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英雄鲜血洒下 红色基因永存 —— 中共东海特别支部成立始末

【连网】适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日,海州区委政法委全体党员干部来到“中共东海特别支部”纪念亭——海曙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海属地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瞻仰了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重温了革命先烈宁死不屈、浴血奋战的历史。先烈们“为党工作,死不叛党”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

QQ截图20210413100616

初春已至,老海州古城欣欣向荣,和谐富足;苍翠欲滴的松木掩映在白虎山的角角落落,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气息。伴着陡峭的台阶拾级而上,会发现半山有一处翘石,上书几个红底大字:中共东海特别支部在此召开成立会议。这无疑是海属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揭开了海属地区革命历史的新篇章。这个事件,为连云港今日的繁荣稳定、经济复兴、文化多元,早已埋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伏笔”。

白虎山上起风云

早在1924年秋,共产党员沭阳人吴苓生,从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并来海州一带活动,向第十一中学的部分师生介绍苏联情况,宣传马列主义——这拉开了海州建立党组织的序幕。连云港地区首个中共地方组织建立于1927年秋,由海州的顾浚泉、陈秀夫,灌云的李静山共同成立。顾浚泉为负责人,陈秀夫、李静山为委员。当时的国内形势正处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事变,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时期。“1928年夏,革命正处于低潮期,徐特立一句话说得很好:顺境时期,多一个不少,逆境时期,多你一个,就弥足珍贵。”连云港市委党史工办宣传教育处处长王滨说,当时,信仰的选择,实际就意味着生死的选择。

1928年夏秋之际的一天,海州来了两位走亲戚模样的外地人,住进了一家客栈。他们就是受中共江苏省委派遣来到海州开展工作的李超时和小叶。经过努力,他们找到了东海中学的地下党员惠浴宇。当时,惠浴宇的公开身份是东海中学师范班学生,任学生会主席。

QQ截图20210413100459

(惠浴宇像)

“深夜,李超时、小叶、惠浴宇三人来到了沈家花园葡萄架下,进行了第一次接触。李超时说,我化名文龙,叫我李文龙。小叶说:党组织要我化名小叶,树叶的叶,你们今后叫我小叶。”王滨说,简短的开场白后,惠浴宇提议,利用周末找个僻静的地方研究建立党组织的问题,这个地方就定在海州南门外的白虎山。

“在一个星期天,李超时、小叶、惠浴宇约定以游山为名,到白虎山翘石下,召开了建立中共东海特别支部会议。李超时任特支书记,小叶任组织干事,惠浴宇任宣传干事。”王滨说。在市革命纪念馆内,通过雕塑情景再现了这个场面——三个人站在一块翘石下,各自手中或拿着雨具或怀抱书本,谈笑风生。

正如王滨所言,时年20余岁的李超时就是一个“逆境中往前”的人,来自邳县柴庄的他,当时毅然离开徐州市江苏省立第十中学,奔赴武汉,经在北伐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郭子化(同乡人)的介绍,于1926年考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2月改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主持这个分校日常工作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恽代英。由于李超时思想进步,革命志向坚定,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武汉政府所辖的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率部叛变革命,李超时和军校同学一起,参加了叶挺指挥的讨伐叛军的战斗。”王滨说。在战斗中,他能打善战,机智勇敢,受到恽代英的赞扬。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武汉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军校学员大部分改编入军官教导团,一部分被派回原籍从事革命活动。李超时受党的派遣返回邳县。“当时全国革命处于低潮,但邳县地处偏僻,距反革命活动中心较远,反革命魔爪还未来得及伸到那里。”王滨说。李超时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展革命活动,在工人、农民、士兵、学生中积极发展党员,于1928年4月,正式成立中共邳县独立支部,他任支部书记。

这之后不久,他就来到了海州,发生了白虎山上那一幕……

风起云涌闹革命

中共东海特支成立后,按照“创共产、为党工作、铁的纪律、死不叛党”四项要求,积极发展党员,使海属大地革命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到了1928年秋,东海县西乡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郇圩支部建立。张淦清为支书,郇立三(即郇华民)、郇立学为支部委员。实际上,解放后担任“百年名校”海州师范学校的老校长郇华民,一直以来都给广大人民“老教师”的印象,殊不知,在革命年代,他还是一个先锋人物。

据和郇华民曾经朝夕相处的老革命徐晓飞回忆,1928年左右,他到离郇圩不远的陆圩开小医院。“每到郇圩,郇华民都热情招待我。接触多了,才知道,他在当地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很多人都被他吸引到了郇圩。”而当时,郇华民甚至毁家纾难,不惜变卖了家中良田五十亩,创办了郇圩小学,团结一批进步青年。据郇华民的学生刘凤锦介绍,“1933年底,我在郇圩小学读书。这所学校建于1928年,是中共郇圩支部的所在地,校址就在郇华民的家里。”后来,党组织遭到破坏,一些失散党员以郇圩小学作为聚集地和活动中心。

QQ截图20210413100643

“东海特支的成立,激发了海属地区更多的革命热情。”王滨说,到了1928年冬天,白塔埠党支部建立,孙秉涛为支部书记。党支部建立后,又发展了冯菊芬、冯寿华、冯同萱等人为共产党员。张鉴堂、葛晓天、李秀芹等人在外地入党,也参加该支部活动。此后,板浦也建立了党支部,宋沛然为书记,李静山和后来从东海中学毕业的武同儒为支部委员——党的队伍迅速壮大,成为海属地区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

海属地区各地党支部,有的以学校为基地,利用集市搞宣传活动,做发动农民的工作。当时,孙秉涛领导东海全县小学教师代表,向县政府展开索薪斗争。县政府被迫发放欠薪,斗争取得胜利。1928年12月,徐海蚌特委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对灌云等处进行支部及区委改组,中共东海特支改组为中共东海县委。随后,中共东海县委迅速健全了组织机构。县委由李超时任书记,杨光銮为组织部长,惠浴宇为宣传部长。

为全面贯彻“六大精神”,进一步发动海属城乡的革命斗争,中共东海中心县委于1929年5月16日至22日秘密召开三元宫会议。随后,人民群众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运动——新浦黄包车罢工事件、大村扁担会收山斗争、大怀兴农民暴动、大浦码头工人斗争、牛山武装示威等革命斗争开始层见叠出。

“1930年7月,东海县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组织大村扁担会,联络灌云县徐文浩领导的农民武装发动大村暴动。8月8日晚,500多名暴动人员汇集大村鸡鸣山,向山霸仇家大院发起攻击,同时联合南城、大伊山农民形成1000余人的队伍,编组一个团,下辖3个营。经奋战,暴动最终被国民党军队镇压。”王滨介绍道。

由于海属各县农民暴动的失败,一些暴动的组织者和党员骨干被捕或牺牲,致使部分党支部被破坏并停止了活动,难以在一些重点区域再次发动斗争。为此,东海中心县委立即着手组织恢复工作。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省总行委撤销,中共江苏省委改组为江南省委,管辖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党的工作。1930年11月,江南省委决定划小特委,将原徐海蚌特委改组为徐州、东海(州)、长淮(蚌埠)三个特委,以便于组织领导。到了1933年4月,中共东海特委制定了组织新的工人斗争计划。当月,新浦100余名搬运工人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反对国民党压制选举,反对公安局武装压迫的斗争,工人和部分家属包围并捣毁国民党东海县党部,使反动当局惊恐不已,广大工人和市民扬眉吐气。

擎旗自有后来人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曾出现了可歌可泣、浩气长存的英雄人物:李超时、武同儒、冯硕仁、杨光銮、冯菊芬等,他们在共和国的党旗上留下了“血染的风采”,他们的崇高品德和献身精神,激励着港城的后人们,砥砺奋进,开创未来……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港城大地上也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颂的党员先进模范:“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雷锋车手”们;拿出200多万元积蓄帮扶260余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的“全国道德模范”方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守卫孤岛整整32个年头的“人民楷模”王继才;发挥党员先进性,带领村民富民强村奔小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创业“神话”的钟佰均等……他们继承了先烈们无私奉献、舍身忘我的革命精神,筚路蓝缕,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创造了港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

QQ截图20210413100519

1997年,中共海州区委号召全体党员缴纳一次“特殊党费”,在白虎山的山顶建了一座纪念“东海特别支部”诞生的亭子,以资后人去纪念和缅怀,更重要的是,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光荣足迹。日前,笔者在白虎山上看到了这座叫作“海曙亭”的纪念亭,它已经成为海州地区乃至全市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份珍贵的资源,每年的“五四”“六一”“七一”等重大节日,都有成批的少年儿童、青年在此举行入队、入团、入党仪式,都有众多党员干部在此重温入党誓词,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先辈的献身精神。它静静矗立,俯瞰整个海州城,仿佛先烈们正俯瞰着他们缔造的这个幸福时代。

“党史学习教育是汲取历史经验、激励奋进力量的深远之谋。重温党史,就是要鉴往知来、继往开来,把党的百年奋斗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贯通起来,深刻感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感恩先辈先烈的奋斗牺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增添开拓前进的信心和勇气!”4月2日下午,在白虎山海曙亭,海州区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祭英烈”活动。所有党员代表们皆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随后,以海属地区党组织革命的发源故事为切入点,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主线,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学习活动。

如今的新海州,从老旧房到城市综合体,苏宁广场作为市区新地标建筑强势崛起;集婚宴广场、自助海鲜、特色餐饮、主题酒吧等为一体的世纪缘美食广场人头攒动;盐河巷内,市民及外地游客边赏灯火璀璨的西盐河风光,边尽享港城夜生活……而斗转星移往前追溯,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人物,为大家造就了这物质充裕的幸福生活,他们心中留存着对党的信任和寄托,更有着对人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蓝图已绘就,建设正当时”。在连云港这块洒下英雄鲜血的土地上,一个个跃动着加快发展的音符,正汇聚一曲雄壮的转型、创新发展的交响乐,在黄海之滨、港城大地持久回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连云港市将秉持“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抓住用好“一带一路”等多重叠加机遇,为开创港城“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境界贡献力量!( 张晨晨  史贽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