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专题2019>>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徐誉宁 王婷婷
【连网】 昨日一大早,家住新浦街道万润社区的金玉霞出门前,打开衣橱从各式各样的衣服中,选了一件黑色与墨绿色相间的外套和一件墨绿色的羊毛衫穿在了身上。站在镜子前,她给这套衣服搭配了一双黑色高跟鞋。为了提亮肤色,她还为自己系上了一条玫红色的丝巾。搭配妥当后,她才开心地出了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金玉霞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穿着打扮也越来越时尚。从过去只能穿母亲手缝的朴素衣服,到如今每个季节都拥有各式各样的衣服,还要讲究服装面料、款式等。金玉霞身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港城人民生水平的提升与变迁。
今年71岁的金玉霞,回忆起儿时的生活,觉得她的母亲真不容易。“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没有这些款式多样的衣服穿,都是母亲给我们做的衣服,每个季节基本上就一套衣服,所以那时候衣服容易穿坏,因为没有换洗的衣服。”金玉霞说,从她记事起,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加上兄弟姊妹8个,父母根本没有能力为每个孩子买新衣服穿。为了省钱,姊妹8人的衣服,都是她的母亲亲手制作。金玉霞的母亲白天拉板车赚钱,晚上抽空帮几个孩子做衣服。冬天缝制棉袄,夏天缝制薄衫。因为没有钱扯足够的布,每当冬去春来,母亲就把棉袄里的棉花掏出来,再改制成春秋季衣服。
“儿时的我们都盼着过年。”金玉霞说,虽然过年也没有新衣服穿,但是他们姊妹几个还是喜欢过年,因为母亲每年除夕的晚上都不睡觉,会为孩子们每人做一双新鞋子。那时候最兴奋的就是,大年初一早上起来能够穿上母亲做的新鞋子。每年最冷的时候,母亲还会请邻居一个老太太帮忙,从屋前屋后摘下芦苇花编织暖融融的棉鞋,并在鞋底固定上木头,下雨下雪的时候穿着又暖和又防水。现在回忆起来,这些鞋子都凝聚了母亲伟大的爱,令其感动。
“老大穿小了给老二,老二穿小了再给老三,家家户户都是这样。”金玉霞说,当时他们家5个男孩、3个女孩,男孩之间的衣服轮流穿,而在3个女孩中,金玉霞也会穿姐姐穿小了的衣服。那时候,衣服即使破旧了,她的母亲也会想尽办法将衣服修补一下继续穿,身上有补丁是很正常的事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金玉霞18岁的时候参加了工作。回忆起刚上班的情景,金玉霞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去上班,无奈之下,金玉霞买了一件大粗布的衣服穿着上班了。现在想一想,那件衣服真的不好看,穿在身上也不是很舒服。在金玉霞的印象中,第一次穿上还算体面的衣服,竟然一直要到结婚的时候。她给自己做了一件缎子红棉袄和一条蓝裤子,那是当时新娘子比较流行的打扮。
上世纪70年代,金玉霞的三个孩子先后出生。虽然家庭负担变重,但是金玉霞比较勤俭持家,在她的用心经营下,他们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金玉霞买了一件当时比较流行的蓝色驼绒内里的大衣,这是她人生中拥有的第一件大衣。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穿着也迎来了变化。走在港城大街小巷,经常看到一些年轻男女烫着大波浪头发,穿着大喇叭裤。姑娘们穿着高跟鞋,走起路来“咯噔”响。那段时间,金玉霞也买了一件黑色兔毛的衣服,穿在身上又保暖又洋气。
时至今日,服装的款式和品牌多到数不胜数,设计也分外新颖。从服装店再到网络电商购物平台,人们买衣服的选择越来越多,金玉霞对自己着装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年过七旬,她依旧有着年轻的心态。“我这个年纪,既要保暖也要好看。”金玉霞说,如今,女儿和儿媳妇都很孝顺,特别是儿媳妇经常给她买时尚好看的衣服,前几年还给她买了两件皮草、一双黑色高跟鞋,暖和又好看。“这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金玉霞感慨的语气中透露着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