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顾爱国:一支钢笔画乾坤

【连网】□ 张晨晨

《出征·家人送别》《雾罩后的温情》《辛苦了!》《眼神》《妈妈不哭》,最近,一组抗疫主题的画作在连云港人朋友圈不胫而走,这些画作中不少都是钢笔画,线条刚劲洗练流畅,充满着蓬勃的希望与朝气,这便是连云港市画家顾爱国创作的五幅作品。  

“病毒无情,但人间有爱,无数人奔赴抗疫前线。他们的逆行,包含着无畏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让我们看到希望与坚定。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战‘疫’的情感,画出战‘疫’的信心,我希望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作品,能够缓解高压情绪,振奋精神。”顾爱国如是说。

实际上,作为江苏江海书画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书画协会副主席,顾爱国的美术造诣不单单体现在此———个人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中青年画家传略》、《中国文艺家传略》,发表美术作品万余幅,并多次在全国美术大赛上获奖。然而,绚丽的荣誉与成就的光环背后,顾爱国却有一颗淡然且安于寂寞的心。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姿态,不断求新求变,作品总是透露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文艺青年”大胆探索

走一条独辟蹊径的艺术之路

因为疫情缘故,笔者与顾爱国无法当面畅聊,不过年前,有幸在位于罗马假日咖啡馆的“盐河旧事”主题房间见面,身材高大的他,精神也很足,铿锵的话语里,透出睿智和乐观;朗朗的笑声中,显出坚毅和自信。而之所以选择在这个主题房间见面,主要在于近些年,他一直在给连云港市作家相裕亭的作品《盐河旧事》做系列插图,墙上以画框包装、排布整齐的钢笔画作,洗练间又透着古韵,无不彰显了他精到而独特的绘画功底。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顾爱国从海州师范美术系毕业,分配在连云港市延安中学任美术老师。省民协副主席崔月明因为在上中学时拜连云港市著名画家李成章、金大雪为师学画,所以与连云港市的画界接触较多,在一些活动中和顾爱国经常碰面,便成了要好的朋友。在崔月明看来,那时他们都叫文艺青年,是比较时兴的一个身份标识,精神世界丰富而广阔,每个人都超过真实理解力地表现出对艺术的偏爱。“那时可以说是文艺青年热血沸腾的时期,我们除了工作之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崔月明如此回忆。

正如崔月明评价的那样,当时连云港市画坛非常活跃,各种画风争相斗艳,各位画家各显其能。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创出自己的风格,能否独出机杼?初出茅庐的顾爱国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和思考,最后他毅然决定选择钢笔画这种绘画形式,走一条独辟蹊径的艺术之路。钢笔画不同于用一般的画笔作画,它的特点是用笔果断肯定,线条刚劲流畅,黑白对比强烈,画面效果细密紧凑,对事物既能做精细入微的刻画,亦能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通过单色线条的变化和由线条的轻重疏密组成的灰白调子来表现物象。但对画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每一笔都要画得到位,来不得半点虚假。

“艺术是真实的,同时也是艰苦的。”顾爱国性格坚毅,一旦作出了选择,便将满腔热情倾注于钢笔绘画艺术中去。他博采中外古今之长,不管是画人物,还是画山水,总是以形写神,神形兼备。他画的人物画线条流利清婉,根据人物特征和主题需要,有时线条粗中有细,流畅中夹着嶙峋,有时果敢而带点变形,把动作的焦点充分地夸张。画山水,又以实地写生打底,追求“情、景、形、神”的和谐统一,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路画出山水的灵魂

骑自行车赴京举办个人画展

翻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连云港报》,顾爱国的名字和他的作品随处可见,还有许多作品登上了全国各地的报刊。那段时期顾爱国的创作激情最为高涨。1986年9月,他在连云港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顾爱国速写画展”,凭借灵动的取景和精湛的画技,在圈内引起不小的轰动。连云港市著名地方文史专家、市文联原常务副主席彭云曾如此评价:“顾爱国能把画画得这么传神,是十分可喜的。这与他醉心于写生速写分不开。他利用假期跑遍了云台山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山道上的常客。”

就是这个“山道上的常客”,在1988年8月,又创造爆炸式新闻,在北京举办“顾爱国连云港———北京沿途写生画展”,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1988年8月20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一版上作了专门报道:“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年教师顾爱国,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赴京举办个人画展。”当年,为了筹集路费,他卖掉了家中的彩电,顶着炎炎烈日,访名胜,进山村,创作钢笔写生画200余幅,每一幅都以坚韧的笔触,透出生活的张力。正因如此,他的画作,总能吸取山水之神韵,把山水赋予精神品质和社会属性,达到物我两融的境界。当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时,还配发了照片。接着,《中国美术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有了令人羡慕的佳绩,顾爱国并没有沾沾自喜,他把创新与发展看成是艺术的生命力,他必须更加地发奋与百倍地努力。1992年,他萌发了画《东桥头堡风情》百米长卷的创意,他想把对故乡山山水水浸淫着深厚的热爱之情,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为了把这种梦想变成现实,顾爱国开始踏上征程,拿着画笔走入大自然,寻找艺术的真谛。他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跑遍了全市的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渔村、每一个码头,画下了千余张写生草稿。由于长期的积累,笔墨精到,铸就了他笔间意足、构图巧妙的风格。

他在写生的同时注意观察研究,记录的相关资料就有四五十本。然后,通过精心遴选、细致地构思,采用一米宽单独成幅的形式,使整个长卷连贯成篇,通篇血脉相连,气势恢宏。经过六七年的努力,终于在1998年11月完工,在连云港市博物馆隆重展出,引起了港城上下的强烈反响,大获成功,这是顾爱国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块里程碑。

艺术思考不停歇

简单线条之外应包含复杂思想感情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画的城乡各个角落,各种各样的人物,虽然有的粗疏,有的细密,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丝不苟,认真去搜寻客观景物的内在美,去探索人们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他的希望所在。”彭云如此评价顾爱国。

的确,艺术精神是艺术家生命的外延,是艺术家人格的升华,透过画作就能审视创作者的内心,而顾爱国的每一幅作品的艺术构思,也都透着他的感情与思想———他的每一笔线条都包含着他独到的思考和见解。大至云山流水,苍松峰壑,小到一人一物,一举一动。他的大气是与生俱来的,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画作之外精神内涵的独特理解,成就了顾爱国的画风,所以,他的作品粗犷苍劲之中流露出俊秀的神韵也就自然而然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精湛的画工,他还与连云港市著名作家相裕亭合作,为其系列小说《盐河旧事》绘制插图。《盐河旧事》由一篇篇相对独立而又有所关联的故事连缀而成,故事多以清末民初为背景,以我市特有的盐河文化做底,人物塑造突出了多维化和人性的复杂性,连起来读则是一幅盐河历史变迁和民俗风情的绚丽长卷。而顾爱国应邀为其绘制插图时,也投入了自我感情和思考,整体给人以古色古香的“绣像”之感,却在线条上剔除了“绣像”的呆板单调,显得飘逸随性,寥寥几笔,就让人物形态和故事质感跃然纸上。

比如,在《忙年》中,顾爱国画田嫂这个人物时,首先被《忙年》中的那位年轻、善良、能干的小媳妇田嫂所打动。田嫂作为此篇的主角,其命运悲惨之极,令人过目难忘。然而,当顾爱国拿起笔来,去勾画她在寒冬腊月,为东家忙年忙到大年三十,想从大太太那里讨几个热包子回家过年时,顾爱国笔下的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干净、能干的田嫂形象。她站在大太太的幔帐外等待赏赐,而屋内的灯影里,大太太并没有出现,但大太太冷冷的一句话:“窗台的枣儿,给她几个吧!”此言一出,击垮了田嫂的一切希望,从而也击垮了她生存的勇气。最终,田嫂在回家的大雪之夜,投井自尽了……

最近,因为疫情缘故,顾爱国不得不待在家中,创作抗疫主题的画作。为此,他笔耕不辍,连续创作出多个主题作品, 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赞赏。“从他那热情和坦诚中,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志向和精神、他的耿直和刚毅令我愈发敬仰。顾爱国几十年的奋斗和追求,沧海桑田,其中意味,非常人所能证悟,这是现实,是人生,更是艺术。”崔月明如此赞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