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工匠精神▏“80后”剪纸达人管艳:剪出精彩人生路

【连网】□ 张晶晶

剪纸是一门传统艺术,我们印象中的剪纸艺人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然而剪纸丫丫———管艳却是一名“80后”。尽管管艳年龄不大,刚过而立之年,然而她的剪纸在连云港可算是小有名气了。

TIM截图20190925102813

管艳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委员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她的身影经常活跃在报纸、电视、网络、公益活动、文博会和文化大课堂上。

如果说剪纸是一门传统艺术,那么管艳创作的剪纸作品类型就属于走在时尚前沿的剪纸艺术了。一把剪刀上下翻转,于是就有了我们眼前的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伟人肖像、明星肖像、精美的风景等等,不同风格不同题材均由剪纸演绎,不禁让人感叹剪纸也在与时俱进。

“剪纸是门易学难精的艺术,只有真正喜欢才能学好,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学会融会贯通,从理论联系到实际,还可以锻炼眼、脑、手的协调能力。用剪纸艺术表达思想感情,这是学剪纸的最大乐趣。”管艳说。

说起和剪纸的渊源,管艳说起小时候,父亲经常用课余时间制作门钱剪纸换取学费,母亲更是喜欢用剪纸给新人布置新房,耳濡目染之下便对剪纸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在求学过程中,管艳报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就被教科书上的剪纸作品吸引了,加之对于线条、色彩、造型的熟练掌握和匠心的运用,管艳尝试着创作了一些作品,没想到是,作品竟然被上海的一个买家买去作为礼品送给老外了。这也是管艳的作品第一次走出国门。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剪纸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从古至今剪纸在内容上都饱含福、禄、寿、喜、财与五福捧寿、福临门、鱼戏莲等吉祥寓意。当下,管艳也会根据吉祥寓意对内容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使其更符合当下的审美,为剪纸注入新的活力,不被边缘化。

脱稿剪纸在老一辈人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随意性脱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为了能继续传承脱稿剪纸,管艳用心研究着这一门特殊技术,她将美术中的比例关系融入到剪纸教学中去,还掌握了如何脱稿剪实物的规律。不再只会依赖于打印稿、画稿。

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心中万千思。管艳说:“为了让自己的剪纸作品造型灵动、惟妙惟肖,我会主动走进大自然,看花剪花、看物剪物、看人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就要对一些主、次物体进行取舍和艺术再加工。”

2013年,管艳创办了剪纸丫丫艺术工作室,专业从事剪纸培训、教学、设计等,工作室被评为连云港市非遗剪纸传承基地。管艳说:“作为非遗传承人,肩上的担子很重,不仅要将所学总结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传承教学,引导学生将心中所想用剪纸表达出来。”

此外,为了留守儿童、义工子弟带去剪纸课程,管艳经常积极主动地宣传剪纸,身体力行地传播这一技艺,使剪纸被更多人因接触而了解,因了解而爱上这门艺术,更是促进了剪纸的活态传承。

作为非遗传承人,管艳不仅在当地传承剪纸技艺,还将剪纸技艺教给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的人。此外,管艳还经常带着剪纸参加诸如连云港论坛等重大活动,并现场为来宾剪影,此举也使国外来宾纷纷为她的人物剪影技艺点赞。

2014年8月,管艳参加中、韩两国剪纸文化交流,剪纸作品随之被主办方韩国美协收藏。此后剪纸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大奖,更被多方剪纸爱好者收藏、作为礼物馈赠友人、外宾,自2002年起到现在,无数作品远赴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

“艺术品不应该只是挂在墙上欣赏,更应该走进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靓丽色彩。”对于未来,管艳说:“未来,我打算创作更多代表连云港文化的剪纸作品带,为连云港的非遗发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