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丝路百城传——连云港传》:填补连云港发展史研究领域“空白”

【连网】□ 张晨晨 

9月12日,第六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博览会分论坛“《丝路百城传———连云港传》首发式暨盐文化与‘一带一路’支点建设论坛”在连云港市召开。据悉,《丝路百城传》是中国外文局的重大文化项目,通过多语种图书的出版,促进丝路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

《丝路百城传———连云港传》由连云港市作者古龙高、周一云合作撰写。全书以丝路为线,以文化为质,政经人文,军事宗教……呈现出底蕴厚重、历史连贯且海陆交汇的城市特质,全书结构均衡,行文雅致简洁,生动、全面地体现了“丝路百城传”的项目主旨。

目前《丝路百城传》系列丛书已出版9部城市传,已签约国内外30多位知名作者为所在城市撰写传记。这些图书的出版,充分呈现丝路城市的魅力,促进读者对相关城市的深入了解。而在当天的论坛现场,记者也有幸采访到了国家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著名专家刘传铭教授、本书作者古龙高,听他们讲述了各自对这本书的独到见解和感受。

国家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

“本书是对连云港民众进行乡土教育、文史教育的有利载体。”

“为城市立传”,是指用传记文学,来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现实、未来,是我们策划丛书的基本考虑。传记文学是文学中的特殊门类,一本书通过文字来综合地、全景式地展示一座城市的特质。这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介绍、地理志书、理论性研究,而是在丰厚的历史资料基础上,对城市文脉进行梳理;从浩繁的资料中,寻找到一座城市的魂与根。这样一本书,是对所在城市的民众,进行乡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的有利载体,也是对城市以外民众宣传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名片;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学术意义、历史意义。

而实际上,这个项目是为全面呈现国家“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文化认同而策划,直接服务国家倡议,得到国内外各方的广泛支持。所以,在此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本书对连云港的发展前景做了深度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往都有特殊价值,能够启发无数人关注连云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未来。甚至我还有个建议,就是可以在此书丰厚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扩散传播,打造更多的衍生品,助力连云港城市文化不断走出去、活起来、靓起来。

文化学者、著名艺术史论家刘传铭:

“这本书填补了连云港城市发展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是顺应时势之作。”

作者古龙高、周一云克服重重困难,辛勤劳作,高质量完成了这项任务。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干,对现有碎片化的历史文献进行重新梳理,对考古发现、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石刻等进行再研究、再整理,从中挖掘与研究主题相呼应的内容,对连云港历史进行重新回顾,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同时,对历史进行重新探索和解读。这本书的出版,也适应了连云港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填补了连云港城市发展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可谓顺应时势之作。

透过《连云港传》一书,可以看到连云港的历史文化中隐藏了许多与同时代相关的海陆丝路之谜,这些丝路之谜的年代远超2000年,如东夷文明蕴含着早期海、陆丝绸之路的密码,冰川时代连云港与日本九州、秘鲁的联系,将军崖岩画中的文化内涵对日本岛乃至美洲大陆的影响等。

然而,对于连云港这座城市,我可以用一句俗语概括:“知之者众,识之者寡。”为什么这么说呢?连云港是一座非常有历史人文厚度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它作为东西大动脉———陇海线的最东端,在所有国人心中地位非常独特。但是连云港这座城市的自然禀赋、文史脉络、发展规模,与东海黄海的关系等,都没能很好地展现在国人的面前。

所以,这本书的撰写要完成两个任务———向外部世界介绍连云港,同时也要向这座城市的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深入介绍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这样一本书,不是枯燥的历史教科书,而是充满温度的、能够为年轻人所接受的一个文学样本,拥有个性化的叙事和表达。

连云港社科院研究员、本书作者之一古龙高:

“我们要更好地延续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承担时代使命。”

连云港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交汇点,是“丝路百城传”项目第一批入选的二十个城市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脉,并非独立存在,连云港城市发展的历程,也是多元文化元素形成、集聚、扬弃与发展的过程,这其中,盐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连云港城市的诞生和发展,无论是龙山时期的藤花落古城,还是海州、板浦、大浦、新浦等城市的兴替发展,无不与盐息息相关。

即使在今天,高举盐文化大旗仍然是连云港打造“一带一路”强支点的题中之义。历史文脉与现代化可以相伴共生。我们既要加快开发开放,更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弘扬延绵数千年的盐文化,更好地延续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

我们写人物传、写地方志很多,可是要按照现代文学叙述的这个国际视野看过来,给一座城市立传,而且还是大规模的、成体系的、有方向的,可能是我们这个“丝路百城传”的一个创举。既然是创举,没有参照性,我们只能一边做,一边整理,一边思考,一边修整。最终参与完成了这套丛书,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