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交汇点讯 回收的废弃塑料瓶经巧妙组装成“风车屋”,成了村中一景;三个破旧轮胎被粉刷成不同颜色、上放圆形玻璃便成了别致的小茶几;废旧的保洁车车轮中间放上小木板、后背加垫子摇身一变成了小沙发……
24日,记者在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葫芦坝村看到,这里不仅随处可见生动形象的垃圾分类墙绘,还利用创新点子与精心设计将回收物品“变身”为创意产品,整个村庄垃圾分类氛围浓厚。
垃圾分类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上方村副主任谢学配介绍,刚开始宣传垃圾分类时,村民不太理解,开了好几次宣传会。由党员、妇女和村民代表作为志愿者带动大家垃圾分类。现在全村291人都发展成城市治理的志愿者,他们彼此之间互相引导纠正、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村里各项工作。
葫芦坝村去年5月推进垃圾分类,村中保洁由南京港城保洁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石湫街道片区负责人羊书山介绍,他们有专门的设计组,推进村中垃圾分类的同时,还把垃圾回收物做成创意产品去宣传。村中每家门口都放置着两个垃圾桶,绿色桶回收菜叶等可腐烂垃圾,灰色桶放不可腐烂垃圾,每天早上8点、下午2点,村中收集员会挨家挨户收运垃圾,将垃圾运到集中点进行“四分”,最后把垃圾分运到垃圾处理点。收运时,收集员会对每户垃圾分类进行打分,两次都分得好可得4分,一个月满分为120分,积分可去村中兑换点兑换洗手液、纸巾等生活用品。渐渐地,村民家门口干净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在南京港城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芮军看来,农村垃圾分类一定要上门收集,让村民主动将垃圾拿过来是不现实的。积分等激励可以增强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村民之前对垃圾分类没有意识,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培训。他们除了专门请专家开展培训外,还会不定期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村中垃圾分类的图画彩绘所营造的氛围,也让村民耳濡目染、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宣传培训、收集服务、氛围营造等几方面结合下,现在不需要太多宣传,村民便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了。
“农村是熟人社会,别人垃圾分类做得好,积分高,兑换很多用品,你做不好会不好意思。”羊书山说,每月村民垃圾分类的总得分都会以排名形式在村中垃圾分类公示栏中张贴,村民之间也会互相引导、纠正垃圾分类。
据介绍,目前溧水区已累计吸纳城市治理志愿者1万余名。他们主动深入居民小区、广大农村开展宣传,助力垃圾分类工作向全域覆盖。该区主城共有134个居民小区,目前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中做得最好的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70%左右。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壮大城市治理志愿者队伍。”南京市城管局副巡视员、南京市城市治理志愿者协会会长李鸾鸣说,城市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城市治理志愿者可以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目前南京有城市治理志愿者8.9万人,今年他们将继续壮大志愿者队伍,并进一步引导城市治理志愿者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示范等城市治理的重难点工作中,让城市治理志愿者对垃圾分类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李鸾鸣透露,南京还将推出城市治理志愿者APP应用,届时,会把城市服务的一些需求在网上发布,市民通过APP可自由选择服务项目,服务时长、效果等都将被记录,便于认定。
交汇点记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