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专题2021>>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港城红色印记
1990年,我市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01.74万吨。在国家表彰的粮食先进单位中,我市及所辖赣榆、东海和灌云三县均榜上有名,为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唯一满员登榜的城市,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生产首次在全国崭露头角。
此后,更多关于农业的好消息纷至沓来:1992年11月4日,东海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商品粮生产先进县”称号;1994年6月28日,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7月20日,东海县、赣榆县被选定为国家商品粮大县,灌云县被选定为商品棉大县;2001年9月15日,棉花“150”通过专家验收,棉花亩产由75公斤提高到150公斤……
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利好政策叠加,我市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迅猛,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从苏北“粮荒”一跃成为全国“粮仓”,实现了“北粮南调”。随着全国首支农业概念股的发行,加速了连云港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各类农业企业在港城大地生根发芽,外商投资农业企业接连落户港城,农业经济成为港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粮棉高产 奠定农业大市地位
随着“包产到户”一声春雷,广大农民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满载希望的春天,它激发了大家种田的积极性。“生产队里的大牛一刻也没有闲着,家家轮流用,使着劲儿用。”今年61岁的灌云县圩丰镇农民王统中回忆,当时人休牛不休,牛累,耕地效率远远赶不上村民的积极性和时节要求了。
1990年,王统中狠狠心凑钱买了一头大“铁牛”——耕田的手扶拖拉机回来。他清楚地记得,“铁牛”在田里欢快地跑,村民们看着喜笑颜开,仿佛看到了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尽情摇曳。
民以食为天。任何历史时期,“仓廪实”永远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中最美好的愿望。
“1990年之后,手扶拖拉机不再是新鲜农机了。”时任市农业局副局长的潘启民回忆。上世纪90年代,连云港市粮棉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多次获得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人均粮食占有量过千斤,全国平均数是300公斤左右,全省是400公斤。粮棉连续多年高产奠定了连云港农业大市的地位,连云港市也因此一跃成为粮食部分调出城市。
“上级来连云港开农业现场会,赣榆的粮食单产、东海的总产、灌云的棉花都是我们展示的亮点。”今年76岁的潘启民至今还记得当时流传甚广的农业生产顺口溜:“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科学种田多打粮。”
的确,经过前期的农田基本建设、农村水利设施提升、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田间耕作条件大大提高。再加上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就连一些不识字的庄稼汉也掌握了一套规范的耕、种、管、收农作物栽培技术。当时分管农技推广工作的潘启民说,全市上下开展了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农业技术的活动,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技站,并且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1年以来,我市还相继研发了棉花“150”、水稻连粳4号、连粳7号、连嘉粳4号、小麦连麦2号等新品种,并积极开展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和更新换代,形成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的良好局面,为丰产丰收创造了条件。
蹚出农业产业化“如意之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农民及广大农业工作者,在吃饱饭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追求。1994年6月27日,我市第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创汇农业龙头企业——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随着业绩的不断提升,如意集团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先后兼并了第二毛巾厂,托管了连云港市罐头厂。为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集团决定通过上市筹集资金。就这样,如意集团开启了上市之路。1996年10月和11月,如意集团先后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上刊登了《招股说明书概要》,同年11月28日,连云港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股票代码为000626,这也是我国首个农业概念股。
“当时说起如意集团,全市没几个人不知道的。”1996年,原市罐头厂厂长徐国庆调到如意集团担任总裁助理。
“那段时间集团真是风光无限,上市募集了大量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我们生产的速冻蔬菜、脱水蔬菜、腌渍蔬菜及水果、蔬菜罐头等畅销国内外,年产值破亿元。”徐国庆说。当时如意集团的农产品加工走在全国前列,甚至一度达到全国第一,很早就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这个概念。
“公司+基地+农户”是如意集团摸索出来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由此在全国发展了很多农产品种植基地。“近的有周边的山东、安徽等地,远的在四川、甘肃、河南、陕西等都有基地。”徐国庆介绍。生产环节交给农户去做,而指导和销售环节由集团来处理,这样利用公司的品牌效应增加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量,又减少了生产成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意集团闯出了一条为国家创汇、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的特色路。
根据市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如今全市有2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如意背景,这些企业负责人当年都曾在如意工作过,有着浓厚的“如意情结”。如意集团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也得以在我市进一步发展完善。
打造“连云港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名片
外向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加快了港城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港城龙头企业从零星几家增加到如今的400多家。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59家。
“到今天,连云港农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交流合作的一张名片。”市农业农村局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范郁尔说。农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一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高质发展道路日渐清晰。
一路走来,连云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江苏省第一家日资农业企业、第一家韩资农业企业,于上世纪80年代相继落户连云港。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项目80个,实际使用外资4.39亿美元。其中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6769万美元,在全省设区市中列第三、苏北第一。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文认定全国首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名单,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全国共有115家单位入选,其中江苏省共5家。
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效出口外向型农业企业。主营业务为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业务,产品有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用菌相关产品,主销日韩、欧盟、东南亚、香港等地区。
开展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是落实中央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贸易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以农产品贸易助推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我市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走出去实现新突破。2017年我市获批全省唯一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形成“一心四区两基地”开放布局。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产业联盟,2018年被确定为省农洽会永久举办地,并成功举办第18至22届省农洽会、中国(连云港市)—东盟农业经贸洽谈会、2020中国江苏(连云港)农产品进出口对接会。建成蔬菜、泥鳅、水果、食用菌等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4个、省级出口示范基地(区)16个,“连天下”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入驻中国农产品美国展示中心,荣获2019年全国十佳“优农品牌设计典范”奖。全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十三五”累计达79.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27.4亿美元,较“十二五”同期增长20%以上,总量居全省前列。
打造“连云港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名片
外向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加快了港城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企业转型升级,港城龙头企业从零星几家增加到如今的400多家。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59家。
“到今天,连云港农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交流合作的一张名片。”市农业农村局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范郁尔说。农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一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高质发展道路日渐清晰。
一路走来,连云港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江苏省第一家日资农业企业、第一家韩资农业企业,于上世纪80年代相继落户连云港。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农业项目80个,实际使用外资4.39亿美元。其中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6769万美元,在全省设区市中列第三、苏北第一。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文认定全国首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名单,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全国共有115家单位入选,其中江苏省共5家。
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高效出口外向型农业企业。主营业务为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业务,产品有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等食用菌相关产品,主销日韩、欧盟、东南亚、香港等地区。
开展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是落实中央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贸易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以农产品贸易助推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我市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走出去实现新突破。2017年我市获批全省唯一国家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形成“一心四区两基地”开放布局。成立“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产业联盟,2018年被确定为省农洽会永久举办地,并成功举办第18至22届省农洽会、中国(连云港市)—东盟农业经贸洽谈会、2020中国江苏(连云港)农产品进出口对接会。建成蔬菜、泥鳅、水果、食用菌等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4个、省级出口示范基地(区)16个,“连天下”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入驻中国农产品美国展示中心,荣获2019年全国十佳“优农品牌设计典范”奖。全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十三五”累计达79.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27.4亿美元,较“十二五”同期增长20%以上,总量居全省前列。
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不变
夏收在即,做好夏粮收购工作十分重要。我市从今年初就着手谋划,加强分析研判,调查了解形势。各大粮库加快腾仓并库,由往年的“粮等仓”转为“仓等粮”。为了确保今年夏粮收购平稳有序,相关部门将坚持夏粮收购市场全过程监管、全覆盖督导,并严肃查处粮食收购违法违规行为。
2021年,我市将按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聚焦“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重整农业、重构农村、重塑农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十四五”开好局、夺首胜。
农业生产开好局、夺首胜的前提,就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筠介绍,今年我市突出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增效益,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5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70亿斤以上。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工作,新增高标准农田4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3.9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区域化整体推进行动,年内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乡镇、行政村数量分别达40个、840个以上,创建高标准农田示范村10个以上。强化耕地保护利用,实行“依法严管、良田良用”,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风吹麦田千层浪,马上又到一年麦收时。总体来看,新麦有望丰收,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三增”,我市在疫情防控中又将喜迎丰收季。
在乡野间,各类农机具开始维修保养,为大忙做准备。今年我市在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村和示范片建设,打造“机器换人”工程示范点。预计全年新增各类农机装备8000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648万千瓦。推广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三麦机播技术,全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超过400万亩以上。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三重五化”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重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强现代渔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健全“五有”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探索相对贫困对象识别机制,增强防贫对象资产增收后劲;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广多种经营模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经过不懈的努力,港城人民在广袤的土地上描绘出了一幅地肥粮丰、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新画卷。(王文 史贽仁 何宁秀)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