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战地显忠诚 三代传军魂

【连网】接到儿子胡祥伟从长江边安徽马鞍山打来的电话,身在连云港的胡忠说不清自己的心是一下落地,还是该继续悬在半空。电话证实了他此前的猜测,当兵的儿子果然上了抗洪一线。

最近几天,胡忠每天关注新闻中儿子所在部队的抗洪动向,希望找到儿子的身影,“他肯定就在那一大群满身泥污的‘迷彩服’里。”

胡忠一家,祖孙三代从军,父亲曾是“塔山英雄团”一员,他本人有27年军龄,先后跨越5省9市来到连云港,如今,儿子正随所在的光荣部队“临汾旅”参加抗洪。三代人,薪火相传,军魂永铸。

年少不凡,抗洪在一线

在手机搜索栏输入“临汾旅”三字,轻轻往下一拉,都是关于该旅官兵在安徽马鞍山抗洪的新闻。几天前,胡忠在新闻图片中,发现了儿子。

长长的河堤上,一边是漫上来的洪水,一边是绿色的农田,图片中的胡祥伟有时是手持铁铲奋力挖土,有时是和战友一起赶着扛包背土加固河堤。还有摄于夜晚的图片,身穿橙色救生衣,脸上、手臂上的泥水已干,躺在河堤上头枕着沙袋睡着了。

“临汾旅”隶属于东部战区某集团军,这个荣誉称号源于1948年的“临汾战役”。两年前这个季节,当时正上大三的胡祥伟从连云港应征入伍,加入了这支光荣的部队。今年夏天长江流域的洪水,让他站在了抗洪前线。

7月16日下午2时,胡祥伟随部队从驻地出发,急赴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当地牛屯河、裕溪河等超警戒水位,多处发生圩坝溃口、管涌、滑坡甚至塌方等险情。

QQ截图20200731095725

QQ截图20200731095755

(胡祥伟在抗洪一线)

“16日下午6点左右到达临时驻扎点,以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列队、放置行李、再次列队赶赴牛屯河抢险,连夜奋战,17日凌晨,才回到临时驻扎点进行休整。18日那天,他才打电话告诉我,在抗洪前线了,已经连夜展开行动,正在休整间隙。”胡忠回忆当时接电话的情景,“这孩子还特意叮嘱我,不要告诉妈妈,不想让她担心。”

之后,胡祥伟和战友转战和县、当涂县。7月19日,已连续奋战6小时的部队再次接到出动命令:“滁河刘墩子河段告急!”强行军5公里来到险段。眼前的一幕让大家心头一紧:洪水不断冲击拍打大堤,不时有浪头越堤而入,河堤多处出现渗水、滑坡、漫顶等险情。

抢险行动立即展开。胡祥伟扛起沙袋就冲锋,400多米的泥泞路,跌倒了再爬起来,来来回回记不清跑了多少趟。在挖造排水沟时,因为空间小用铁锹使不上力,他俯下身用双手挖出一条排水沟。筑沟引流、削坡减载、打桩固定,经过10个小时奋战,筑起一道宽0.5米、高0.6米、长约200米的子堤。在这过程中,他和战友还处置了3处河堤渗水险情。

“他不再是我心中的那个小毛孩。”胡忠说起儿子,“他长大了,是男子汉了。”

三代军人,战地显忠诚

胡忠的老家,在湖南永州。“男子汉还是应该出去闯闯。这是父亲当年对我说的话。”1990年,胡忠从家乡应征入伍。2016年10月,带着对部队的眷念从原南京军区驻盐城某部转业到连云港市,目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翻看胡忠的军旅印记,27年的军龄,跨越福建、河南、江苏等5省9市,历经5次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和12个岗位的任职锻炼,有过无数次行军于酷暑、磨砺于寒冬,有过荒山及滩涂、江岸及海岛寂寞的仰望,有过“打起背包就出发,四海皆为家”“扛红旗争第一,掉泪不掉队”的深情感悟。

QQ截图20200731095828

(胡忠指挥预备役人员训练)

“我从军20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父亲永远是我心底最坚强的力量……”胡忠说。他的父亲胡昌庭,1964年入伍,所在部队是驻广东沿海的陆军原第41军“塔山英雄团”,一边进行战备训练,一边在汕头牛田洋地区围海造田。胡昌庭先后在团特务连工兵排,任战士、班长、连队通信员、代理排长,在当班长期间光荣入党。

在这样的军人家庭长大,胡忠的儿子胡祥伟从小便有了长大后当兵的愿望。家中几张十来岁时拍的照片上,当时还是个小胖墩的胡祥伟戴头盔,扎腰带,身穿迷彩背心,手握玩具枪。

2009年,胡忠从驻扬州某部调盐城任职,胡祥伟也随军转到了盐城读小学。当时,原南京军区空军到盐城学校招录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实验班学员,胡祥伟报了名,参加了政审和体检,由于视力原因未能圆梦。

2018年8月征兵季,胡祥伟正在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上学,这个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热血青年,军营梦再次点燃,他主动到海州区新海街道报了名,9月份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应征入伍。

“过去,他不喜欢跟我打电话,到了部队后,他会主动跟我讲训练、生活方面的事,还时不时地问起我在部队这些年是靠什么力量走过来的。他以前偏胖,对跑步有点‘怵’。我鼓励他说,只要前三圈挺过去,后面就能坚持下去。经过半年锻炼,他瘦了40斤,三公里、五公里跑全部过及格线。”

抢险救灾,争先传军魂

目前,胡祥伟仍随部队坚守在抗洪前线。巧的是,在胡家三代军人身上,都有抗洪的经历。

1965年5月,广东潮汕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在“塔山英雄团”特务连工兵排服役的胡昌庭,为了保护部队弹药仓库安全,和战友们冒雨战斗,挖水沟、搬石子、疏通下水道等,果断阻止了洪水浸入仓库,确保了部队战备物资安全。

QQ截图20200731095856

(胡昌庭在部队时的留影)

2000年6月,连云港市多次出现强降雨,累计降雨量是往年同期两倍多,位于海州区的蔷薇河大堤超出警戒水位,堤坝随时都有溃堤危险。胡忠时任连云港预备役高炮团连长,迅速组织30名应急抢险预备役人员到达指定地,随团机关人员担负运送防洪物资器材、加固大堤、转移受灾居民的家庭财产等任务。经过军民三昼夜的连续奋战,蔷薇河大堤的险情得到控制。

不光抗洪,胡忠还参加过抗震救灾。2008年汶川地震后,江苏一家野营用品有限公司临危受命:一个月内完成12万顶救灾帐篷的紧急生产任务。

当时,驻扬州的江苏省军区某预备役高炮师成立支援生产救灾帐篷突击队,时任师政治部秘群科代科长的胡忠,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队长,“每天吃住在工厂车间,和队友及企业员工、社会各界人士一道搬运布料、桩钉打包、帐篷装载等,歇人不歇机,加班轮番作业,历时25天,提前36小时完成了生产任务。”

这些往事,以前胡祥伟都听大人讲过。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军人世家的担当。

还有一个多月,胡祥伟就将满两年义务兵服役期,面对走留的选择,他对父母说过自己的想法:“只要部队需要,我要向爷爷和爸爸两位老兵学习,愿把青春献给国防。”

“现在的儿子,才是我想要看到的样子。”胡忠说。(史卫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