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交汇点讯 今年以来,南京治水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用水千万家,治水靠大家,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发动驻街高校、居民小区参与水环境治理,探索出一条把治水融入社会治理的发展道路。记者最近在仙林街道蹲点采访,听干部群众讲述他们的治水故事。
基层治水要啃“硬骨头”
“晴天排口没有水是硬指标。”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说。5月14日,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仙林街道召开水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涉及到整治任务的12家高校、16个驻街单位、35个物业单位相关负责人悉数到场。
“管得宽”巡逻队队员王金保第一个发言。他说,当天早上,他在巡查的河道边发现3所高校排口还在渗水。会议现场,涉及单位基建负责人称“马上就办”,约好次日上午9点半一起到现场排查。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推进会在仙林街道开了十几场。仙林街道将水污染治理列入年度集中攻坚行动,提出“今年全面消除劣五类、稳定达到五类水质”的目标。
水质污染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仙林街道辖区内有文苑河、九乡河、新老十里长沟等12条河道,总长度达31.4公里。河道沿线高校多、小区多、单位多,地下管网复杂,错接、漏接、混接现象严重。35个小区新旧不一,最早建设的小区长达20多年,加之物业更换频繁,原始数据情况难摸清。
在仙林老十里长沟旁,仙林街道环保科科长李新兵一边巡河,一边向记者打开话匣子。他说,治了这么多年,水质有时候还是不稳定。比如老十里长沟只有900米,排口却多达19个。仙林新村小区阳台的洗衣污水和雨水混流,污水通过一条暗函接入老十里长沟。
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测算过此次治水的成本,至少15亿元。“不只是钱的问题。”李新兵说,彻底治理涉及的面太广,开挖路面带来拥堵、噪音、扬尘等问题,都将影响学校和小区的日常运转。
63家单位“上阵”治水
仙林街道办主任欧立祥说,有些单位听说要自掏腰包治水,表示很为难。有人说,动辄几百万元的投入,程序上不好走。街道组织12支水治理突击攻坚小分队,采取日点评、周推进、月小结、挂牌督战等方式,一个一个高校“跑”,一个一个单位“谈”,推动辖区高校、驻街单位和居民小区水污染治理。
4月底,涉及到主要整改任务的63家单位全部加入治水阵营。如今,治水进度条向前进一大步:南大一处自来水渗漏造成排口有水,校内管网清疏已完成,整改走招投标程序;南师大新北区食堂隔油池管道下沉后有污水进入雨水管道,现已整改;紫金学院完成13处雨污混接整改施工;南大和园小区的物业公司主动承担检测费用,购买价值万元的高压冲洗机,疏通小区雨污水管;高科置业承担已交付小区地下管网的整改费用……
仙林街道对12条河道352个排口进行全覆盖梳理、标记,对有问题的排口落实整治计划,形成一河一图、一河一策。12所高校、16家驻街单位分别完成各自的地下管网CCTV检测,整治方案已形成,现在正在进行招投标,35个小区也在同步推进,预计年底完成整治任务。
河道有无倾倒垃圾、洗拖布,岸边1.5米距离内有无枯树枝、杂草、倒塌树木,以及河面漂浮物……听泉山庄“万家欢”巡逻服务队队长徐健打开一天的巡河清单。仙林街道所辖河道两岸每隔500米就有两名志愿者巡河,他们的监管范围全覆盖。
数据显示,近3个月,仙林街道主要河流稳定在五类水体。大学城文苑河如今没了臭味,两岸芦苇在风中摇曳,别具风姿。文苑河全长5.1公里,沿途有3所高校、9个小区,是大学城最重要的河道水系之一。目前,沿岸高校均已落实内部管网检测,正在推进招投标和整改工作;4个小区完成整改验收,另外5家正在整改。
“网格化”铸就“连心网”
这份来之不易成绩单的背后,是网格化管理“仙林经验”日趋完善和逐步深入的成果。“再小的单位也是一个网格。找准共同利益、共同需求,走上门沟通,贴上去服务。”孙金娣说,“通过9年的网格工作,辖区内单位、居民和街道联系在一起,捆绑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社会“大合唱”,是仙林街道一贯特色。去年初,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组织3000多名学员扫雪,几十条马路“一夜雪无”;南京大学拿出和园小区的部分配套用房,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组织学生开设“四点半课堂”,为“双职工”和困难家庭的子女提供托管辅导;335个高校社团融入社区服务……
“雨污混流是历史欠账,政府资金有限时,高校应该自扫门前雪,这个钱无论如何也要挤出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校长叶卫说,校方斥资70万元完成地下管网的检测,并更换破损管道,近期将完成整改。
仙龙湾山庄整改完成5个雨污混排点。山庄物业经理李伟说,业主也是街道一分子,人人都有义务守护家园。以前小区部分房屋渗漏,开发商不作为,街道主动和物业成立推进小组,帮业主争取权益。
共建共治,亲如一家。仙林街道党组织还主动上门听取驻街单位意见建议,街道与所有单位逐一签订共建协议或共建责任书,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担负加强基层党建、推动区域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的责任。“在仙林,有事总是商量着办、大家办,网格化铸就起一张治水 ‘连心网’。”仙林街道驻街高校服务办公室于福秀说。
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