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访谈。
今年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16年的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科技三会”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树立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纪念这次科技盛会,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为隆重庆祝这一节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节日的温暖,今天,连云港市科协、连云港发布邀请我市部分科技工作者代表走进我们的演播室,分享科技战线的奋斗经历,弘扬新时期科学家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首先,请4位嘉宾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嘉宾1:大家好,我是市妇幼保健院疼痛康复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副教授,疼痛学副主任医师崔吉正医生。
嘉宾2:大家好,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叫董礼花,现任职于灌南县园艺技术指导站,任副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嘉宾3:大家好,我是田凤蓉,来自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名环境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也是江苏省环保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嘉宾4:大家好,我叫李筛,是一名企业科技工作者,来自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公司清洁采暖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主持人:请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工作或者研究领域。
嘉宾(崔吉正):我是一名医生,我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我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医学专业:疼痛学,我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带状疱疹疼痛,也就是老百姓俗话说的“蛇胆疮”。我平时工作除了解决带状疱疹疼痛,还有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颈肩腰腿痛,女性的产后疼痛、痛经等各种急慢性疼痛。其他的像面瘫、小儿尿床等神经源性疾病的诊治也是我平时的工作。
嘉宾(董礼花):我是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从事园艺作物栽培技术研究,蔬菜、食用菌、葡萄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工作。近八年我主要从事葡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引进适合我地的种植早熟品种夏黑,中晚熟品种阳光玫瑰,研究茹渣改良葡萄园土壤,提高葡萄的产量与品质,推广夏黑双膜促早栽培,阳光玫瑰避雨栽培,通过新品种、新技术运用,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亩均增效1万元以上。
嘉宾(田凤蓉):我是环保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环保高效能微生物菌剂产品、高氨氮与高盐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创新研发工作。目前获得了一些技术突破,比如在废水治理微生物菌剂产品研制、规模化生产、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并在类型菌剂的组合复配技术、混合培养技术、高密度规模化培养技术、生产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目前我们团队研发的耐盐菌剂能够耐受1-25%的盐度;研发的硝化菌剂可直接降解2000mg/L的氨氮,在有机物、氨氮污染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很好的应用价值,多项技术成果已实现了工程化应用。
嘉宾(李筛):我目前主要负责清洁采暖的产品开发和方案设计。通过设计太阳能、空气能和电能等清洁能源系统,取代传统的燃煤方式,满足人们的冬季采暖需求。包括开发高性能太阳能集热器,研究高效储能装置,研发多种清洁能源复合采暖系统等等。我们团队研发的产品和项目已经在北京、河北、西藏的多个城市和乡镇得到了推广应用。
主持人:工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工作中,你们肯定会有一些难忘的经历。你们认为最值得你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嘉宾(崔吉正):我认为我工作中最骄傲的事情是准确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是大家身体不舒服时最常见的症状,而疼痛的原因又多种多样,因此,我的工作就好比警察破案,需要把引起疼痛的原因找到,避免误诊,治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举几个最近遇到的病例来说吧。
病例1:70多岁的顾大爷,因为右下肢疼痛1周,不能行走,在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CT也显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准备开刀,后来患者及家属考虑到患者年龄大,想先保守治疗,实在不行再开刀,通过熟人介绍找到我,我对患者进行了仔细的问诊和查体,结果发现引起患者下肢疼痛的原因不是腰椎间盘突出,而是带状疱疹,避免了误诊。
病例2:60余岁的张大爷,因左侧臀部疼痛20多天,不能站立、行走,只能卧床,在某三甲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射频微创手术,手术后疼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每晚夜间疼痛难忍,无法睡觉,骨科建议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患者及家属不想再做第二次手术,前几天出院后找我就诊,经过我仔细询问及查体考虑引起患者臀部疼痛的原因为臀部肌肉损伤引起的,并非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针对臀部进行治疗,经过几天治疗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目前可以站立行走了。
嘉宾(董礼花):我现在主要研究葡萄,我认为最值得我骄傲的事,是把菇渣应用于葡萄生产,我们灌南是食用菌大县,每天都产生大量的菇渣,特别是双孢磨菇菇渣无法处理,刚开始到处乱堆乱放,污染环境。2015年,我到张家港考察调研葡萄限根栽培,张家港用的木屑作为基质,当时我就想到我们灌南菇渣很多,并且不要钱,如果用菇渣作基质会大大降低成本,回来以后,我把这想法付诸行动,把菇渣发酵后作为基质,用于葡萄限根栽培,后来进一步扩大菇渣应用范围,用菇渣改良葡萄园土壤,土壤改良后,土壤疏松通气,葡萄根系发达,促进了生长,葡萄的产量与品质大幅提升,我们的夏黑销售价是全国最高,夏黑每公斤售价20元,我们灌南葡萄品质的提高,得益于菇渣改良土壤,现在这项技术作为我省重大技术推广,这项技术现在不仅在我们江苏省推广应用,而且覆盖到了山东、浙江等省,原来企业要花钱处理菇渣,现在变成卖菇渣,并且还供不应求,每吨菇渣要卖20元,真正是变废为宝,实现双赢。
嘉宾(田凤蓉):我学的是环境微生物专业,在学校的时候觉得这个领域很神秘,工作之后,觉得这个领域很接地气,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企业解决工业污水处理等实实在在的难题。十多年的工作,有非常多难忘的经历和骄傲的事情。团队协同作战、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大家不怕辛苦,反复的试验验证、推理、计算、观测,团队的这种精气神和奋斗的精神让我骄傲;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从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拨开云雾见光明,原本觉得难以完成的试验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让我自豪;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应用到客户那里,受到了客户的认可,为他们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他们的肯定让我骄傲;其实最值得我骄傲的事情是我从事的环保这个职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之一,天蓝水清、林茂草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为自己是一个环保人而骄傲!
嘉宾(李 筛):做清洁采暖设计,我觉得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们在西藏设计并建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太阳能采暖工程。西藏作为中国最后一片净土,一直以来饱受能源缺乏的困扰,当地老百姓主要依靠烧牛粪来取暖。从2016年我们就开始在西藏进行采暖调研。发现当地各种能源都匮乏,唯独太阳能资源丰富。而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特别符合国家在西藏的环保政策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计划选择太阳能为主能源进行采暖,并初步确定了山南市浪卡子县作为采暖示范地。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浪卡子县城海拔超过4500米,冬季极端温度低于-30℃,全世界也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太阳能集热器、水泵、供热管网等关键部件能不能承受这样的工作环境?我们的系统能不能在这里长期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作为研发负责人,我和团队成员、国内外专家一起,研究如何解决防冻问题、过热问题,如何克服停电带来的影响。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到现场考察、反复的对设计进行论证。我还记得第一次去西藏考察时,高原反应特别厉害,头昏脑胀、呼吸困难,每天都要靠吸氧气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星期。第二次、第三次……等到第五次再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经过短暂的调整很快就能适应了。在西藏的日子里,经常碰到断水断电;嘴唇发紫、干裂出血是正常现象;项目还没做完,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晒成了标准的“黑人”。经过整个团队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在浪卡子县成功设计并建立了第一座高海拔的大型太阳能采暖工程,项目投资1.2亿,每年生产近2千万度电的热量,解决了县城近10万平米的采暖,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8000吨。在世界太阳能大会和世界环境大会上,我们向国内外专家介绍了这个项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看到这些成果,感觉吃过的苦一下子都成了过眼云烟。
主持人:从事这项工作,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信念让你们坚守这项工作?(每人3分钟)
嘉宾(崔吉正):15年前,我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了天津医科大学中国疼痛学创始人之一郑宝森教授的研究生,开始从事疼痛学这个专业,那时候疼痛学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每年全国招收不超过10人,我选择从事这个专业主要是因为我上大学时我的母亲因为癌症晚期骨转移被疼痛反复折磨,最终在疼痛中离世,从那时起我选择了一辈子要从事的专业:疼痛学,同时为解决患者疼痛而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解决患者疼痛的能力,造福更多的疼痛患者。疼痛是每一个人一辈子中都会遇到的,当我的病人因为带状疱疹疼痛发作在不停的喊叫、呻吟、满地打滚,甚至想自杀时,当我的病人因为颈椎病引起上肢剧烈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睛发干、发涩,耳堵、耳闷、耳鸣,甚至胸闷憋气、高血压等难以忍受的疼痛和强烈不适时,当我的病人因为肩周炎的疼痛无法穿衣、梳头,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夜间因为剧烈的肩周疼痛无法侧卧睡眠时,当我的病人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的疼痛无法行走,上下楼时,经过我的治疗,最终解决了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此时,作为一个医生也由衷的为患者和家属高兴,而我也实现了作为一个医生的价值,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坚守这份工作的信念。
嘉宾(董礼花):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农民。我上的学校也是农业学校,我与农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思想是后天形成的,我从小生长的环境民风纯朴,父母不怕吃苦,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养活我们兄弟姐妹,甚至有时连钣都吃不饱,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怨言。这就养成了我不怕吃苦的精神,我从小就接受党的教育,为人民服务,工作要尽职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形成了我甘于吃苦,乐于丰献的精神品质。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的职责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别人奉献自己。我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农民,让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种好地,提高收入是我的职责。我热爱本职工作,喜欢与农民打交道,这是我的爱好。我认为,只要一个人喜欢干某件事,他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不怕苦,不怕累,刻苦专研,任劳任怨,在别人看来很苦,他却觉得很快乐,也可以这样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哪怕是没有的报酬,也乐意干。我喜欢研究葡萄,看到葡萄就精神抖擞,即使夏天中午36-37度高温,葡萄棚内达40度,我也坚持到葡萄棚中观察葡萄生长情况,全身汗水湿透,我也不觉得苦,我为自己的每一个发现而高兴,真是苦中有乐。
嘉宾(田凤蓉):从开始接触环保的那一刻起,我觉得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真正走进环保工作之后,我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工作。环保研究跟所有的科研工作一样,是一项寂寞的职业,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毅力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守奉献,才能迎来开花结果的日子。我坚守这项工作的信念除了热爱,还有作为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感。在全球竞争中,关键的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等不来,必须靠我们自己的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得来。从专业领域来说,我们目前研究的环保微生物菌剂,欧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已有成熟的商业产品,国内的研发起步较晚,目前正在快速发展。我们团队根据当前环保微生物菌剂应用需求和国内外微生物菌剂研究应用现状,结合本土实际情况,不断挖掘、筛选、拓展具有亲和性、地域性、针对性、适应性、生产性优良的新的功能性菌种,并进行具有耐盐性、耐酸碱、耐高低温等抗逆性微生物菌剂的制备。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耐盐脱氮环保微生物菌剂成功实现了功能菌种的创新拓展,产品从菌种到菌剂均能降解1-25%盐度下的氮及有机物,突破了高盐环境脱氮技术瓶颈。产品的研发实现了从技术、产品应用全部国产化,提高了我国菌剂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我们还将继续研发新的产品,不断突破技术短板,进行技术创新,把科研创新和环境保护作为奋斗的动力和价值的追求,以实际行动显示对环保科研工作的热爱和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嘉宾(李 筛):从事这项工作,最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我从事的是一个造福社会的产业,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让阳光更灿烂、空气更清新、水更洁净、生活更美好。我们做清洁采暖,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技术,为国家节能减排,为碳达标、碳中和的目标做贡献。和国家同频共振,一定能实现企业和个人的自身价值。其次,我非常认可我现在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诚信责任感恩的价值观和我个人的价值观完全一致。当然,我认同公司的同时也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公司给我提供了很多平台和条件,帮助我个人的发展。从懵懂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可以说一直是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和公司的相互认同也是我一直坚守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持人:感谢各位的分享。我们每个人尽管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却有着同样的信念和坚守。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致敬!5月30日是全体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节目最后,请大家用一句话表达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内心感受,同时向广大科技工作者送上我们节日的祝福。
嘉宾(崔吉正):作为一名在连云港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无论是哪个行业,我觉得我们都应该热爱我们的城市,建设我们的城市,服务好我们城市的老百姓。祝愿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节日快乐,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拥有一个无痛的人生,快乐的工作、生活。
嘉宾(董礼花):国家把5月30日定为科技工作日,说明国家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我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在第5个科技工作日即将来临之际,我祝全体科技工作者工作顺利,万事顺心,多出成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添砖加瓦。
嘉宾(田凤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让我们向优秀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学习,将个人科学抱负的“小我”融汇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我”中,以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工作,在漫长的科研之路上不忘初心,踏实奋进,坚守自己的梦想,不断演绎科研工作者的青春之歌。
嘉宾(李 筛):科技工作者的身份意味着我们也许会一直默默无闻,希望所有的科技工作者能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每件事,这就是对党和国家最好的回报。值此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祝所有的科技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主持人:谢谢各位的美好祝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形成历史交汇,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涌动。面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我们的人生才更丰富多彩、才更有价值。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我们也祝愿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节日快乐!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参与。再见。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董放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