放进了纪录片,这期节目正巧被颜红英的女儿董小妹看到,使寻人有了转机。

经过多方核实,颜红英正是那位“大辫子姑娘”。千里之外的邹健东老人闻得喜讯,盛情邀请颜红英到北京相聚。时隔半个世纪,邹健东终于实现了将照片交给“大辫子姑娘”的愿望。

1999年,邹健东(左一)与颜红英(中)于北京相见时的合影。

在泰州报名渡江支前 

“大辫子姑娘”颜红英,如今已90岁高龄,和小儿子一家居住在苏州市吴江区滨湖新城松陵镇菀平社区。数日前,采访组一行专程去苏州走访了这位支前模范。

走进她家客厅,那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老人因当年受伤,如今听力尽失,年纪大了表达能力也有限,但看着这幅照片时,她就显得很激动,会主动说几句当年的事情,比划着划船的动作。

颜红英家客厅墙上醒目位置挂着渡江时的照片。

“您好啊,颜奶奶!”泰州本地记者用家乡话向老人家问好,颜红英开心地笑了。“她听得懂泰州话的,对泰州熟悉呢!”她的小儿子董红兵介绍,70多年前,外公带着母亲和二姨常年在泰州一带跑船运。小时候,他也时常听母亲提起过泰州。

渡江战役中,第三野战军首长粟裕、张震在泰州白马庙指挥部指挥东、中两个集团所属第七、八、九、十兵团的渡江作战。“据母亲当年回忆,她参加的应该是东线作战。”董红兵介绍。

颜红英是扬州宝应人, 颜家世代临河而居,忙时种田,闲时打鱼。经过两代苦熬,家中除置有15亩薄田外,还有一条大船从事水上运输。父亲颜建发就带着大女儿颜红英和二女儿颜根兄,在泰州一带拉货跑运输。

1949年初,解放军征集民船运粮,并进行渡江训练。颜家的船大,能装5000多公斤东西,就积极帮助解放军运粮食。那会儿,敌人的飞机来来去去,经常炸死人,颜红英他们就在船上插了许多杨柳作为伪装,停在小河汊里。

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招募船工渡江,颜红英听说后,挤过人群当场报了名。她父亲知道后急得不得了,连说,“姑娘,姑娘,你疯了,渡江打仗是要死人的”。可最终父亲还是没有拗得过长女,和女儿一起参加了渡江支前。渡江时,颜红英和妹妹轮流摇橹,父亲掌舵。

“小姑娘,怕不怕死?”那个时候,颜红英不止一次被解放军战士问到这个问题。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怕什么,不怕!我要把你们送到前线去打胜仗!”渡江战役期间,颜红英家的船一共出去过4次,有时候是演习、有时带战士出去侦察,还有渡江。

一天晚上,颜红英撑船带着解放军战士去江面侦察敌情,突遇敌人飞机轰炸,她临危不乱迅速调转船头躲避。一颗炮弹在船附近爆炸,弹片划过她的脸颊,鲜血直流,她顾不得这些,拼命摇橹,带着解放军脱险。

这次受伤,不仅在颜红英的脸上留下永久的疤痕,也将她的耳朵震伤,听力严重受损。而她并没有被危险吓退,4月22日,她和父亲妹妹一道,冒着枪林弹雨和轰鸣的炮火,护送解放军渡江。渡江战役胜利后,为表彰颜红英一家所作出的贡献,部队向他们颁发了渡江胜利纪念证和二等功臣证书。

颜红英老人难忘当年的庆功仪式,她不止一次向子女们说起那段辉煌经历:“我们一家人胸前佩戴着大红花,解放军领导给我们颁发了证书。”颜红英父亲把证书当成宝贝,一直珍藏在宝应老家,没想到后来老家失火,这些证书被烧毁了。

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当年冒死送大军过江的亲身经历,让颜红英觉得她和人民解放军之间有着特殊的渊源,她对人民子弟兵总有着亲人般的牵挂。

1999年7月,吴江遭遇特大洪灾,颜红英再现支前本色,她坚持要去抗洪一线看望“亲人”。当她在儿子董红兵的搀扶下赶到防洪大堤,看到抢险官兵们磨破的肩膀时,老人眼里闪着泪花。她拿出了事先准备的20多条新毛巾,一一递到官兵们手里。

早先,村里人不知道颜红英是渡江战役的功臣,她也从来没有向村里提过什么要求。照片事件“现身”后,政府经常组织慰问,社会各界也多次看望慰问这位英雄。

“我们后辈,应该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去!”颜红英女儿董小妹自豪地告诉记者,正是受到母亲英雄事迹的感染,她的独子2009年光荣入伍,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优秀标兵称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