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小渔网织出致富路

【连网】(记者 王怀诗 通讯员 王影 万民) 一双双巧手在网格和网线之间行云流水般地穿梭,一张张细密结实的渔网便渐渐有了雏形,在连云港海州区浦南镇团结村和自然村的房屋前后,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现在村里几乎找不到闲人,家家户户都在编织渔网,每个人按件计费,一年下来能有2到3万元的收入。”团结村和自然村会计范宝友说。

TIM截图20200402103450

团结村和自然村属原迁移民村,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10户450人,被定为“市级经济薄弱村”,村民学历低、无技术专长是致贫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生活在石梁河水库边上的村民仅依靠几家零散的编织作坊以编织渔网手艺为生,但用这门手艺脱贫致富是村民不曾想、也不敢想的事。“既然这是村民最擅长的事,不如就让这门手艺‘活’起来,把脱贫向主动致富转变。”浦南镇扶贫办主任吕恒庆说道。针对团结村和自然村的实际情况,浦南镇加大引导帮扶力度,帮助村里几户零散编织作坊向“抱团”转型,并帮其打通产品销售市场渠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以往都靠在外地打工,去年村里建起了家庭渔网编织厂,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真是两全其美。”建档立卡户王娟家中有2个孩子,之前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孩子成长。村里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她,为她提供了工作岗位。“她以前在服装厂打过工,有过做裁缝的经验,所以编织渔网对她来说很容易,一天算下来能做50个左右。”熟悉王娟情况的范宝友说道,渔网原料都是送货上门的,加工完成后再回收,按件计费,平均一天能挣100元左右,足不出户每月就能收入3000元左右。

TIM截图20200402103431

“渔网编织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小,村民都可以参与进来。”范宝友说道,正是搭上了渔网编织的“致富车”,村民们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份“薪资”。据了解,2019年团结村和自然村的村集体经济达到了130万元,村里的110户低收入户全部脱贫,并带动周边近100人就业。如今,脱贫摘帽的团结村和自然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都铆足了劲为更美好的生活而打拼。

“脱贫攻坚还在继续,为了防止返贫现象出现,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帮扶,不断地在渔网销路、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拓宽路径,把这致富的渔网越拓越广,朝着全面小康目标不断迈进。”吕恒庆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