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二师兄”成为村民致富宝

【连网】走进灌云县燕尾港镇三百弓村,村西边是一栋栋统一规划的小楼,鳞次栉比,青砖白墙,家家都是近200平方米带独立院子的两层楼房。

随机走进最东边一户村民家中,“来来来,进来坐坐。”59岁的李学梅看见有人来,热情地招呼着。穿过李学梅家干净宽敞的院子,我们来到她家的一楼,卫生间、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无线网……布局合理、家电齐全,二楼的一个卧室内,已经放假的两个孩子正在用手机看儿童节目。

聊到如今的生活,李学梅打开了话匣子:“和以前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了,现在的猪圈都比我们以前住的房子好啊,开上轿车住上楼房,在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确实,对于经历过苦日子的李雪梅来说,如今的生活真的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三百弓村始建于1952年,最早被称为“13家”,因为仅有13家农户。因该村庄东西或四边长地为300弓(“弓”为长度单位,一弓为5市尺),故名,是燕尾港镇唯一的农业行政村。村里有耕地面积约3500亩(主要分布于沂河淌泄洪通道内),有户籍人口1560人,常住人口1450人。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20世纪80年代前,三百弓村仅靠一年一季新沂河淌内的小麦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常受海潮侵袭,每年都需要国家供应大半年口粮。1984年前,三百弓村住户分布散乱,处于沿袭多年的自然居住状态。建房采用传统样式,建筑式样陈旧、房屋质量低劣,也就是李学梅所说的“丁头房”,低矮潮湿不透风。

“现在村里早就没有‘丁头房’了,先是瓦房取代了‘丁头房’,现在是楼房取代了瓦房,尤其是统一规划后,多数村民都搬进了小别墅。你看我家的这个房子,是拿老房子置换的,不仅没花钱,还补贴了几万块。”李学梅说,“走,再带你们去看看我家的猪圈。”

李学梅边走边介绍:“幸亏后来弄了新沂河入海口控制工程,弄好了以后,我们村的万亩滩涂、万亩沂河淌都成了天然草场资源。村民就靠着大滩上的草养殖牛羊,一家带动一家,逐步发展,最多的时候村里有一千多头牛,各家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如今村里养殖以黄牛、猪、羊为主,我也养了几十头猪。”

从李学梅家往南走,大概一公里处,我们来到了该村的集中养殖区,标准化养殖厂房整齐排列,远离村民集中居住区。据了解,村里的集中养殖区始建于2015年,时任村支部书记李永慧为了大力发展三百弓村畜牧养殖业,筹划建立了三百弓村集中养殖区,肉牛、羊、生猪三个养殖区占地250多亩,并于2018年对接县农委投入120余万元建立了雨污分离等配套设施,为养殖区环境卫生全面达标,进行生态养殖夯实了基础。

“这个猪圈就是我家的。”李学梅指着自己家的猪圈说,门口的水泥场上晒着豆饼和玉米。“以前是吃着这顿没下顿,现在是猪都吃得很好了,我把玉米和豆饼按照比例混在一起,自己制作猪饲料,不仅有营养还安全。”李学梅笑着说。

跟着李学梅一起走进猪圈,本来安安静静的猪突然“喧哗”起来,每个栏中都比较干净,没有潮湿的脏水、异味也很小,有些栏中还铺了一些沙,每个栏里有十几头小猪,粉粉嫩嫩的,伸着舌头发出“哼哼”声。“看见有人来了,想要吃的。”李学梅说,猪食槽里面空空如也,一头头猪往栏杆处伸长着鼻子,不时低下头闻闻食槽。“也不能放太多食在自助投食槽里,会吃得太多。”李学梅继续说,“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喂食和打扫卫生。”

“村里还有毕业于省牧校牧医专业的村干部周玉军帮助我们,所以干起来不操心,也不累,我一人就忙过来了,早上来把食放进槽里,小猪自由采食,毛利润一年十几万有了,老伴搞农用车运输也能再赚点,老两口收入加起来挺可观的。现在的生活让我感到踏实和幸福,真的要感谢党和国家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李学梅说。

沂河淌独特的自然环境让畜牧业成为燕尾港镇三百弓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村里像李学梅一样靠养殖致富的村民有很多。三百弓村党支部书记武传业介绍,村里规模养猪户39户,年出栏生猪4500头左右。(记 者 李 慧 通讯员 马兆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