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专题2023>> “工笔画”里看“连”通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女孩阿克莱有一件最珍贵的物品,就是她的大学毕业照。
8月21日一早晨,伊塞克湖湖畔,微风不燥,水波潋滟。
来此度假,阿克莱看这个湖的心境有些不同。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跟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周边流传着很多与中国相关的故事……
2018年,阿克莱来到中国连云港留学,就读于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随后又考上苏州大学研究生。 后来,因新冠疫情的缘故,一直没能回国。
而这次,是她时隔几年之后第一次返回家乡,忍不住跟家人分享异国见闻和她的“中国故事”。
“听你的意思,要做连接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使者啊!”父亲一边摆弄下水的充气船板,一边饶有兴致地跟她调侃,“先说说,你都忙了些什么吧!”
“很多了!”她翻出手机,打开相册,“这是我在用毛笔写‘福’字,这是在‘木兰杯’女排赛上拿了第一名!瞧,我还担任上合组织会议的志愿者……”
话音未落,她的指尖扫过了一张大合影,这是2021年她在江苏海洋大学留下的本科毕业照。
湖上风乍起,吹起了阿克莱的披肩长发,也吹皱了她的思绪。
2018年,入学之初,在一次联谊会上,阿克莱站在讲台前,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为的是学习汉语。因为我喜欢中国文化,据说诗仙李白就出生在我们国家的托克马克市,距离我的家乡、首都比什凯克只有60公里,那里有很多中国人后裔,我们称他们为东干人……”她的发言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
她提高了嗓音:“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未来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经济伙伴是中国。她说,在中国要多经历、多参与。”
掌声响了起来。
家乡没有海,而这个靠海的城市——连云港,成了她难以忘却的第二故乡。
她到这里后才知道,早在2015年,连云港就与她的家乡比什凯克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填补了江苏省在中亚地区友好城市的空白。
而她来连的契机,是“丝路东方留学连云港”项目的实施。
她觉得有种奇妙的缘分在里面。
随后的日子里,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阿克莱结交新朋友,感受中国文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留学生爬花果山、参观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学唱淮海戏、参加跨国文化交流等活动。
她还爱上了古典名著《西游记》,更了解到这部书与连云港的渊源,她时常兴奋地跟同学们分享:“你们知道吗?《西游记》里的玄奘,1000多年前就到过我家乡附近的伊塞克湖哎!”
这个发现,让她觉得自己跟连云港的缘分更深了。
远隔数千里,她并不感到孤单,反而为连云港人的友好而感动。
2021年寒假,因新冠疫情缘故,江苏海洋大学有22名学生留校,其中就包括阿克莱在内的6名留学生。
“不能让孩子们在宿舍里过年。尤其是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更要给予关心!”该校校长宁晓明说。
学校送来了防疫防寒大礼包,还为他们组织了一场写春联活动。原本因思乡而惆怅的阿克莱,手书了一张“福”字,笑容绽开。宁晓明将红彤彤的中国结递给她:“大家有需求有困难尽管提,咱们保证把年过得舒舒服服、热热闹闹!”
这份温暖让阿克莱感动之余,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恰巧,随后的一天,她碰到了哈萨克斯坦在连留学生洛德。洛德已是校园里的“明星网红”,因为参加拍摄中哈“一带一路”大型纪实节目《你好,哈萨克斯坦》,“东游”求学的经历被搬上了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迅速突破百万。
洛德的行为给了她启发。
“来到这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己小小的能量,做中吉文化交流的使者,哪怕是做些微小而具体的事情。”于是,在她的努力下,两市成功举办了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最令她自豪的,还是在本科毕业前夕,担任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的志愿者。
接待贵宾、担任翻译、做些勤杂工作,自然不是当志愿者的主要目的,面对这场以“加强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上合国家进出口便利化”为主题的高规格会议,她觉得,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扩大视野和格局,也不枉出国前老师的叮嘱。
顺利完成这场志愿服务之后,她便开启了苏州大学的研究生之旅。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个暑假,她先是在苏州的一家跨境公司实习,当公司领导得知她已4年没回国后,特批她“回家看看”。登机那一刻,她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内心更坚定了自己今后的志向和选择……
“还在想你的中国朋友呢?”伊塞克湖畔,美好的回忆被父亲亲切的话语打断。
阿克莱收回心绪,对着父亲俏皮地笑了笑。
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顿时有了个“小心思”,她将那张珍贵的毕业照,翻转向湖面,大声喊道:“同学们!这就是伊塞克湖,你们看,是不是很美呀!”
湖面荡起了微波,不远处的游人转过头朝她张望,但大家并没有听懂她说什么。
因为她说的是中文。
在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友好交流的过程中,我市在国际教育间的交流合作节节开花。继在全国率先推出以地方政府名义设立的“一带一路”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后,“丝路东方留学连云港”品牌越来越响,像阿克莱一样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共建国家已累计派遣三四百名留学生来我市研学交流。
毕业后,无论走或留,连云港的经历,都将成为他们一生的“缘起”。(记者 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