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从连云港到南京怎么走?答案是坐大巴4个多小时,坐火车需要7个多小时。感觉上,连云港与南京并不遥远,实际上交通却很不便。这一窘境随着12月11日连淮扬镇铁路全线开通打破。“轨道上的江苏”挺起“铁脊梁”,连云港至南京、上海、杭州,高铁出行最快压缩到2小时50分、3小时30分、4小时35分。
起跑高铁时代,连云港将更加紧密拥抱长三角,通过促进与沿途城市和区域间的互通互联,进一步加强区域融合发展格局。借高铁的东风加速要素流动,客源、人才、产业等方面产生集聚效应,重塑地区“经济版图”。
打通江苏高铁网中轴线
在长三角密集的铁路交通网络中,连淮扬镇这条高铁线路本身看起来算不上突出,但放在江苏,特别是苏北地区,它的意义显然要重要得多。
到2020年底,江苏铁路网络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三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江苏迎来一年开通四条高铁的“丰收年”。
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市铁路办副主任薛采高介绍,连镇高铁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北起连云港市,向南经淮安、扬州市,跨过长江后到达镇江市,北段连接陇海铁路、青连铁路和在建的徐连高铁,中部接徐盐客专、宁启铁路,南端与沪宁城际铁路相连,形成纵贯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中轴铁路主通道,素有“江苏高速铁路网的脊梁”之喻。
对连云港来说,连镇铁路在连云港境内全长47.6公里,沿线途经灌云、灌南等地。铁路通车后,连云港市将打开通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快速通道,使连云港更好地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加快与沿线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从整条铁路的命名上看,连云港、淮安、扬州以及镇江都是江苏的地级市,和长三角其他省份似乎并无关系。然而,这条铁路却备受上海、浙江等地媒体关注,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方面表示,连镇高铁全线贯通,直接将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地区部分县市连通全国高速铁路网,实现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无缝对接。同时,对于完善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布局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力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提高沿线城市交通便捷度、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连淮扬镇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后,串起了苏北、苏中、苏南,将通过促进各城市和区域间的互通互联,进一步加强区域融合发展格局。”在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峰看来,相信沿线城市一定程度上会在客源、人才、产业等方面产生集聚效应,借高铁的东风加速要素流动,重塑地区“经济版图”。
借力布局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连云港迈步连淮扬镇一体化时代重要抓手,也是连云港承接高铁机遇未来的优势和主要竞争力所在。
连云港与苏中、苏南、上海、浙江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在过去的30多年,彼此的参与度、紧密度和融合度不断提升,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不断取得新成效。
如今,站上新的起点,在高铁时代推进彼此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连云港如何找准定位、扬其所长?
“当好连淮扬镇一体化发展生力军,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分工协作含金量和附加值。 ”连云港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联动,打造国家级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区。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连云港也需要主动借智新高铁时代的城际合作。连云港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连云港以编制好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为依托,既防止重复投入、资源浪费,又推进产业联动、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创新资源、发展资源和人才、资金、信息有效流动,共赢发展。
对接江苏旅游“新时空”
11日上午10时许,连云港市友好国际旅行社老总李道勇还在忙活着连淮扬镇铁路开通后镇江旅游包列的行程。“600多名游客将坐高铁来连云港,开启两天的山海观光之旅。”李道勇说,届时这些镇江游客将游览花果山、连岛、连云老街等经典景区,行程共两天一晚,感受“大圣故里”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欣赏江苏省最美的海岛沙滩。
“对于长三角沿线城市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高铁开通,给予连云港旅游更多的是机遇。”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贺善铁说,下一步,连云港市将围绕高铁旅游、观光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亲子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策划推出一批策应高铁旅游的系列产品。为高铁旅游提供便捷的服务,推出丰富的旅游产品,优化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为广大游客提供特色、多样、优质的旅游体验。
(山海港城)
此外,连云港市还将抓好旅游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的落地。“目前,我们已经和高铁沿线16个城市的旅行商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政策的推广和落实,不断扩大我市高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场推广处副处长韩倩倩说。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等高铁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促进连云港市和区域间的互通互联,使旅游业、物流业直接受益,进而重塑地区“经济地理”。(徐黎一 王文 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