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非遗+”助力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近年来,我市通过抢救性发掘和保护,目前已有市级以上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26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50人。如今,我市正在打造“非遗保护+”项目,让非遗保护与旅游、教育、农业、商贸、康养等业态结合,走进旅游景区,走进社区市井,走进百姓生活,走进校园课间,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传承。

保护开发让非遗资源焕发新生

来到海州区市民路海州五大宫调小曲堂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丝竹之声。走进小曲堂,只见房间内几排长凳上坐着十几位玩友,另有五六位乐师坐在房间一侧,手里拿着二胡、三弦等乐器认真地演奏海州五大宫调。

海州五大宫调是明清俗曲在江苏的重要一支,“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一种称谓,既有调高又有调式的意义。1980年后,由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五大宫调等乐曲已渐呈濒危状态,但刘长兰却依然传唱着“海州五大宫调”。

刘长兰生前是海州五大宫调项目国家级传承人,不幸的是,这位民间老艺术家因年岁已高,于今年2月4日去世。刘长兰从18岁起,便开始跟随老艺人钱乐山学唱海州五大宫调,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幽幽古调,从古老的北京皇城沿运河南下,在海州板浦民间广为传唱。在申报前,民族民间音乐家张仲樵先生来到连云港,找到了当时在市民保中心工作的朱秋华。当时,刘长兰在他们俩面前表演了一番,唱过后,张仲樵就提议朱秋华将五大宫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海州五大宫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刘长兰被当时的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海州五大宫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我市有关方面组建了保护传承部门,建立了保护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传承和保护工作。在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与保护中,我市以项目的整体保护为前提,创新保护机制,开展项目传承和保护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构筑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团、九堂、多点”相结合的传承体系。

“我们走进社区、走进乡村,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在搜集的多条线索里,其价值有高有低,我们对其进行了认真梳理,梳理后,又组织老教师、老专家和基层文化干部,重新开展田野调查,全面搜集了解每个项目的情况,整理出比较全面完整的项目资料。15年来,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挖掘。除了蜚声海内外的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国家级非遗项目,还有流传已久的东海水晶雕刻、面塑、葫芦压花技艺、麦草画、紫砂制作技艺等。同时,还有与群众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医药类项目五妙水仙膏、戴晓觉膏药、李氏鼻炎中药疗法等非遗项目。”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负责人王源远说。从搜集到记录,从创新到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被挖掘整理出来——2006年首批非遗项目申报中,我市审批了61个,如今已拥有海州五大宫调、淮盐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花果山传说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市级非遗项目225项,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项目名录体系。

“非遗+”让非遗“活”起来

在海州区云海社区的活动室里,剪纸项目传承人管艳正在教居民剪“有党才是福”,只见她巧手翻飞,不一会儿,一幅寓意吉祥、造型优美的建党主题剪纸就呈现在眼前,逼真的图案令居民惊叹不已。他们纷纷拿起剪刀,跟管艳学起了剪纸。

管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幼年的她就喜爱剪纸,在剪纸作品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后,她辞去私企的文职工作,创办了自己的剪纸工作室,开始专职从事剪纸的设计、制作、教学等,专心投身剪纸事业。同时,借助网络的飞速发展,剪纸艺术走向了“云端”。管艳介绍,自己原创的“圣诞快乐”系列剪纸,就颇受外国顾客的喜爱。现在管艳还与化妆品、汽车、礼品等行业跨界合作,让充满“乡土味”的剪纸艺术走上了时尚舞台,焕发出勃勃生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像管艳这样创立工作室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很多,他们正默默地、执着地,将这些民间艺术传承下来,并不断创新,让非遗融入居民生活中。

10余年来,和大多数地方一样,我市的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体系逐渐健全,内容日渐丰富,非遗保护呈现出生机勃勃、稳步推进的态势。说起多年来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处负责人王源远说:“近年来我们对非遗项目一是抢救性保护,一些濒危的项目,比如民间的一些戏曲生存比较艰难,就要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二是生产性保护,比如陶瓷类项目,既能产生社会效益,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要在保持其基本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融入百姓生活。”

资金争取是非遗保护的先决条件。没有资金,就谈不上有效保护。对此,市非遗部门积极开展争跑工作,加大资金申报力度。自2007年以来,先后争取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资金500余万元,全部用于非遗的保护工作。

作为蕴含中华民族生命基因和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涉文、艺、衣、食、住、行、技、娱、医、俗等生活生产维度,这为探索“非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王源远介绍,现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成为常态,非遗展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随着文化产业、旅游业不断创新发展,我市非遗打造“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推动非遗元素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融入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以非遗创意基地及其开发能力建设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品质内涵。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品”,既拉近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公众的距离,让传承千百年的文化遗产逐渐“活起来”“火起来”,也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探索和推进非遗项目,我市将通过一些非遗场馆、传承基地以及生产性保护基地的建设,开办非遗博物馆、非遗资料中心,绘制非遗地图等,打造“15分钟非遗生态保护圈”。

正是有了政策的保护及资金支持,近年来,港城的非遗传承人走上了央视舞台,走进了《新闻联播》,非遗管理和退出机制也受到国家文化部的肯定,经验多次被《中国文化报》宣传报道。

多举措让传统技艺代代传承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散落在民间的优秀传承人的保护,而面对很多快要消失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相关部门也对他们进行抢救性记录工程,对他们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完整记录,对保存非遗资料、促进非遗传承、加快非遗研究与保护都有着重大意义。

“只有让传承人更多地接近市民,走到老百姓中间,展示非遗的魅力,非遗才能真正有生命力。”根雕(木雕)非遗项目传承人黄明元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尤其是让孩子们了解非遗的魅力,2009年非遗开始走进校园。

“咚咚咚……”在海庆中学的“根雕工作室”里,一阵阵敲打木头的声音传来,几名学生用凿子认真雕琢着几根木头,在他们身边站着的是根雕(木雕)非遗传承人黄明元。去年,为了让根雕这项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学校聘请黄明元为指导老师,教授近百名师生根雕技艺。据了解,如今,很多学校主动吸纳非遗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如育才幼儿园的面塑,新海小学的柳编,浦南中学、苍梧小学的葫芦画,厉庄小学的民间游艺、打连厢,罗阳小学的刻纸,沙河二小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习惯传承等。

王源远说:“‘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现场学习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零距离接触体验民间民俗技艺,既丰富了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拓宽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又激发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校园营造了‘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自2009年起,我市共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达500余场次,受众达5万人次,已具备常态化运营的态势。我市每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均举办一届全市非遗保护成果展,每届均安排学校参展、参演。比如说,在连续几届的文博会上,就开展了“非遗课堂”等特色活动。

此外,不少学校还成立多个“非遗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淮海戏是用地地道道的“连云港话”演唱的家乡戏,面对“乡音”失传的危机,灌云、灌南、海州等县区,认真开展“淮海戏进校园”活动,通过学生学唱淮海戏,掌握一些淮海戏知识和演唱技巧,激发学生的热爱与兴趣,甚至许多学校还邀请淮海戏票友进校园,进行实地业务指导。

​非遗项目要得到传承和发扬,不能仅仅靠保护,市场化、商品化才能让传统艺术作品生存下来,要为传统技艺争取市场空间。“我市还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各大景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非遗项目进入景区、文化街区等公众常见场所,增加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提供便利条件让公众体验非遗技艺,促进本土产品销售;打造产品品牌,让非遗成为当地亮丽的名片。最近,国家AAA级景区民主路老街因引进非遗项目成效显著,被省文旅厅授予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试点单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效用。”王源远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魅力。2019年,我市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设立市级非遗陈列展示馆;分六批设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12个,完成省高质量发展指标“市级非遗展馆(厅)、传承基地”60个建设任务;汪恕有滴醋酿造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两批设立21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东海县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非遗创意基地,命名海州区民主路文旅街区等10家单位为市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作为山海相拥的文化旅游城市,放眼港城未来非遗传承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引导、鼓励、支持非遗企业、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创意研发基地等携手A级旅游景区、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等物理空间,突破固定空间的限制,创新举办“非遗进景区、进街区、进商超、进企业”系列主题活动,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打造无限定空间非遗传承区域“样板田”。结合非遗保护工作实际,对接全域旅游、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A级旅游景区等创建活动,征集发布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非遗旅游产品清单,推行非遗主题旅游,支持开展非遗研学游、非遗体验游。与此同时,充分借力拓展非遗传承保护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党中央、省市委要求,着力推动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推进我市传统医药非遗学院工作有序开展,打造传统医药非遗博物馆;各级非遗保护部门对接各级职业院校、国有企事业单位、文旅街区等,发挥“非遗+旅游、教育、农业、康养、商贸”等功能,坚持与教育联动、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与消费结合,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推进非遗传承线下保护、线上推广,以此扩大非遗传承传播声响、擦亮地域传统文化保护颜值。


总值班: 王夫成 刘昆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