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专题2021>>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港城红色印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衡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是集中体现历史底蕴、承载文化内涵、展示城市精神的最好城市名片。2020年,我市正式获批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内在要求和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推力,更是彰显我市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有力证明。
自东夷古文化孕育于朐山大地,到秦始皇设立秦东门,再到《嘉庆海州志》上记载的“古海州城”———港城拥有悠远的历史脉络,也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如孔望山摩崖石刻和“海州双龙汉墓”等,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港城“历史文化符号”。
而伴随着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的顺利获批,我市的城市价值定位不断凸显,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也变得越发重要。这些珍贵的古代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可移动,还是不可移动,都正成为助力这项工作的有力证明,更是彰显港城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所在。
九州摩崖第一尊
雕凿年代比敦煌石窟早约200年
连云港市目前共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省保、90处市保和81处县区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沙盘”前,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张勇欣然介绍道,“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一线文博工作者们不断努力的成果。”而在沙盘上密密麻麻排列的文保单位中,“孔望山摩崖造像”和“将军崖岩画”排在了最前列,足见其文史价值之高。
据市文保所官方资料显示,孔望山摩崖造像,成于东汉,距今将近2000年,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孔望山景区。造像东西长17米,高8米,依山崖的自然形式雕凿而成。现有造像110个,有佛教、道教、菩萨、力士和供养人等人物造型,其雕凿年代比敦煌石窟早约200年。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回溯到1981年1月31日,当时的《连云港报》发表了一篇通讯报道《“国宝”的发现者———史树青先生在连云港市考古随记》。文中如此记述:1980年6月6日,“养在深闺”的孔望山迎来一群参观者,其中就有著名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市博物馆原馆长周锦屏作为当年的亲历者之一,为笔者回忆了当时情景:当时无锡召开全国文物鉴定座谈会,结束后,我市文物工作者李洪甫就邀请他回京之际,顺道来连考察一下我们本地的文物情况。不成想,他的到来,为孔望山摩崖石刻“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做了巨大推动。
当时,这组石刻在海州百姓中,更多被解读为一般民俗传说,但这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解读空间。他神情特别专注,看得尤其仔细;时而贴近崖壁,用手比画着辨认;时而后退几步,眯起眼睛揣摩。“太好了!这些石刻的内容与佛教有关,刻于东汉时代,是我国最早的佛教石刻!”他欣喜异常。
报道一经刊发,便轰动全国。当年4月1日,“孔望山摩崖造像”以及“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资料在国家文物局展出,轰动首都学术界。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播发了这一重大发现。紧接着,《人民日报》星期画刊用整版篇幅刊登专题图文,引起美国、日本等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周锦屏亲身参与了那次展出,他回忆道:来自考古学、宗教学、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慕名来到国家文物局参观,啧啧称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在展览图版前伫立良久,激动地对在场的连云港市文博工作者说:“我有幸能看到我国最早的佛教造像,要感谢来自孔望山的客人!你们功德无量啊,我一定要到黄海边上去朝拜!”
2018年夏天,就“海丝”申遗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贺云翱,专程前往孔望山,实地考察了摩崖石刻。顶着烈日,贺云翱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攀山而上,细致研究。他断言:以“孔望山摩崖造像”为主体的孔望山遗产群对连云港申遗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整体保护利用规划的研究制定。
为了加强对孔望山摩崖造像的保护,近日,市文保所邀请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专家赴孔望山进行现场勘查,拟对孔望山摩崖造像进行保护方案设计。现场勘查之后,通过讨论和研究,基本确定了此次维修保护设计的方向是物理防护为主,化学保护为辅的设计思路。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勘查和讨论情况,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后进行保护方案设计,为保护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古尸“凌惠平”
钩沉出老海州的“大汉遗风”
走进市博物馆一间专题陈列室,便可看见一个独立下沉式展示空间,“凌惠平”的身体就浸在福尔马林液面之下。透过2厘米厚的玻璃,可见她体态虽已萎缩,但仍显得光滑润泽———这具2002年被发掘出来的女尸,自面世以来,举世瞩目,成为继湖南马王堆汉墓、湖北荆州汉墓后,我国又一次发现保存完好的汉代湿尸。
时间回溯到2002年7月7日。下午3时多,位于双龙村花园路的工地上尘土飞扬,挖掘机轰隆作响。正在当班的施工工人姜茂东,坐在距地面约两米高的驾驶室里操纵着挖掘机紧张地作业。挖了大约半小时,忽然,姜茂东感到“碰”到了石头,他用力一挖,挖上来一块厚厚的木板,好像是个棺盖。
得知消息后,当年的市文管办和市博物馆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从墓葬形制判断确定为一处汉代墓葬。整个墓的结构为一穴两椁四棺墓,南椁室内棺编为4号棺,北椁室内由南往北依次编为1号棺、2号棺(男主人“东公”棺)、3号棺(“凌惠平”棺),四具棺木均保存完好,这批汉墓被名为“海州双龙汉墓”。现场清理完1号、2号、4号棺后,由于天色已晚,这批出土的珍贵文物以及3号棺很快被运抵市博物馆,进行下一步工作。
在运到馆内清理前,工作人员项剑云和助手们,原本对于棺中遗骸不抱希望,可是当打开3号棺棺盖时,意外出现,一双完整的人脚从棕褐色棺液里露了出来。“当时看到人脚,我们都吓了一跳。”已经退休多年的项剑云回忆道。棺盖被打开后,一具身着薄薄的丝织品的女尸完整展现。“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在我国湿尸发现不多,特别是华东地区,这么长时间,保存比较好是非常难的。在历史学、病理学、人类学等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项剑云兴奋地说道。
被移出棺木以后,女尸一直“住”在馆内第一展厅内,当时是夏天发掘的,气温炎热,对古尸保存不利,易腐坏,为达到低温保存条件,馆里专门为它安装了两台大功率的空调,昼夜不停运转。同时每天从制冰厂订购10余块冰块围在女尸周围。“其实,她的出棺经历,操作时非常简陋。”时任馆长周锦屏介绍,“我们此前并没有处置古尸的经验,出棺后,置放成了难题。”几个预想措施都被否定,思来想去,他提出一个大胆方案:用钢管和彩条布组成一个临时容器,用以收纳尸体。
为了将保护和利用更好地结合,2008年,市博物馆打造了“千古之谜——凌惠平”专题陈列。该陈列以双龙汉墓出土的文物为主线,以汉代古尸“凌惠平”的展示为核心,以本地出土的77件其他汉代精品文物的辅助陈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连云港汉代时期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不同生活侧面。
到了2015年10月,为了实现更好的保护,市博物馆开始对“凌惠平”展厅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历时近4年,经过精心筹划与准备,于2019年5月1日重新对游客开放。市博物馆馆长张大强介绍,提升后的展厅,在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展示风格、色调及参观路线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合理布局。形式上做到丰富、紧凑、美观、精致。共展出了双龙汉墓出土文物及本地其他汉墓出土文物67余件(套)。值得一提的是,该馆为“凌惠平”打造一个恒温恒湿无菌的万级“储藏空间”,为的是让这具珍贵遗体得到更好保护。
笔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展厅主色调为暗红色,展览风格沉稳、厚重,表现出了大汉王朝的古朴、粗犷,又不乏凝重慧美之风。同时,展厅还充分利用全息投影等高科技影像技术及多媒体播放设备作为辅助展示,反映“凌惠平”汉代生活场景,此外,西汉知识互动拼图,以及根据双龙汉墓出土彩绘漆尺内容创作的彩绘壁画等展示创新举措,都有效地突出了文物,渲染了气氛,生动形象地将一幅汉代东海郡的生活图卷展现给观众和世人。
文保攻坚战
用赤诚锻造港城“文化软实力”
除孔望山摩崖石刻、汉代女尸凌惠平等,我市还有将军崖岩画、海清寺塔、藤花落遗址、尹湾汉墓(简牍)、桃花涧遗址等珍贵历史遗存,它们丰富多彩,犹如镶嵌在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彰显着连云港市的历史底蕴,承载着连云港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而连云港市基层文博工作者,在保护过程中,无疑付出大量心血。他们依靠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的人才队伍,不断打响一线“文保攻坚战”,为港城文化软实力的锤炼,立下汗马功劳。
“十三五”期间,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在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连云港市10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工程,使得连云港市一大批亟待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得以有效保护。这与连云港市不断壮大的文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也不无关联。张勇说,为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自2011年起,市文保所牵头成立了文物保护志愿者组织,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市文物保护协会,这一创新性举措开启了一条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新途径,热爱文保的市民不断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至今,志愿者开展各类文保活动800余次,总行程近5万公里。
随着“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连云港市独特的石刻文化也越来越得到重视。2011年至2015年,市文保所开展了连云港地区石刻文物调查工作,这是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调查项目。该项目调查石刻文物近千处,先后制作各类拓片上千幅,出版了3部专业书籍。而为更好地发挥石刻文物拓片的社会教育功能,2017年,市文保所成立了连云港石刻研究中心,力求“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2020年6月,我市审议通过《连云港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近年来,连云港市基本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基本建设和地下文物保护的矛盾时有发生,破坏地下文物的行为日益加剧,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规范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地下文物保护利用中的行为和程序。“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的出台,将有效缓解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促进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市博物馆也在文保方面不遗余力,不断成长。据馆长张大强介绍:40年来,市博物馆从单一的文物保管、陈列机构,慢慢发展为兼有陈列、研究、宣教、文创为一体的综合文保平台;人才队伍在壮大,受众吸引力不断提升,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港城文化会客厅”。
如今,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顺利获批后,我市即乘势而上,冲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文物保护作为申报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基层文博工作者因此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云港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一种软实力。将它们有效保护、利用、传承,将助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而申报成功则有助于给这些文化历史遗存提供更宽广、更有利的展示平台。”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