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王文 陈达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明代散曲家王磐的一曲《朝天子咏喇叭》,写尽世态炎凉。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唢呐作为民间古老的吹管乐器,在古代就使用频繁了。
在苏北鲁南一带,唢呐俗称“喇叭”“鼓吹”“嘀嗒”。这种管身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哨子铜管,下端套着铜制喇叭的木制乐器,音量大、音色明亮,可以独奏,也可以结合锣鼓演奏,适用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
如今在连云港市,仅有一个人沿用最古老的唢呐制作技艺,来留住这美妙醇正的乡音,他就是唢呐制作艺人——李广华。
天资聪颖 子承父业做唢呐
不算开阔的制作间里,一头陈列着红木、檀木、酸枝等木材,一头是李广华的工作区,他在不同的工具台前来回走动,有条不紊地完成手中的工序——这样的画面从1999年以来已无数次上演。日复一日间,他的制作工艺日渐精湛。
“因为经常听父亲吹,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也因为父亲给我的唢呐用久坏掉了,我就依葫芦画瓢琢磨着自己做……”近日,东海县李埝乡石寨村农民李广华,向前来购买唢呐的客人展示手工自制的唢呐,一边兴致勃勃地伴着音响吹奏了起来。
李广华的手艺是跟父亲学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柳琴戏流行,直接带旺了唢呐等配乐乐器的需求。大约在李广华8岁时,他的父亲开始利用祖传的手艺制作唢呐补贴家用,李广华在放学后主动为父亲帮忙,时间一长就掌握了技术。
“一支唢呐包括唢呐碗、唢呐片、唢呐杆等多个部分,最复杂的是杆,从开料到成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仅抛光就要用7张不同的砂纸磨足7次,马虎不得。”李广华介绍,父亲对唢呐质量要求很高,这一信条也被自己坚持了下来,光是开膛就练了六七年。他还专门研制出多套机械化辅助工具,可配合手工为不同类型的唢呐开膛,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密度扎实、管壁平整。
曲谱通过唢呐杆上音孔的闭合变化体现。吹出的声音,通过一系列的传输孔之后,声音扩大,声调高低升降有了抑扬顿挫。
“做好一把唢呐,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不断校音,经常修杆,里面的气孔也要不间断调整。”“调音用刀或者砂布需要特别小心,有时打上了一层漆就会变异。”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广华对音准的追求和娴熟的技艺成为李氏唢呐在市场中最大的竞争力——在唢呐需求量较大的苏北、鲁南地区,李氏唢呐出现在绝大多数红白喜事现场,尤其是在鲁南一带民用唢呐市场中份额一度占据90%以上。
循环换气 连续吹奏一小时
父亲传给李广华的唢呐伴随他走南闯北,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作为当地吹奏唢呐技艺高超的艺人,正月里剧团演戏、元宵节晚上迎龙灯、一年四季中的各地庙会、许多农家庆丰收祈福……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举行,都离不开唢呐来凑热闹。李广华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种场合里。
因年代久远,仅有的一把祖传老唢呐腐烂损坏了,吹奏起音乐老跑调,到市面上买新的,可吹起来调门不合本地老曲牌。于是李广华模仿着旧唢呐的长短和粗细,自己动手又重新做了一个。
“父亲是吹唢呐高手,年轻时逢年过节都会即兴吹奏曲子。”李广华回忆道,当地的民间习俗“乱琴不乱嗒”,父亲虽然吹得次数不多,可音乐旋律像种子那样,深深地埋进了李广华儿时的记忆中。李广华只念到小学三年级,对唢呐的吹奏技巧却掌握得非常娴熟,14岁开始就跟着附近村子的业余汉剧团登台吹唢呐演奏。
李广华吹起唢呐,可一个小时不离嘴皮,自己悟出了循环换气法,不需要停下来休息。在一旁的村民们形容:“那声音特别打动人!”
坚守时光 与心意的美妙叠加
一支唢呐养活了几代人,但现在遭遇了发展瓶颈。对于唢呐,李广华充满了感激,同时对眼下唢呐制作面临的困境十分担忧。
与以前不同,现在民用需求锐减,只有一些专业演出和兴趣班需要唢呐;而随着数控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生产商采用机械化生产提升效率。两头挤压下,李广华的唢呐手工制作已经难以为继。
但李广华还在坚持。为了传承,他如今正在手把手地向儿子、女儿传授唢呐制作工序。为了发展,李广华带着儿子到处参展,并积极与学校沟通,培育唢呐爱好者和技艺传承人。与此同时,他还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适当调整。
李广华始终坚持手工制作。让他欣慰的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传统唢呐正焕发出新的生机,2015年开始在网上展销后,很多新客户慕名找上门来,不少用过李广华制作唢呐的客户都表示“李氏唢呐音质音准都比其他人的更胜一筹”,这让他愈发坚定手工制作的信念。
“合适的工具才能制作出很好吹的唢呐,我本来就比较喜欢研究这些东西,挫条和圆锉都是我自己加工的,工具哪里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就随时改进,慢慢研究就能制作出好唢呐。”李广华说。
精致的作品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雕琢,面对现代机械化批量复制的产品,李广华仍然坚持着手工传承,这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敬畏,也是时光与心意的美妙叠加。
“唢呐是咱苏北人最地道的乡音,人一辈子重要的时刻都离不开它,所以我就想做最好的唢呐,把这个手艺和乡音都留下来。”凭着对唢呐技艺的热爱和耐心细致的钻研,李广华被圈里人称作“唢呐制作王”。迄今,已有几十所音乐院校、歌舞团等使用和收藏了他制作的唢呐。
“人有黄金几百斗,咱为薄艺度春秋。”这是李广华对自己人生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