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成都举行“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发布盛典。根据本届调查结果,连云港上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心仪之城”榜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的聚合,“心仪之城”的含金量,最终要以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来衡量:为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定发放春季学期学生资助补助经费4814万元;实现与京津冀、长三角、西南五省、山西、内蒙、辽宁等27个省级试点地区跨省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展196场次招聘会,提供8120个岗位;完成平台业务系统整体架构搭建,完成水、气、污染源等26个场景化综合应用上线……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生态环境”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50件民生实事为抓手,一件接着一件抓,用一系列鲜活指标贯彻市委市政府民生至上、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
这一项项民生新政温暖百姓,一幅幅服务群众的场景随处涌现,一个个渐行渐近的富民梦想投射在港城大地上,使得连云港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心仪之城”。
发展有力度
让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连云港市发改委社会处处长孙广印表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连云港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政策给力,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明显,尤其是民生支出同比有所增长。一季度,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9.5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103.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2%,同比增长16.9%。连云港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夯实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让连云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越来越大。
——物价慢行,收入增长快过GDP。
“腿肉1斤19元、土鸡蛋19.9元20个、青椒1.5元半斤……”最近,到家得福超市采购生活物资的李大妈买菜时发现,物价正在逐月下降。
根据连云港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列入监测的92个主副食品价格较上月相比,有41个下降品种的综合平均价为13.14元,较上月下降5.33%,降幅较大的为蔬菜类品种,其中8大类商品价格变动情况为:粮、油、副食品价格整体稳定;肉、禽、蛋、蔬菜价格继续稳中回落;豆制品及副食品价格整体平稳。
在城市主副食品缓行的同时,连云港市不断出台政策加快富民优先。一季度,连云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81元,同比增长15.7%。
钱袋子鼓起来的连云港人消费更有底气。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671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4392元,同比分别增长22.6%和25.6%。
——精准发力,“饭碗”端得更稳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稳就业措施落地,新岗位、新业态进一步壮大,连云港就业潜力持续释放。
一季度以来,连云港市开展招聘会196场次,提供8120个岗位,开发562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征集发布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000个,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完成线上“空中招聘”2次、残疾人就业政策解读1次,举办“春风行动、稳岗留工”流动招聘进乡镇暨“送岗上门”残疾人春季招聘会3次。通过网上平台和专场招聘会,提供退役军人就业岗位3629个。扶持成功创业4397人,大学生自主创业363人;开展产学研和双创活动27场,协调7个民族村分类梳理有创业能力的人员名单。
改革有深度
群众幸福真实可感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民生改革扎实推进,聚焦医疗改革、“放管服”改革、教育改革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瞄准难点、堵点、热点,改出了群众真切的幸福感。
——聚焦医疗改革,让看病路不再遥远。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和各类各级医疗机构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批互联网医院加快建设,港城人看病路不再遥远。
截至目前,连云港市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基本搭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启动对接,已完成前置机部署,正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与各公立医院医疗his、检查检验等系统的授权和对接。落实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全市职工医保卡零售药店门诊实现“同城通刷”。城乡居民医保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报销起付标准由原来的500元调整为200元,报销起付标准降低60%。
——聚焦教育改革,实现更公平优质的教育。
“家门口的南湖中学终于开工了。”家住苍梧六期的吴先生感叹道。家里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马上就面临上中学的难题。随着新的中学开工建设,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上学了。
今年一季度,连云港市13所学校加快进行土地报批、编制可研报告、方案设计等工作,7所学校进行施工招标,5所学校开工建设。2所幼儿园工程招标,10所幼儿园开工建设,4所幼儿园主体完工。启动家校联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遴选近视防控专家组建学生近视宣讲专家团队,开展近视防控公益动画短片宣传,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工作。
——聚焦社会保障,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从2021年1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16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73元,惠及全市69.23万城乡居民待遇领取人员。
一季度以来,连云港市组织“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招聘会150余场,发放扶贫小额贷款近9000万元。督促各区落实关爱资金,目前到位220万元。完成32家“梦想小屋”试点建设;走访慰问“事实孤儿”在内的困境青少年100余名,为困境青少年家庭送去了慰问金、暖冬大礼包和防疫物品等价值10万元的爱心物资;筹备召开全市“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现场推进会,完成32个梦想小屋试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54件。
发展有温度
让百姓生活高质量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随着港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连云港加快了生态环境整治、城市绿地建设,织密了城市交通网络,城市生活更加惬意舒适。
——聚焦环境监管,实现天蓝地绿水美。
“这电子仿真鞭炮太好用了,不但声音响亮逼真,也不产生纸屑垃圾,还可以重复使用,既绿色环保又安全省钱,喜气还一分不减。”4月17日,东海县牛山街道美麟湖畔风景小区的马先生谈到儿子婚礼上使用的电子鞭炮,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大气环境,连云港市各县区不断优化环境监管举措,加大大气、水、土壤等情况的动态化监管,为港城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厘清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生态环境基础数据,收集气象、水利等生态环境关联数据,建设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累计收集水、气、重点企业视频、园区等95类161项数据。完成平台业务系统整体架构搭建,以水、气、噪声、土等重点生态环境监管要素为着重点,完成水、气、污染源等26个场景化综合应用上线。并依据VOCs、颗粒物等监测因子的综合分析,污染源关联溯源等功能,协助县区快速锁定污染区域及污染源,提升区域空气质量。
——推窗见绿 ,市民出门即可深呼吸。
“我每天早上都步行前往苍梧绿园锻炼。”家住香溢世纪花城的王女士告诉笔者,“近晚樱已经争相开放,春风袭来,落英缤纷,甚为好看。”
一季度以来,连云港众多城市绿地加快建设,硕项湖健身步道中湖正在施工中。中湖区道路提升及西区道路、广场施工已经完成。蓝色海湾已经完成71%生态湿地区吹填工作,生态景观带吹填累计完成约33%、绿化种植0.07万平方米;滨海湿地绿化种植9.5万平方米,海州区鲁南河修复整治完成300亩。石梁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生态复绿10万平方米。
——交通治堵 ,市民不再难在路上。
今年,连云港市围绕“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总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一季度以来,连云港市机场互通和连接线全面建成,绿化等附属设施正在跟进。开工机场大道、连云新城商务中心区、松竹路、云池路、银珠路等15条道路,海州区海青路改建、赣榆区深圳路改造、开发区跃湖路交叉口、佛堂路交叉口、新航路人行道等项目已竣工通车。优化调整52路、916路共2条公交线路,满足徐圩新区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员工及周边市民出行需求;新辟公交207路(连云港火车站—合力铂金公馆),延长公交B1K(连云港火车站至在海一方)、203路(西城公交总站至工贸职业学校)发车时间至23:30,解决夜班、高铁群体出行问题。完成智慧停车平台搭建及指挥中心建设工作,完成朝阳东路、东盐河路两条试点道路54根杆件的安装、设备调试上线等工作;完成智慧停车建设工程合围区域内34条道路、5126个泊位现场勘查并形成勘查报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连云港市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勾画出追梦“强富美高”新港城的温暖图景。一点一滴的细微变化,记录着城市的发展,也见证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周莹 连发 王从帅 王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