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90后“新农人” 奏响“致富曲”

【连网】立秋过后,在海州区板浦镇嘉禾农场的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地旁,浦东村农民李桂林正忙着为植保机加装农药。“现在俺一个月收入将近4000元钱,活不累,离家近,还能照顾一家老小,非常满足!”说起当下的生活,今年52岁的李桂林喜笑颜开:“俺们村里的农田大多是一家一户耕种,有的人家因常年外出打工,很多耕地都耽搁了农时。多亏了相宇这‘后生’,把村里闲置的耕地都流转过来,不仅把农作物的产量提上来了,还帮助像俺这样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李桂林口中的“后生”名叫朱相宇,今年28岁。2016年大学毕业后,朱相宇怀着对稻麦产业的浓厚兴趣,回村创办了家庭农场,并注册成立了八荒农业科技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凭着勤奋好学和执着追求,成为当地经营和管理3000余亩耕地的年轻“农场主”。

“其实当时选择下乡种地,父母不是很赞成。他们觉得好不容易供我上完大学,又打回原点‘面朝黄土背朝天’,面子上有点说不过去。”朱相宇坦言,好在妻子对他的决定十分支持。妻子也有一个“田园梦”,于是她从娘家借回一大笔资金,在她的带动下,朱相宇的父母也想通了,给了朱相宇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年,朱相宇就流转了近千亩闲置土地开办了村里的首个家庭农场。

“农忙季节是农民最辛苦的日子,不仅‘活累’而且‘急人’。因为季节不等人,如果赶上连续阴雨天气,再好的庄稼被雨一淋,收成也会大打折扣。”年少老成的朱相宇提起庄稼地的活计一套一套的,“要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

创业之初,朱相宇十分重视对农机设备的投入,通过亲友支持和银行贷款,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添置了30多套水稻插秧机、育秧机、收割机、粮食烘干机以及高效植保机,既缩短了农时,又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朱相宇介绍,以自家为例,今年他的3000亩小麦根据天气预报信息,统筹调度收割机械,仅5天时间就抢收完毕。目前,朱相宇管理的耕地全部实现了耕整地、种植、高效植保、收割、粮食烘干和秸秆处理六大环节的机械一体化作业。2019年,朱相宇公司的机插秧水稻面积3136亩,占海州区总面积的5%;水稻、小麦亩产分别达到1550斤、1020斤,位列该区粮食亩均前列。

然而,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初期不可能顺风顺水。回忆起2019年秋,朱相宇至今仍然心有余悸。那时恰逢水稻成熟季,眼看快到了水稻收割的时候,受台风外围影响,雨量大,水稻成片被刮倒。面对如同被车轮碾过一般的水稻,朱相宇真切感受到了农业的风险。他一边与保险公司联系理赔事宜,一边及时向种了半辈子庄稼的父亲请教,商量解决对策。为把损失降到最小,他深入分析了水稻倒伏的原因:水稻稻穗比较重,加上种植过密,植株长势过高等原因导致水稻的抗台风能力降低。为此,朱相宇投入30多万元修路、整地、挖河道,修整改造耕地800余亩,提高耕地旱能灌、涝能排的能力。在稻麦种植技术方面,他还主动与当地植保站、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病虫害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取得联系,并长年保持密切合作关系,按照专家要求,每年及时做好土壤取样化验、精准施肥,达到了生态种植效益最大化。

一花独放非盛景,万紫千红满园春。为实现农户与农场主的互利双赢,近年来,朱相宇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科技公司利用流转682户共3200余亩的农村闲置土地,先后吸纳了60多名低收入农户和闲置劳动力前来就业,其中每年仅土地流转费及农民工的工资就多达460多万元。提起下一步打算,朱相宇目标明确:“在管理好现有耕地的基础上,再投入200多万元添置农机设备,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新农人’的带头作用,力争带领更多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王怀诗 王雅萱 王一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