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周莹 连科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主动作为。面对明年工作的新要求,连云港企业积极作为,落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推动转型升级高质发展。
12月10日,连云港市科技局主持召开了由江苏杰瑞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省成果转化项目“高技术船舶用智能制造系列关键装备与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验收会议。12月13日,连云港市科技局主持召开了由江苏广晟健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省成果转化项目“稀土抛光粉废料的再生和元素全回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验收会议。最近一段时间,连云港多个省级转化项目顺利完成了验收,一批新的科技成果开始“发威”,助力港城创新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科技资源并不富足的连云港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走好高质量的新路径,必须要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力量。连云港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内外环境压力不小、区域转型升级任务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连云港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原有的科技政策和支持方式进行重新梳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创新方向和重点,主动参与关键技术和关键节点科技创新进程,推动连云港向创新驱动城市转型。
厚积科技“家底”,打造城市竞争力
连云港市在苏北率先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并被科技部评估列为产业技术创新型城市;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围绕创新药、硅材料等产业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连云港特色创新之路。建成江苏省医药企业第一家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唯一一个在中药企业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叶片全尺寸实验能力最强的海上风电叶片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2017年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盘点连云港的科技家底,这一连串数据显示:连云港虽然科技资源并不富足,但是借助“外力”,连云港的科技成绩取得了不俗的表现。
连云港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与区域创新处处长周梦玲表示,连云港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科技成绩同连云港市坚持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主动助力的区域创新体制密不可分。以市场为主导决定了连云港科技研发行为更加符合市场预期,也更加具有产业带动力。企业为主导让港城的创新有的放矢,更加接地气,科研转化效果更优秀。政府主动助力是指连云港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政策包,让更多的企业可以安心创新。
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十三五”以来,连云港全市培育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9家,数量居苏北第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9家,数量均居苏北第一。
建设区域创新中心,蓄积创新“后劲”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连云港科技创新还存在若干短板:连云港市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链不健全,区域公共平台吸附能力较弱。主要园区的创新载体建设存在短板。目前,连云港市省级开发区创新载体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是缺乏机制和资金保障让这些载体难以有效运行,一些载体甚至缺乏科研设备,难以孵化创新企业。此外,连云港市科技人员整体数量不多,人员流动性大,人工成本高。
“近年来,连云港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的成就让人瞩目,但是相关的公共服务水平略显不足。”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连云港企业家感叹。这样的问题出现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问题。为此,专家认为,连云港应该确立建设区域科技中心的概念,通过这个概念统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个国家高新区、4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6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9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7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89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各类园区,形成了创新型国家的支撑和助推力。在这样的国家级的创新体系中,连云港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载体,未来要将这些载体功能发挥到极致。
连云港市借助做“十四五”规划的契机,加快研究区域科技中心建设事宜,积极对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机遇。改变过去短期发展经济思维,毕竟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代坚守的。这就要求相关的干部考核机制要建立科学考核机制,确保更多的干部愿意培育和支持创新项目和创新产业。
服务企业创新,打造区域创新力
中央经济会议指出要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要加快国内人才培养,使更多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
一个地方创新经济能否成功,取决于改革的难度和大气候的形成,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状况。医药产业就是连云港无心栽花的结果。连云港本身并不是医疗资源富足的城市,但是却是全国最早提出科技创新的城市。因此,连云港医药产业就抢占了创新的先机,培育了恒瑞医药等一批创新企业。
然而如何将这样的创新放大,推动其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政策设计上应该坚持所有的创新政策应倾向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仅发挥辅助、协调及监管的作用,鼓励私人企业开展创新,让市场决定创新方向和方式。创新由市场主导,创新链分工将更加明确,企业研发、中介服务、风险投资在市场运作下能够形成良好互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要在一些特定领域或技术环节发挥作用,如组织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企业或院所进行特定技术攻关,推动企业联盟或产学研联合体进行共性技术或竞争性技术研发,但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完成,并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