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市“高质发展 后发先至” 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解读 长图副本1

解读 长图副本1

【连网】(周莹整理)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同时,发展不充分仍是连云港最大的市情,加快发展是全市上下最大的愿望。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期、城镇化的建设期、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后发先至的赶超期和加速发展的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市时提出“在新的世纪后发先至”的殷切期望,党的十九大和省委、省政府作出高质量发展的明确要求。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也是加快我市振兴崛起、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提升标杆、真抓实干,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题主线,坚定不移实施“以港兴市、产业强市、城乡协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五大战略,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发展、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和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目标任务,排定重点项目,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推进,确保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在陆桥沿线、沿海城市和省内实现争先进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基本原则

(一)坚持发展第一,质量优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发展着力点放在抓项目、抓投入上,快速做大总量、做优存量、做足增量,努力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增长与人民群众获得感相一致。

(二)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关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协同推进,形成综合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三)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创竞争新优势。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家对外开放新要求,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四)坚持特色发展,进位争先。尊重发展规律,立足市情实际,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着力突破重大临港工业,做强做优“三新一高”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和优势竞争力,以“产业强”支撑“经济强”,实现跨越发展、进位争先。

(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切实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绿色强市、绿色惠民,推进生产、生活、消费方式绿色化。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保护良好生态本底,彰显生态环境魅力,建设美丽港城。

(六)坚持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富民增收新空间,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统筹解决发展中的民生问题,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到2020年,经济保持中高速、高质量增长,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30亿元以上,产业投入累计达到35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保持20%以上增速,分别达到4000亿元和180亿元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全球知名的新医药产业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

(二)改革开放焕发新活力。到2020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党政机构改革效能进一步提升。港口初步迈入国际大港行列,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连博会、连云港论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综保区封关运作,各类开发园区争先进位。经济外向度显著增强,利用外资实现翻番,“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地位得到加强。

(三)城乡建设展现新形象。以“干净、方便、顺畅、安全”连云港建设为抓手,以“生态、智慧、健康、文明”城市为方向,突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加快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20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中心城区人口达2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

(四)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到2020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60%,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到90,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0%,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7.1%。

(五)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环境保护,厚植生态优势,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切实打造我市优势竞争力。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末下降10%,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2.7%,城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国省考断面及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空气优良率达到80%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林木覆盖率达到31%,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2%,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生态红线管控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3%以上。

(六)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教育现代化保持苏北领先,健康连云港建设深入推进,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3.2万元,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0年,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达到330亿元。工业投入产出效益明显改善,重点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4000亿元,工业增值税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80亿元。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领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跻身区域前列,二、三产比重达92%以上。创新动能迸发活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9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产业层次高、产品质量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环保安全标准高、劳动力素质高的发展新局面,演绎新时代“西游记”,着力建好“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更好履行连云港的时代使命。

改革开放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企业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突破1000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力争达到10家以上。“新三板”等挂牌企业达到100家,年降低企业成本20亿元。补短板领域投资力争达到1800亿元。

(二)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全面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欧出口班列口岸大通关平均时间压缩至2天以内。工商登记注册效率在全省保持前三位。推进“园区赋权”,形成全链审批和园区内办结机制。提高政务服务网运行水平。

(三)形成东西双向开放格局。到2020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100亿美元,服务贸易1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利用外资占比达70%。

(四)开发园区进位发展。实施开发区“二次创业”,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分别达到350万元/亩、280万元/亩以上。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产值突破万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级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领先,其中工业产值实现翻番。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实现创新领先。

(五)推动党政机构科学设置。按照上级决策部署,推进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

城乡建设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树立国际化理念,以“生态、智慧、健康、文明”连云港建设为抓手,推进国际化港口枢纽城市、特色化海滨旅游城市、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到2020年,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内涵发展持续加强,全域旅游、特色旅游加快发展,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省领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化建设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一)公民道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注册志愿者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5%,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60%,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到90,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二)对外交流和精品创作水平全面提升。形成一批文化开放载体、文化交流品牌、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海外文化贸易平台,连云港故事、连云港声音广泛传播,城市形象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打造一批知名的特色文化品牌,一批文化精品走向全国、出口境外。

(三)文化体制改革和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两效统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实施“文化+”,推动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和服务业增速,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0%,形成一批原创首发、形式新颖、影响广泛的文化创意成果。

(四)发展指数和消费水平全面提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比重稳步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力争占GDP比重达6%。新增“三上”文化企业30家以上,上市或新三板挂牌企业2-3家,创建1家国家级、3家省级、10家市级文化产业类园区。

(五)公共文化服务和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水平全面提升。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健全、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0%。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和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西游记文化等得到更好研究利用。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环境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到2020年,全市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5%,空气优良率达到80%以上。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72.7%,城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国省考断面及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化工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得到加强,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2%,生态红线和空间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3%以上。生态文明“四级同创”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区。

人民生活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一)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

(二)就业创业活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稳定就业规模比例显著提升,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愈加彰显,职业技能培训更加高效,均等化就业服务总体实现。

(三)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苏北领先,各县、区教育现代化综合指标得分均达90分以上。

(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健康连云港”建设为主线,优化卫生健康资源配置,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城市人口需求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全省中等偏上水平,部分指标进入全国、全省先进行列。

(五)文化惠民成效显著提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1600平方米以上,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

(六)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建成多元、多层、多样的养老服务网络。

(七)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打造具有连云港特点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到2020年,初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成为全省和东部同类港口城市中最安全城市之一。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三年行动计划

聚焦“打造党建高地,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力争到2020年,实现“五强五高”,即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强、斗志高,干部队伍实干本领强、素质高,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强、威信高,人才队伍创新能力强、贡献高,政治生态清风正气强、认可度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