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邵沛源) 今年以来,连云港海州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突出“为民靠民惠民”,把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文明的重点工程,累计投入微改造资金30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30个,实现老旧小区由“脏乱差”到“美净齐”的“逆生长”。
日前,家住公安小区的居民颜景寨和邻居们来到新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锦旗,感谢他们在恢复小区绿化、拓宽小区路面、解决小区停车难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颜景寨是公安小区的第一批业主,2005年就居住在这里,由于过去没有物管,小区的软硬件设施管理和居住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前小区都是乱糟糟的,杂草丛生,菜园遍地,现在环境舒畅多了,居民们都很高兴。”颜景寨高兴地说。在此次微改造中,海州区不仅对小区环境进行整治,还结合小区实际,制定方案,决定拓宽道路硬化增设停车位,解决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同时还对年代比较久及破损的盖板进行更换。
和公安小区相比,教职工宿舍的问题则更为严重,由于下水系统老化,一到雨天就出现积水。海州区对路面和下水系统进行改造,通过路面硬化,疏通、新建下水道,绿化修剪、补植等,让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小区不仅是百姓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座城市最民生、最朴实的形象。连日来,笔者在已改造完成的公园新村、东大都市家园和南园新村看到,便民路均已完成修复,小区绿化修剪到位,路灯也悉数配齐,部分废弃多年的暖通管道也被清理干净。
整治老旧小区,提升市民生活环境是海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海州区聚焦群众“行路难、排水难、停车难”问题,对辖区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后,决定对30个小区实施提升改造,根据各小区不同情况,实施道路修复、管网增补修复、绿化修建补种,并因地制宜增设了停车位,补齐老旧小区硬件配套短板。据了解,此次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01.11万平方米,惠及10356户居民。其中,玉带新村老旧小区宜居示范点面积为22万平方米,直接惠及2126户居民。目前小区微改造基本完成,累计修复路面1.3万平方米,清淘管道9000米,新建管道7000米,在龙河小区、常乐新村等89个小区增设近万个停车位,居民停车难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老小区外立面改造前后
在此基础上,海州区还按照“一次改造,长期有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对已完成基础设施改造的37个老旧小区由政府兜底管理,提供基本保洁、保绿服务,巩固改造成果。此外,针对老旧小区楼道灯不亮、楼道玻璃破损、无消防设施等问题,开展对标整治,补足民生短板,共配备微型消防站200余个,配备楼道灭火器8000余个,广泛开展幸福亮灯工程,累计安装楼道灯11000余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