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连云区中山中路147号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陆婷
【连网】 您知道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指的是哪座城市吗?
您又知道《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是哪里吗?
它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连云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一座在改革发展浪潮中被中国列入首批沿海开放的城市,更是国家发展“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
我爱我的家乡,我生在连云港、长在连云港,现在更是港城建设“铁军”的一员。如果你问我港城什么最美?我会回答你,我们的建设队伍最美、我们的工艺最美,我们位于徐圩港区的新型直立式防波堤工程最美!
一、美在精神——不忘初心、无畏挑战
在没有行业规范、没有成熟工艺、成熟经验和实体工程借鉴的情况下,防波堤工程研究之路阻碍重重。在结构研究初期,该团队仅仅是提出了“无底单桶多隔舱结构(6舱)”这一概念,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模型试验,研究小组发现该结构吃水和稳定性不利于‘大圆桶’水上浮运,此时,该结构的应用遭到了业界专家的质疑。一群怀揣梦想的“工程人”并没有退缩,他们扎根施工现场,对发现的技术难题一一进行科技攻关,经过多方资料收集、多方数据比较、多次模型测试,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确认了9舱结构的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新型桶式结构筑堤施工技术,实现了该结构由理论走向实际应用。
参与该结构的全体人员本着“鼎新固基,同心图远”的工程师理念,经过科研探索,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他们从未松懈过、从未驻足过,坚持从细节入手,凭技术取胜,不忘初心,无畏挑战。这是坚持的结果、努力的结果,这也是团队的力量、信念的伟大。它的美来自于理念的认可、精神的支持、态度的坚定。
二、美在创新——新型桶式基础结构
众所周知,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地处淤泥质海岸带,其软土深厚、物理力学指标差、灵敏度高,是港口防波堤、护岸、围堤等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而传统的软基排水固结加固、分层回填或爆破挤淤等方法并不适合徐圩港区建设防波堤工程,在此基础上,适用于深水软土地基的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应运而生。
因该结构是国内首创,无任何经验可寻,这些“超级圆桶”要想顺利完成使命可不是容易的事。项目经理黄朋举骄傲的说:“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总结,“超级圆桶”的预制、安装工艺不断完善、成熟,由最初的半年预制6个桶体,到中后期平均每月预制25个桶体,最高峰时一个月完成31个桶体;安装速度由最初实验桶阶段3个月安装6个桶体,到2015年平均每个月安装20个桶体,月最高预制安装达25个桶体,堤身月进尺达500m,使徐圩港区大环抱式防波堤建设时间减少三年以上”。“超级圆桶”预制速度快、安装效率高的特点显现无疑。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全国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总结会上,“新型桶式基础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被评为中国水运工程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为什么说它美?美在首创、美在进步、美在颠覆,它以惊人的成长速度、超乎想象的结构优势向我们阐释了它的美。
三、美在突破——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
经过5年的努力,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顺利交工,使徐圩港区形成了74平方公里大环抱型的平静港湾,标志着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泊位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对推进连云港“建设大港口、构建大交通、推动大发展、发展大产业、促进城市建设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力的推动了连云港“一带一路”交汇点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建设。
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不仅打破了“连云港不适合建设深水港口”的说法,更是用一种绿色环保的筑堤技术,践行了绿色建港的理念,为港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港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过实际计算,该防波堤工程相对斜坡堤节省投资10%以上,节约工期30%以上,占用海域面积减少70%,砂石料用量节省80%左右,施工过程对海洋环境无破坏、零污染,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截止目前,该工程已取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部级工法3项、出版专著3部。美丽壮观的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已被评为江苏优质工程奖“扬子杯”和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等。
一次次艰难的突破,一项项硕果的收获、一份份成功的荣誉,是对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美的认可,它的美有迹可循、它的美有目共睹、它的美久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