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个无水港的"连锁效应"

从霍尔果斯边境出关后,手机定位显示进入一座叫扎尔肯特的哈萨克斯坦边境城市。

史料记载,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古老驿站。

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这个古老驿站焕发出未曾有过的生机。

车外,是一望无际的沙地、丘陵和零星的骆驼草,远处则是绵延不绝的天山山脉。

“无水港竟然是在沙漠里吗?”

车上人员不停探头张望,感受异国景致, 坐在副驾的陈勇却习以为常。

当天,他专门到口岸迎接北京和山东来的考察团。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由哈萨克斯坦与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中远海运集团联合运营的中亚最大“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

“你们是我这个月以来接待的第五批客人。”陈勇一边分发矿泉水,一边介绍。

去年,他由连云港港口集团派驻到无水港,担任运营和工业生产副总经理。曾有过白俄罗斯留学经历的他,还有个兼职,就是充当客人的翻译。

“不久前,哈国对中国公民实行14天免签,来这儿的中国人明显多了。”陈勇像导游一般介绍,“以前这地儿基本没访客,现在每个月都有四五批人来考察。”

“到了!” 北京考察团成员袁洪菲掏出手机,看到行程表上显示距离出境口岸才15公里。随后她透过车窗张望,看到了一个大型场站,在刺眼的阳光照射下,巨型的黄色龙门吊、各色集装箱,以及渐入山谷的中欧班列,清晰可见。

陈勇将准备好的安全帽分发给客人。此时,一位路过的轿运车驾驶员,看到这群满眼好奇的中国人,摇下车窗,用俄语打起招呼:“哈拉少!哈拉少!”

“他叫阿米托瓦。很喜欢跟中国人打交道。他说的‘哈拉少’在当地是‘高兴’‘很棒’的意思。”陈勇解释道。

像阿米托这样的本地员工,在无水港有180多个,占到员工总数的90%以上。

过去,因气候、环境等因素,这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杳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当地仅有的3万居民沿袭了游牧民族的一项传统,做些“游商”生意。

但在“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开启建设后,这里发生了显著变化。

“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是哈萨克斯坦十大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中哈两国双边合作的关键节点。“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就坐落于该经济特区内。

当地时间上午10点半左右,整个无水港已经沸腾开了。

无论是吊装换轨、班列编组,还是货物通关,一切都有条不紊。

加林娜·奥西波娃是无水港的老员工了。

别看她是一位女性,却开着这里最大的“钢铁巨兽”——龙门吊。

只见她穿着橙色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登上距离地面20米左右的驾驶室,熟练地将一只标有“西安港”字样的集装箱稳稳当当地从标轨列车换装到宽轨列车上。自2017年正式运营以来,这里的过境换装量从9.3万标箱增长到2022年的26.6万标箱。

忙完一程之后,站在巨大的龙门吊阴影下,借助陈勇的翻译,加林娜与考察团聊起来:“以前这里太荒了,现在货流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哈国人来这里工作。”

“那你们的待遇怎么样?”来自山东的考察团成员张慧卿问道。“公司提供宿舍和食堂,条件不错。”加林娜竖起大拇指,笑道:“工资又涨了,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当然,最吸引袁洪菲的还是堆场内停泊着的几百辆国产汽车。她此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无水港对于国产汽车的接驳转运能力,方便下一步合作。

此时,已临近中午,无水港里仍热火朝天,龙门吊下,一辆辆国产汽车从涂装为红色的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棚车中驶出,轰隆隆轧向厢底的声音响彻码头。

考察团成员在这里再次碰到了阿米托。卸货间隙,他在陈勇的协助翻译下,侃侃而谈,“现在,中国的汽车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受欢迎,几乎每天都有从中国来的汽车,今天就有400多辆。”

陈勇补充道,自2020年开展车辆换装业务以来,无水港累计换装车辆突破5万辆大关。

阿米托瓦的这份工作也彻底改善了他的家庭生活,“我以前做点小生意,又苦又累,赚的也少,到这边工作后,工资也涨了,还开上了又快又环保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每个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去旅行。”

如今,“霍尔果斯—东门”经济特区为当地创造了2.5万个就业岗位,培育出一批新型现代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听了阿米托瓦的讲述,袁洪菲知道,来对了。

无水港的工业调度中心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当天各铁路线的实时运转情况,各项数据不断跳出来。背景墙上,一幅精细的轨道路线图铺展开——目前港内已建设10条铁轨,可同时容纳6列火车进行换装。

陈勇说,目前,无水港系统正推进与哈国铁各系统间的技术对接,实现作业所需数据源的自动采集,优化了作业流程,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规避了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口岸通关和物流的可视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看得见”的速度提升背后,是“看不见”的智慧升级。

这个距离连云港4000多公里的无水港,爆发出的“连锁效应”不止于此,中国的电子产品、汽车轮胎、家居建材等绵延不断地出现在哈国大街小巷,哈国的矿产、农作物等陆陆续续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各地……(记者 张晨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