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扬州古城保护:“面子”古 “里子”新

【连网】

仁丰里等老街巷古韵十足、干净整洁。资料图片

记者张孔生

“建真设施而不是建假古董。不少地方的古建‘面子’保持原貌,‘里子’却在悄悄更新。在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扬州,排水管网、古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消防设施、旅游公厕等现代设施的建设让古城‘外旧内新’,方便了市民和游客……”

致力于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扬州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有哪些具体措施?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哪些便利?他们对此有何感受和建议?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采访。

外旧内新

古城古味更浓了,居民生活更新了

昨天,上海游客张良一家到扬州旅游,被老城区古色古香的街巷和居民家中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吸引住了。“古城内的居民房子,从外面看青砖小瓦、古味浓郁,走进去一看,想不到还有这么新颖的生活设施。”

“古城是扬州的一张亮丽名片,为让古城‘古味更浓’,近年来,扬州坚持历史城市整体保护的理念,突出历史街区和重点片区的整治,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双东历史街区,推进彩衣街、杨总门地区的街景整治和民居修缮,启动南河下历史街区保护整治,统筹做好仁丰里、湾子街历史街区和老城区五大传统建筑群的保护,全面展示古城精致形象。”扬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不仅如此,扬州还致力于改造老城区居民的生活条件,让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走进居民家中。

马家巷顾德麟的家,是东关街第一个实施民居改造的老宅,两万多元的改造费用,他自己只掏了一小部分。如今,他家院子里“地窨子”连通下水道,厢房做了厨房间和盥洗室,还装上了抽水马桶、淋浴器。据住建部门同志介绍,在政府政策引导下,老城区已有570多户传统民居按照“自主参与,政府补贴”原则进行了整治修缮,提高了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目前,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在加速推进,部分居民也自发对老民居进行改造,  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城区居民过上现代化的快乐生活。”

街巷整治

为现代生活走进老城区创造条件

“扬州城,巷子深。”古城扬州素有“巷城”之誉,老城区有上千条街巷。过去,老街巷老宅子设施配套不齐全,居民想安装抽水马桶、使用管道煤气,但污水无处排、管道无法进,难以改善生活条件。为了让六万多名老城区原居民过上现代新生活,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对古城数百条背街小巷逐一整治,实施街巷改造。

汶河街道是扬州最小的街道,但它却占了扬州5.09平方公里古城的一半。全长700米的仁丰里,连接起文昌路和甘泉路这两条平行的道路,去年下半年实施了改造提升工程。

“街道立面改造时,我们巧妙植入了筒瓦、小木作、铺搭门等多种传统建筑工艺,沿线还安装了古色古香的宫灯,老民居、老墙砖、老门楼等历史建筑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更显古韵绵长。”汶河街道的负责同志介绍,这次不仅对雨水管网实施改造,还专门设计了收集雨水的线性排水沟,增设了地下污水管线,成功实现了雨污分流。此外,强电、弱电等管线成功下地,天空“蜘蛛网”般的电线不见了……这样的改造,让居民们欣喜不已,他们说:“街巷改造后,古味更浓了,生活更新了。”

广陵区住建部门的同志介绍说,近几年,广陵从百姓企盼出发,先后改造安乐街坊、大草小区等40多个老小区,累计整治老城街巷600多条,加强对老城区供电、通讯等杆线整理和整治,建立了古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配套建设了一批停车场、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密了消防设施,先后新铺设燃气管道10多公里,新增用户近万户,有效地改善了古城居住环境。

新造园运动

改善了居住环境,留住了传统文化

老城区居民过上现代化生活,固然让人欣喜,但在古城保护专家眼中,扬州老城区的“新造园运动”更让他们感到惊喜。

这几年,扬州兴起一股私家园林建设之风,老城内冒出100多座私家园林。园主多为普通市民,他们不惜巨资在自家院子修小园林,充分展示了老城区里现代扬州人的精致生活。丁家湾的听雨书屋、甘泉路埂子街水仓巷的栖凤会馆、元宝巷的箕山草堂……最近,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考察扬州古城私家园林后,点赞说:“在旧城更新中,一般城市是拆了旧房盖新房,拆了平房造楼宇,而扬州老城里却是拆了老屋盖古典式样的新居,拆了旧房造花园。这在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中是极为不寻常的。所谓‘盛世兴园’,扬州市民造的是富含文化底蕴的古典私家园林,它改善了居住环境,留住了传统文化,在城市更新的活动中是一股清新而又富含历史文化的清风。”

“盛世造园”让不少民居变花园,而对于众多成片居住的居民,他们同样身处花园里。为让居民“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近年来广陵区把最好的地方拿出来建社区公园,在沿路、滨河、环城构建风光带,先后建成100多处兼具休闲、娱乐和运动功能的街头和社区绿地,百姓出门300-500米就有绿地“小游园”,提升了古城范围内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

10分钟如厕

旅游公厕随处见,游客如厕很方便

不仅本地居民在老城区幸福生活,外地游客在扬也可享受惬意之旅。

昨天在东关街,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先生水土不服拉肚子,虽然频频“内急”,王先生却不着急。“东关街中段、东段,还有附近的古运河风光带,旅游公厕随处可见,游客如厕很方便。不仅如此,这些公厕古色古香,像景点一样典雅。”王先生点赞说。

扬州环卫处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市区共有公厕500多座,其中广陵区有250多座,仅位处老城区的东关和汶河两个街道就有180多座。“不仅如此,我市还对公厕进行改造提升,近年来每年都会改造50座左右,今年广陵区就计划改造仁丰里、东关街、前安家巷等地的9座公厕。”

记者了解到,虽然古城区、文昌商圈、旅游景点等地的公厕密度已远远超出“十分钟如厕圈”的标准,但客观上还存在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目前扬州有关方面正在编制《扬州市主城区步行“十分钟如厕圈”规划》,让人们随时随地不到10分钟就能找到公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