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共享“大数据” 、守好“政策门”、管好“救命钱” 连云港灌云:专责监督补齐民生保障“短板”

【连网】(记者 李慧 通讯员 尹步波 马品军)“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连云港水灌云县纪委监委聚焦作为“小社会”的民政系统存在突出问题,以一个个小切口精细滴灌提升监督质效,全力以赴推动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QQ截图20201129111447

▲纪检巡察工作人员在田头了解小麦秸杆离田政策落实情况(资料图)

近年来,以低保金、救济福利金、医疗救助金等为代表的国家民生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民政资金在财政“蛋糕”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围绕管好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救命钱”,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灌云县纪委监委在源头管理和末端监管上建立两道关口,明晰各项民政资金的使用范围,救助对象、审批和发放程序及社会监督措施,确保总额以亿元计算的民政资金通过“一折通”及时足额直接发放到困难群体手中。

“镇签字人员没有到户履行入户调查工作,由村干部代劳,没有落实‘谁入户、谁调查、谁签字’的工作责任程序,全部重查!”今年6月,针对群众对低保问题反映集中的现实情况,灌云县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组与县民政局党委共同出台《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并公开招投标创新引入社会组织进行第三方入户调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累计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263户327人。

与此同时,灌云县纪委监委以查办殡葬领域5起违纪违法案件为切入口,向县民政部门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民政等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和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等系列专项整治,剖析个案整治一域。全县共关停了消防和建筑物安全性不符合整改条件、服务意识差的县内28家民办养老机构;对个人承包建设和经营的墓地11处,3处收归政府管理,剩余8处墓地已全部封存;促成了县内2家公办敬老院民营化经营;提前完成327户低保家庭和特困供养对象中80周岁以上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在苏北片领先;老年公寓成功获批省人社厅、省民政厅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县社会福利中心在通过江苏省标准化试点项目评审的基础上,11月份又积极争创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不久前,灌云县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组对全县“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查,工作人员先在扶贫监督平台查询全县残疾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随后进村入户走访核实,发现存在符合领取困难残疾人补贴条件但并没有享受到政策的个体。第二派驻组随即与民政局针对类似问题开展整改,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了集纳财政、民政、残联、金融机构等部门大数据的智能化平台,一键即可查实全县各类民政对象个税、车辆、殡葬、证券、法人登记等信息。截至目前,这一平台已覆盖3.8万人、涉及资金2亿多元,通过数据自动碰撞发现了存疑数据3244条。“感觉心里很暖和,真是想不到还能有这笔钱。”家住小伊镇花厅村的低保外重度残疾人张登俊在领到了生活、护理两项共计710元的补贴后连声道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