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创新举措让史志文化由“故纸堆”变成“活资源”

【连网】(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刘鹏)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昨日上午,“史志书驿”在市级机关工委揭牌,这标志着连云港市史志文化“六进”活动暨“中有故人心”悦读分享会正式拉开序幕。在当天举行的启动仪式上,笔者获悉,今年的史志文化“六进”活动由省、市两级联动,将着力推动史志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军营”。这既是史志系统检视工作成绩、服务社会需求的需要,也是对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真诚回馈。实际上,连云港市也一直在创新载体形式,不断推进史志文化实现创新性普及和推广,常态化运作,让它们由“故纸堆”变成“活资源”。

微信图片_20200611110638

微信图片_20200611110646

(“史志书驿”揭牌)

“这是全市第一个以史志文化书籍为主要构成的图书驿站,也是‘六进’活动中‘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让更多的人了解连云港地方历史和文脉,织就连云港美好明天。”在“史志书驿”的揭牌仪式上,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相关负责人称。为将其打造成史志文化宣传品牌,为服务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史志文化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平台,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从近年来编纂出版的史志书籍中遴选出《连云港市志》《连云港年鉴》等一批精品图书赠送。“我们将依托这一品牌和平台,持续丰富完善藏书,及时将最新最优秀的史志成果展现给大家,把它打造成全市党员干部学历史、懂地情的重要载体。”

微信图片_20200611110709

据悉,近年来,连云港史志事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8年,以《连云港市志(1984—2005)》为代表的市县区志正式出版,全市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完成,市政府给予市地方志办公室记集体二等功奖励,市地方志办公室被授予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连云港年鉴》成功入选中国精品年鉴,是江苏唯一的一部;地情读物《掌上连云港》全新推出,并在两会发放,得到代表委员的好评;连云港历史上最大的文献整理工程《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第一辑)》和首部系统梳理我市援疆历史的《连云港援疆建设志》正式出版;开展为青口十八勇士寻亲活动,视频点击量突破32.5万次,开全国党史系统为烈士寻亲的先河。2020年,《中共连云港市地方史(第三卷)》经过数年努力完成初稿并送审,在全省率先;连云港历史上首部通史完成初稿,进入评审阶段。

微信图片_20200611110856

微信图片_20200611110830

“在市革命纪念馆的展位上,展示着一批连云港早期建党时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李少堂留下的遗物,其中就有这两枚银元。”在当天举行的“中有故人心”悦读分享会上,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秘书处副处长赵维娜朗读的《无法上交的银元》,引人唏嘘。连云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留存下来的旧志、文献、地情书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密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故人故事、天地人心。“以往,大家对史志的看法都是枯燥‘故纸堆’,除专业文史专家和学术研究专家需要之外,一般群众都敬而远之,尤其年轻人对此更是缺乏必要的兴趣认知和深入了解。所以,创新开展‘中有故人心’史志文献悦读分享会,是一种非常灵活生动的载体形式,即可以通过朗诵、点评、解析,来延续‘红色效应’的辐射作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来。这同样是‘六进’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相关负责人称。

微信图片_20200611110704

据悉,“六进”活动期间,连云港市还将会以赠书、文史研讨、地情宣讲、经典阅读、巡回展览等活动,努力营造史志文化的传播推广氛围。此举可让广大机关干部、基层群众、学院师生、企业职工、部队官兵在现场活动和日常阅读中更加了解港城的革命历史、建设历史、创业历史,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从史志中寻求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也加深广大读者对港城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民俗风情的认识,增强爱国爱乡情感。

“我们坚信,随着多种创新形式的不断实践,连云港史志文化必然会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必将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地了解连云港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必将进一步增强连云港人造福桑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进一步助力连云港市实现‘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宏伟目标。”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坦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