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2018 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 308 亿元,同比增长 41.9%,排名全省第 7 位,苏北五市第 2 位;全市农业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 148.7 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 24.9 亿元,均排名全省第 4 位;网络相关就业人数 43.7 万人。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质量,实现电商产业提档升级,推动电子商务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新名片,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为主题主线,把电子商务作为提升地区特色产业层次、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促进百姓增收致富的战略选择,牢固树立和贯彻电子商务发展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发挥政府在产业布局规划、扶持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利环境。坚持市场主体的主导地位,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加强技术与模式创新,提升电子商务产业规模与质量。
——全面兼顾与特色突出相结合。全面推进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普及应用,重点促进我市优势资源、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形成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模式。
——服务体系与电商发展相配套。全力推进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突破电商人才、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制约因素,不断完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支撑我市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总体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实施“筑基” “固本” “育林” “凤栖” “龙腾”五大工程,即以电商服务体系为基,建立起适合电商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以电商创新创业为本,营造好电子商务发展的优质氛围;以电商产业集聚为林,打造出一批特色突出、规模较大的电商产业集群;以电商园区载体为巢,建设成一批企业集聚度较高的电商园区;以电商重点企业为翼,发展成一批行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到 2021 年,全市基本形成电商服务体系完备、电商创新创业活跃、电商产业集群特色突出、电商园区集聚度高、电商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市电商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电商产业规模翻一番,农村地区电商发展成果显著,网络相关就业人数稳定增长。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电商销售规模。2019-2021 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 30%以上,2019 年达到 400 亿元,2020 年实现 550 亿元,2021年突破 700 亿元,力争跃居全省前 5 位。
——农业农村电商。2019-2021 年,全市农业农村电商取得长足发展。全市农村电商零售额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19 年分别达到 200 亿元、38 亿元;2020 年分别实现 280 亿元、60 亿元;2021 年分别突破 420 亿元、90 亿元,力争跃居全省前 3 位。
——网络创业就业。2019-2021 年,全市网络相关就业人数年均增速 5%左右,2019 年达到 46 万人,2020 年达到 48 万人,2021 年达到 50 万人。
(二)具体目标
——电商服务体系。2019-2021 年,全面增强支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建立市、县两级电子商务专业服务机构目录,构建“县(区)—乡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网络。各县(区)机构数和市级机构总数,2019 年分别不少于 10 家和 50 家;2020年分别不少于 15 家和 90 家;2021 年分别不少于 20 家和 120 家,培育一批品牌服务企业。
——电商人才培养。2019-2021 年,建立“市—县(区)—镇”三级电商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才 10 万人次。全市电子商务培训人数,2019 年不少于 2 万人次,2020 年不少于 3—5—万人次,2021 年不少于 5 万人次。
——电商产业集群。2019-2021 年,全市壮大一批特色突出、交易规模大、行业地位高的电商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四大产业集群。交易规模超 100 亿级和 50 亿级的电商产业集群,2019 年分别培育 1 个;2020 年分别培育 1 个和 2 个;2021 年分别培育 2个。
——电子商务园区。2019-2021 年,全市建成一批配套服务完善、产业集聚度高和产值规模大的园区,重点建设九大电子商务产业园。业务规模超 30 亿元的电商产业园,2019 年建成 2 个;2020 年建成 4 个,其中超 50 亿的 2 个;2021 年建成 6 个,其中超百亿的 1-2 个。
——电商龙头企业。2019-2021 年,全市通过内育外引,发展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年销售额 10 亿级和 30 亿级的电商企业,2019 年分别发展 2-3 家和 1 家;2020 年分别发展 5-8 家和 3 家;2021 年分别发展 10 家和 5 家,其中 50 亿元的 2 家。
五、实施五大重点工程
(一)筑基工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建立完善全市电商服务体系,夯实电商产业发展基础,培育起支撑电商应用创新、产业集群壮大、园区企业发展的厚实土壤。
1.提升电商服务能力。整合本地电子商务服务资源,设立《连云港市电商服务机构名录》,建立 IT、营销、物流、金融、衍生服务等服务机构数据库。鼓励组织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电商拓市”活动,举办电子商务服务资源巡回对接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低成本、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大力培育专业电商服务机构,鼓励优秀电商企业对外开展专业服务,支持招引市外优质服务机构入驻。
2.完善三级公共服务网络。鼓励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行业协会承接县(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供综合信息、营销策划、创业孵化等综合服务,并加快提高服务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支持镇(村)升级改造电商服务站(点),提供信息服务、代购代卖、包裹收发等服务,实现“县(区)—乡镇—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网络全覆盖。
3.完善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商贸、农业、供销、通信和快递物流等企业整合资源,加快形成资源共享、多站合一、服务同网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鼓励快递物流企业新建第三方共同配送平台,将快递配送服务延伸至社区(村)一级,实现镇村(社区)快递网点全覆盖。鼓励加强大型仓储、冷链物流、超大件物流等物流设施建设,引导大型电商和物流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和电子分拨中心。
(二)固本工程。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本,通过开展培训和孵化工作,转变企业传统观念,推进三次产业与电子商务的创新融合,壮大我市电商市场主体规模,推动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壮大。重点促进农村地区的电商应用与创业,助推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增收。
1.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开展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培训。鼓励面向种养大户等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引入拼多多等知名第三方平台开设专题讲座,促进农村特色产品与电商平台对接。鼓励面向全市开展在 ebay、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的跨境电商运营培训。鼓励开展电商高级人才培训,开设“连云港市重点电商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鼓励电商企业引进高级管理、高端运营和核心技术等紧缺人才。
2.开展电商精准扶贫。鼓励乡镇针对经济薄弱村开展电商创业培训,推进本土农产品触网销售,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鼓励电商企业、电商服务机构主动对接经济薄弱村,指导、培训和孵化电商创业项目,帮助其农特产品实现网络销售。鼓励电商和快递物流企业雇佣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贫困户收入。
3.加强双创载体建设。引导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孵化机构等多元主体,利用闲臵厂房、楼宇和存量土地等改造建设创新创业载体。鼓励双创载体按市场化方式合作共建、自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和标准化等服务。鼓励双创载体主办或承办具有影响力的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三)育林工程。
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品牌培育,打造优势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1.培育特色电子商务产业链。立足区位优势,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大力培育以网上交易为核心,技术、物流、支付、认证、数据等支撑服务为外延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项目。鼓励引进产业链相关项目,培育以电商服务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形成电商集聚效应。
2.鼓励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申请专利著作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发明专利等,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产业集群内企业品牌意识,大力培养区域品牌,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联合协作,实现优势共享。积极培育国家、省名牌产品,加大名牌推介力度,鼓励集群内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和促销会,着力提升企业及产品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
3.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本地特色产业资源,支持东海、灌云、赣榆、连云等县(区)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电子商务向更高阶段发展。全市重点培育四大特色电商产业集群:
(1)东海水晶电商产业集群:依托水晶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网商队伍,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水晶 B2B 全球贸易平台;引入研发设计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突破水晶产业天花板;大力引进水晶精加工企业,做精水晶产业链的加工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供货能力,留住销售规模大、货源要求高的优质企业,吸引更多销售型企业加入集群。力争到—9—2021 年,水晶电商产业集群销售规模达 200 亿元。
(2)灌云特色服饰电商产业集群:以特色内衣产业为基础,支持企业加大产品创新,拓宽相关产品线,将特色内衣向泳衣、时装等特色服饰延伸,拓展市场空间;提升企业品牌意识,支持企业品牌建设;鼓励网络创业,壮大特色服饰市场主体;提升产业的终端销售能力,发展培育面向消费者的 B2C 企业;加大园区载体建设力度,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税收、管理等服务,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到 2021 年,特色服饰电商产业集群的销售规模达 45 亿元。
(3)赣榆海产品电商产业集群:以海洋产业为基础,加快建设海鲜电商产业集群和紫菜产业集群。依托海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海鲜电商产业集群,完善冷链物流服务,发展海鲜产品的B2B、B2C 电商交易,集聚海鲜电商企业,提升海鲜电商交易规模。依托紫菜交易中心,培育紫菜电商产业集群,完善线下紫菜交易市场,建立线上紫菜 B2B、B2C、F2C 交易平台;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鼓励利用天猫、京东以及直播、微信、微博等网络营销手段扩大销售规模;发展海苔等紫菜深加工产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力争到2021 年,海产品电商产业集群销售规模达 100 亿元。
(4)连云港跨境电商产业集群:以连云港综合保税区、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为主要载体,充分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平台优势,着重发展网购保税进口和特殊区域出口跨境业 —10—务,着力打造成立足连云港、服务全省的国内一流跨境电商集聚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增强中韩、中日班轮数量和运载能力,完善“点点通”服务平台出口业务模式,发挥平台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为全市跨境电子商务快速通关通检提供技术支撑和高效保障;积极落实跨境电商相关税收政策,增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积极性;对接跨境电商发货链路,引导连云港本地企业应用“点点通”平台从连云港港口通关;利用连云港港口区位、综保区、相对周边大型港口通关快速等优势,积极引入国内、日韩、中亚等从事跨境贸易的商品供应企业、电商销售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提高跨境电商的集聚度。力争到 2021 年,跨境电商业务规模突破50 亿元。
(四)凤栖工程。加强电商产业园区载体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对大型电商企业的承载能力,招引优秀电商企业入驻园区,加速电商企业集聚发展。
1.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发挥我市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引领作用,鼓励因地制宜建设电子商务园区。加快综合型电子商务园区建设,以电子商务为引领,全面推动软件、客服、大数据、物联网、快递等相关行业发展。鼓励各县(区)依托现有开发区、产业园与产业集群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企业,利用闲臵厂房、楼宇建设网商孵化园和创业园。
2.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围绕 “电商聚集、电商孵化、人才创业、金融创新”目标,引导各类电子商务业态和功能聚集,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统筹协调、加快集聚、错位发展。鼓励园区围绕电商发展开发或新建数据中心(IDC)、公共呼叫中心、电商融资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类项目,形成集商品交易、支付结算、物流配送、体验会展、金融服务等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3.推进重点园区发展。支持各县(区)依托区域特色产业,引导电子商务相关业务向园区聚合。支持园区提档升级,对优势特色园区,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并给予重点支持。全市重点建设九大园区:
(1)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发展水晶产业为园区特色,集聚电商交易、创意设计、生产加工等企业,打造成国内唯一、世界知名的水晶文化产业园。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25亿元,2020 年实现 40 亿元,2021 年突破 60 亿元。
(2)灌云特色服饰电商产业园:建设大型电商产业园,为特色服饰电商产业提供集聚支撑,将分散的电商销售企业以及加工、设计、物流等配套企业集聚到园区,提高特色服饰产业链整体协作水平。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12 亿元,2020 年实现18 亿元,2021 年突破 22 亿元。
(3)赣榆紫菜电商产业园:以发展紫菜产业为重点,集聚紫菜及延伸产品生产、电商交易、配套服务等企业,提高紫菜产业集中度和产业规模。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15 亿元,2020年实现 20 亿元,2021 年突破 30 亿元。
(4)赣榆海产品电商产业园:重点建设冷链物流配套设施, —12—不断完善电商服务生态,积极孵化培育电商经营者,集聚海产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企业和服务企业,夯实赣榆海产品电商产业发展支撑。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20 亿元,2020 年实现30 亿元,2021 年突破 40 亿元。
(5)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依托连云港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公用出海口”这一国家定位,以及完善的海、河、公、铁多式联运优势,发展成为面向中亚—环太平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围绕跨境贸易和电商物流服务,开展网购保税、海运快件等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仓储、分拨、配送等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2019 年园区内电商物流货值达 0.5 亿元,2020 年实现 1 亿元,2021 年突破 1.5 亿元。
(6)连云跨境电商产业园:着力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链,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一站式服务机制,强化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培育孵化功能,重点发展跨境直购模式,与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形成错位发展。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1 亿元,2020 年实现 1.3 亿元,2021 年突破 2 亿元。
(7)海州智慧物流产业园:重点打造面向各类电商业务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规模电商企业引进力度,集聚一批电商总部企业,打造以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协同发展为特色的综合性园区。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20 亿元,2020 年实现 30 亿元,2021年突破 40 亿元。
(8)灌南颐高“互联网+”创业园:以发展和支持农产品电商为重点,完善面向农产品电商的配套服务,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孵化培育,成为支撑灌南农特产品电商的核心载体。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10 亿元,2020 年实现 15 亿元,2021 年突破 20亿元。
(9)开发区现代物流电商产业园:以工业电商孵化和培育为重点,着重发展 B2B 垂直电商服务体系,成为连云港市工业电商的“摇篮”。2019 年园区内电商交易额达 2 亿元,2020 年实现 3亿元,2021 年突破 4.5 亿元。
(五)龙腾工程。培育一批垂直电商交易平台,提升我市平台经济发展能力。着力扶持一批重点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力。引进一批有知名度的领军企业,增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竞争力。
1.培育一批有辐射力的电商平台。鼓励引导幸运叶子、菜篮子、指尖商城、连农云商、文拍厅、易家网、车无忧等一批现有电商平台发展。鼓励各县区依托优势产业建设水晶、海鲜产品、紫菜、全域智慧旅游等一批 B2B 电商交易平台。鼓励工业龙头企业建设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 B2B 交易平台,打造工业硅产品 B2B电商交易平台、材料类 B2B 电商交易平台等。
2.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把培育电商龙头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在政策扶持、规划发展、融资服务、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各个行业和业态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建立《连云港市重点电商企业名录》,打造天马网络、礼朵拉、连农云商、森木珠宝、韵道珠宝、欧美斯、谷色食品、库恩玛维、恒大助业、克灵斯通等一批龙头企业。力争至 2021 年,培育过亿元龙头企业 40 个。
3.引进一批有知名度的领军企业。支持引进行业知名电商企业,根据企业规模给予奖励。推进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一批重大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项目落地。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智能化物流企业与第四方平台。鼓励本地有实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加强与阿里、京东、苏宁等知名企业在新零售、跨境电商、大数据、云计算、精准扶贫等方面合作。
六、保障机制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负责电子商务的政策、规划制定和具体工作的开展。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本地区、本条线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二)落实专项资金支持。整合各级各类电子商务相关资金,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出台支持全市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保障“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推进“五大工程”贯彻落实。
(三)建立统计分析体系。建立我市电子商务统计体系和工作网络,扎实抓好统计工作的宣传、组织和落实,加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采集汇总和分析,及时全面反映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情况、应用水平、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制订有关发展规划、确定扶持项目提供依据。
(四)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围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商务诚信的宣传、教育、指导和监督力度,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完善部门监管机制,加强对网上交易商品和服务质量、价格行为的监管。加强质量管控,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和价格欺诈等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电子商务规范有序发展。
(五)建立高端电商智库。与知名电商专家团队三方合作,共建电子商务领域的政产学研平台,为全市的电商产业发展模式、电商技术应用、重点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培养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六)设立电商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各县区探索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引入社会资本,设立电商产业基金,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