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2年9月6日 9:00
地 点:连云港发布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东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 乔伟
发布人:中共东海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欧伟
东海县政府副县长 李宝芹
东海县政府副县长 章荣刚
东海县政府副县长 薛剑
东海县政府副县长 宁延刚
发布议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海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砥砺前行、拼搏奋斗,展开的生动实践、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辉煌成就等内容
乔伟: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参加“奋进新港城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东海这十年”专场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系列发布会县区第一场,主要向社会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海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砥砺前行、拼搏奋斗,展开的生动实践、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东海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欧伟;东海县政府副县长李宝芹;东海县政府副县长章荣刚;东海县政府副县长薛剑;东海县政府副县长宁延刚。
我是东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乔伟,本场新闻发布会由我主持。
下面,我们进行今天发布会的第一项议程,请欧伟常务副县长发布“十八大”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
欧伟: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东海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长期以来给予东海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东海是世界水晶之都、中国温泉之乡,全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个街道、2个国营场、1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总人口124.6万,是连云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江苏视察,为江苏擘画“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这些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复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稳中求进中奋发有为,先后入选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绿色发展、创新能力、新型城镇化等多个全国百强,政府债务管理、农村电商发展经验获国务院表彰,“强富美高”幸福东海的宏伟蓝图,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现实模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盯经济发展,矗立起十年奋进的“鲜明标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45.67亿元增长到632.85亿元,连跨四个百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7亿元增长到30亿元,年均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168.7亿元,年均增长14.5%;全市唯一荣获“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规模工业总产值超33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95家、其中纳税过500万元企业达36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连年丰产丰收,高标准农田增长至128.1万亩,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4家,获批建设省级农高区,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业综合实力始终位列全国百强。现代服务业优势突出,获批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7%和7.7%;水晶产业年交易额300亿元,较2012年增长10倍,“世界水晶看东海”的形象深入人心;水晶、鲜切花等特色产品电子商务规模快速扩张,先后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省农村电子商务十强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浇筑起十年奋进的“厚实基座”。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率先实现“2350”常态化,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镇村全覆盖;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国家级试点,新农合支付方式全国推广,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省政府表彰。开放合作成效明显,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开放大局,搭建了“2+5+8+N”园区发展框架,组建了“6+X”驻外招商办事处,与日韩、欧美、港台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经贸合作,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近11亿美元、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21个,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挂牌成立全市首家县级对外友好协会。科技创新活力强劲,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2.34%,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9个,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1350名,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后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创新奖,获评省人才工作先进县,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城乡统筹,描摹着十年奋进的“最美风景”。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城市建设由“拉框架、拓空间”向“填格子、提功能” 转变,累计实现城乡建设投入255.36亿元,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9.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2.15%提高到49.11%,创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智慧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镇村建设扎实推进,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打造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创成省“美丽乡村”45个,建成城乡垃圾收处体系,行政村区域供水“村村通”,苏北率先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白塔埠、桃林获批国家级重点中心镇。交通体系逐步完善,累计建成干线公路163公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194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68座,“八纵八横”城乡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四好农村路”工作经验全省推广,期盼已久的“高铁梦”成为现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和优良天数比率逐年提升,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0.34%,获评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水韵林海、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致力民生福祉,汇聚成十年奋进的“力量之源”。民生质量持续提高,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坚持每年办成十大民生实事,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3%,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逐年攀升,全县84042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3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教育投入超190亿元。城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所,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成省示范化乡镇卫生院14家,县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跻身省基层卫生十强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创成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人民调解工作获评全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先进;平安法治东海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获评省平安县、省法治建设示范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稳步提升。
各位媒体朋友!东海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海的成功实践,从一个县域印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挑重担、争先进位,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现代化幸福东海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乔伟:谢谢欧县长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李宝芹副县长发布“十八大”以来全县社会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李宝芹: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东海这十年”社会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首先感谢各新闻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东海社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置于首位,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韧劲,敢于担当的干劲,攻坚克难的狠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上学、就医、文化、旅游等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心中的美好期待一步步变为现实。
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扩充优质教育资源,致力办好群众满意度更高的品质教育,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十年间,教育保障能力全面增强。全社会教育投入年均增长5.9%,新招聘教师2980人,新增学位2万余个,连续6年开展教学质量“县长奖”评选表彰,教育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教师队伍素养全面提高。扎实开展新时代“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推出季洪开、彭志华等一批全国师德典型。持续实施“晶都名师培养工程”,累计培训教师超12万人次,全县义务教育教师本科学历达96.34%,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例由5.9%增至20.1%。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持续实施“学校管理精致化”“教学管理精细化”主题行动,新增省级课程基地及前瞻性项目11个,新创建省四星级高中3所、三星级高中2所。全县省市优质园由43所增至103所,成为全市首个乡镇中心园全部为省优质园且均为公办园的县区。全县中小学净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保持在100%。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高中本科达线率提升至70.23%。
十年来,我们持之以恒聚焦医疗卫生品质,致力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成功跻身江苏省基层卫生十强县,创成国家卫生县城,在苏北县区率先实现国家级卫生乡镇全覆盖,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并高分通过复评审。十年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新县医院、新中医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占比由45%增至95%。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8张增至4.3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28人增至2.28人、注册护士数由1.28人增至2.66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县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二期计划年底建成。新增4家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3大医共体实质运作,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超过75%。新增19个省级、市级特色科室。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优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3类8项增至12类45项,全县医保参保人数增长23.7%,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长167%。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由63.5%增至99.41%。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克服境外返县人数占全市70%的压力,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完善疫情平战转换机制,全力守好东海阵地,获得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十年来,我们矢志不渝加快公共文化建设,致力提升文化惠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东海版画)、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创成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十年间,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建成和开放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少儿版画活动中心、彦涵纪念馆。建成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10余件文艺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0余件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作品在国家、省、市展演获奖。小吕剧《称爹》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现代吕剧《英雄之铭》获“省第四届文华奖”“省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文化传承历久弥新,新增市级以上非遗项目34个,其中,“东海水晶雕刻”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国内首部水晶专题志书——《中国东海水晶志》出版发行。成功举办五届东海.全国少儿版画双年展。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承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200余场次。每年组织群众性展演展映活动近5000场次。
十年来,我们深入挖掘文旅资源优势,致力开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断增强群众满足感。成功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水晶小镇获评全国50个最美特色小镇第2位。十年间,文旅融合初见成效,新增4A级景区2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工业旅游区2家。水晶博物馆、少儿版画中心年均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文旅品牌塑造提升,立足资源禀赋,升级打造水晶文化、养生康养、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四大旅游板块,西双湖、水晶城、温泉、青松岭等特色品牌焕发新活力。旅游业态多元发展,实施石梁河水库、羽山生态修复工程,打造都市四季果园等一批农旅项目,推出亲子游、采摘游、短途游等旅游新业态,旅游年接待量由314万人次增至614.5万人次,旅游年收入由35.8亿元增至57.5亿元,东海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各位媒体朋友们,东海是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秀丽福地,这里有风景有美食,更有热情好客的东海人民。欢迎大家到东海来,亲身感受“世界水晶之都,生态宜居福地”的魅力,体验“您来东海,福如东海”的好运!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福如东海!
乔伟:谢谢李县长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章荣刚副县长发布“十八大”以来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章荣刚: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十年来,东海县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县工作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实。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全国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等称号,2021年获得乡村振兴考核全省第一等次,高标准农田和脱贫攻坚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东海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东海大地徐徐展开。
回首这十年,“农业强”的优势更加彰显。农业综合产能不断增强。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245.7万亩,粮食产量116.61万吨,自2012年以来实现“十连丰”;蔬菜产量118万吨,肉类产量7.94万吨,水产品产量6.75万吨,分别增长了53.08%、21.66%、23.85%;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8.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2.6%提高到69.3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95.34亿元增加到167.24亿元;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从82.3%提高到98%以上。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全县形成“东粮西果中蔬菜”的特色产业布局,优质稻米、设施蔬菜、鲜切花、草莓、葡萄5大主导特色产业规模稳步扩增,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业园区2个,市级示范园22个;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71家。农业发展质效不断增强。打造“福如东海 晶质农品”区域公共品牌,授权企业达50余家。获批国家地标农产品6个,全省最多。成功申报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27个,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45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全市第一,农业生产标准入户率100%,位列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第41位,农业生产数字化迈上新台阶。
回首这十年,“农村美”的成果不断呈现。发展绿色农业保持生态美。建立生态种养循环管理体系,获批全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8%,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3.5%。农村生态河道治理率达到100%,农业灭蝇污染治理覆盖率达到100%。实施农田退水循环试点71处,生态循环效应持续放大。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人文美。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460个,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加强农村治理打造环境美。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管护五大重点任务,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行政村垃圾整治达标率、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保洁人员达标率均达到100%。推进农村道路、自来水、高标准农田等城乡基础设施长效巩固,逐步实现日常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全域化。
回首这十年,“农民富”的愿望加快实现。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县8.4万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稳定脱贫,91个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省六大重点片区之一的石梁河水库片区实现整体退出,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加。出台实施促进富民增收政策,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万元增加到2.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21年,全县村均收入62.1万元,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2.49%。深化改革活力不断释放。探索“三变”改革路径,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和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获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所,获批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回首这十年,“乡村治”的机制逐步健全。党建引领持续赋能,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面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打造网格化社会治理的“东海品牌”。扎实开展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提升等行动,通过育、培、招等方式持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基层治理,村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二是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县级以上文明镇、村占比分别达到100%、84.4%。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加快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大力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水平和能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帮助困难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切实维护好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抓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拿出“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增强”挑大梁、扛重担、争第一“的责任感,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新时代的“强富美高”作出更大贡献。
祝媒体朋友、各位领导,身体健康,福如东海!谢谢!
乔伟:谢谢章县长的发布。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请薛剑副县长发布“十八大”以来全县产业项目发展有关情况。
薛剑: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不动摇,狠抓产业转型、企业培育、精准服务等方面工作,工业经济实现扩量提质。
这十年,工业实力持续壮大。一是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00亿元,技改投资600亿元;工业用电量14.8亿千瓦时,是2012年的1.4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工业应税销售收入达到30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95家,其中纳税过500万元企业36家。二是重点产业板块运行平稳。硅材料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94家,十年来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例如,太平洋、晶海洋等重点企业,工业税收分别是2012年的1.8倍、19.5倍,销售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4倍、7.3倍。循环经济产业实现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投用,入驻商户328家,中型废钢收购企业6家,园区获评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新型建材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9家,实现应税销售20.7亿元,工业总产值34.3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8家,实现应税销售15.5亿元,工业总产值24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8家,实现应税销售29.5亿元,工业总产值47.5亿元。三是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加快推进硅产业链培育,晶海洋等光伏龙头企业带动熔融石英、碳化硅等行业成功向石英陶瓷坩埚、晶体切割材料等光伏材料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太平洋等石英玻璃龙头企业引领石英砂和石英管等传统石英制品快速向高纯石英砂、半导体等高端石英产品领域纵深挺进,逐步形成大企业龙头带动、关联企业专业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齐备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紧盯前沿、补链强链,全力打造硅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矿业产业“四个百亿级产业”。
这十年,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动力强劲。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先”,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等活动,十年来累计列入省市重点工业项目360个,计划总投资1500亿元,台玻浮法玻璃生产线、得乐康400吨莽草酸、太平洋石英二期等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二是技改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出台《实施“三千”技改工程推动工业高质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进产业链延伸、产品提档升级、生产工艺优化,2018年-2020年三年共引导323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实施34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32亿元,如意情、协鑫新能源、晶海洋等一批过1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三是纾困解难打通难点堵点。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用好企业交办、部门帮办、难题会办等制度,强化土地、能耗、用工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这十年,企业培育成效明显。一是大企业连绵不断。深入贯彻东海县强优企业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产业配套,引导企业做大做强,2021年40家强优企业累计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74.7亿元,晶海洋应税销售收入全县首家突破50亿元。二是中小企业连接成串。积极引导个转企、企入规,加强小升规政策宣传工作,实现企业应入尽入,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95家。三是优质企业升级发展。落实省“千企升级”行动计划,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弘扬石英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成为全市县域首家获此殊荣企业。累计获批国家、省、市级“小巨人企业”认定30家,25个产品获批省、市级“专精特新产品”认定,数量质量位于全市县域之首。
这十年,企业服务更加精准。一是财政资金强支持。出台《东海县助企强企三十条》,持续加大对技改项目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累计发放工业专项扶持资金1.29亿元,投放产业转型基金6000万元。二是开展活动助发展。借助“中小企业服务月”等重大活动契机,组织开展培训会、座谈会180场次,服务企业10000余人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三是银行转贷引活水。深入宣传中小企业转贷政策,为企业引来金融活水,共完成转贷业务840笔、金额19.65亿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转贷难、融资贵的难题。每年筛选260家中小企业加入省优质中小企业库,畅通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渠道,提高融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十年发展不寻常,十年奋进自难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传承过去十年的成功经验,保持工业强县的如磐定力,抓项目、育企业、延链条,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东海的工业华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乔伟:谢谢薛县长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五项议程,请宁延刚副县长发布“十八大”以来全县城市建设工作有关情况。
宁延刚: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非常荣幸由我向大家介绍这十年来东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变化的一些基本情况。过去的十年,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镇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能级、宜居环境品质、民生保障水平不断优化,城市、镇村的变化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这十年,是东海城市框架不断完善,快速跃升的十年。圆梦高铁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高铁新城建设不断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扎实推进,石榴片区融入主城同城化发展,滨河新区(含水晶小镇)重点板块高标准打造,高新区、开发区城市门户形象初步彰显,以铁路为轴,铁路南北两翼均衡发展,六大功能片区互融互通、均衡发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初步成型,“湖城相依、东西协同、南北互通、城乡融合”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构建。
这十年,是东海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精益求精的十年。城市路网不断完善、城市家具不断升级、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完成道路新建改建30余条,打通断头路8条,实现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全覆盖,城区道路里程达245公里,“八纵八横”主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城区建有路灯2万余盏,“一杆多能”“智慧路灯”“多功能信号灯”不断得到应用。全县管道燃气企业从仅城区1家发展到覆盖全县的5家,管网从城区发展到乡镇全覆盖管网里程达735公里,供应能力达1.23亿标方/年,年销量约5000万标方,实现通气户数7.17万户。
这十年,是东海城市更新不断推动,民生改善的十年。突出“微更新”“增福祉”“盘活力”,融入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推动老旧小区改造216个。实施高铁新城等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涉及征收房屋3295户,征收房屋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1120套,公租房220套,发放租赁补贴350户。同时,通过提升改造、连片改造,盘活老旧街区资源,重塑城市肌理,提升老城区活力。
这十年,是东海城市生态不断优化,内塑外展的十年。突出生态优先,以西双湖风景区、金牛公园、水晶公园三个城市水域公园为亮点的“城市绿肺”,以石安河、玉带河、自清河为依托的“沿河景观带”,以“口袋公园”为点缀的“城市绿岛”,实现绿化提质增量,“城园合一、人城和谐、美丽宜居”的生态湖滨城市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34%,绿地率达38.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4平方米。西双湖风景区从防洪灌溉的水库打造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国家AAAA旅游景区,成为市民休闲,对外展示东海的名片。
这十年,是东海城市韧性不断增强,提质增效的十年。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快推进,防灾减灾工作稳步提升。完成城区雨水管网GIS测绘和CCTV检测,城区防洪排涝应急处置能力极大提高。建成中心避难场所1个、固定避难场所4个,有效避难面积44.53万平方米,实现地震、人防、应急避难场所深入融合。
这十年,是东海建筑行业不断规范,高质发展的十年。过去的十年,全县商品房开发蓬勃发展,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极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十年来,全县新建各类商品住宅小区157个,已建成总建筑面积 861万平方米, 登记销售845万平方米。全县建筑业产值保持年均10%左右增长,房屋建筑、市政以及拆迁工程质量安全、档案管理、农民工工资清欠、扬尘管控等行业管理稳步提升。
这十年,是东海村镇建设不断加快,持续突破的十年。农村房屋基本实现从“忧居”到“美居”,村庄美、产业丰、乡风好的新农村从“蓝图”变“美图”。10年来,完成危房改造8529户,C级危房补助标准从6000元/户提高到10000元/户,D级危房补助标准从12000元/户提高到30000元/户。建成并通过验收新型社区8个,改善1090户,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插排建等方式,近三年完成农房改善12468户。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快村镇整体能级提升,建设美丽宜居村庄460个,特色小城镇4个。围绕“特色、田园、乡村”三个关键词,打造并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14个。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广阔乡村大有可为。下一步,东海将按照“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亮点、完善城市功能”总体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镇村建设,为打造东陇海产业带发展标杆贡献城建力量,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谢谢!
乔伟:谢谢宁县长的发布。下面,记者朋友们可以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所属媒体。
记者:东海水晶因储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之首,素有“东海水晶甲天下”之美誉。作为一名记者,我也经常到东海采访水晶产业的发展,也见证了东海这十年水晶产业的不断壮大。我有两个问题想了解一下,一是东海如何把独特的水晶资源做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电子商务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步入提质增效的成熟期。东海又是如何将水晶等农特产品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入发展?谢谢!
薛剑: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东海水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30年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晶产业发展更是出现“量”和“质”的变化。全县水晶从业人数近30万人,年水晶交易额超300亿元,其中电商交易额198亿元。在推动水晶产业发展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产业平台高效赋能。打造了“一城一馆两园”高端产业平台,即总投资32亿元、建设面积45万平方米的水晶交易专业市场中国东海水晶城,总投资3亿元、建设面积2.9万平方米的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总投资6亿元、建设占地1000亩的中国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面积1500亩的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目前,正在打造总投资130亿元、规划面积3.0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的东海水晶小镇,着力推动水晶产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抢抓电商经济增长点,打造了占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的东海直播电商产业园,5万平方米的水晶电商双创基地,4000平方米的抖音直播基地(BIC一体化中心)等板块。建成了4000平方米的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形成“水晶+跨境直播”的发展模式。同时,建成运营4.4万平方米的水晶小镇保税仓库,实现货物总周转量1000余吨。
三是品牌亮点逐步凸显。坚持“以水晶为媒介,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梁,让东海走向世界”的理念,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五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荣获长三角最具影响力会展节庆品牌、2018中国最负盛名十大节庆、中国节庆品牌100强等荣誉。“东海水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证明商标,入选“江苏符号”。2016年9月,东海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水晶之都”称号。2021年5月,“东海水晶雕刻”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是人才建设持续发力。出台《东海县水晶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单列2000万元用于水晶产业人才预算经费,张玉成、吴建敏、曹志涛等30余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我县设立大师工作室、水晶名人工作室。连续举办三届水晶雕刻大赛,培育水晶创意雕刻人才1500余人。制定《水晶雕刻人才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填补水晶雕刻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空白。公派首批19名师生赴捷克开展为期一年的水晶制作工艺学习。目前,正积极申请筹建江苏省水晶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水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是市场管理措施得力。积极构建水晶线上诚信体系,在全县水晶电商企业和商户中,推行水晶电商“五统一、两规范”,以此保障水晶线上市场健康发展。开展水晶标准化建设工作,“白水晶手链”“白水晶牌”“白水晶球”三项团体标准已通过审查会,即将对外发布实施。下一步将推出更多的水晶产品类标准,助推水晶行业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东海水晶在珠宝行业中的话语权。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近年来,东海县全力推进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运行网络,乡镇电商服务中心覆盖率和行政村服务点覆盖率达100%。成功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电商百佳县、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省农村电子商务十强县,东海水晶电商产业集聚区获批“首批江苏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总的概括起来,突出“五个一”:
一是围绕“一个工作目标”。围绕三年创成国家电子商务强县“一个工作目标”,在全县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推进集“平台建设、团队打造、运营支撑、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电商服务中心功能建设。
二是搭建“一个电商平台”。“东海电商物流产业园”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是我县发展电商的公共服务平台,园区依托我县雄厚的水晶产业基础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快递物流”、“仓储配送”、“企业孵化”、“产品推广”、“电商结算平台”等智慧物流服务功能。一期项目占地106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总投资2.75亿元,目前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是培育“一系列电商主体”。紧紧抓住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体系。2021年,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242亿元,同比增长23.21%;其中水晶电商网络零售额198亿元,同比增长17.85%。全县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从4000余家,增长至现有线上店铺7.3万个,电商从业人员近6万人,实现了“村村有主播,人人能带货”。
四是打造“一张电商网络”。依托乡镇客运站闲置的公共资源,通过交邮共建形式,建设集停车装卸、共同配送、电商快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物流快递服务站,实现“品牌集中、多点合一”。2021年以来,我县通过政企合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县346个行政村快递配送服务覆盖率100%,打通了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激起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五是发展“一批淘宝村镇”。以“淘宝镇”和“淘宝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农村电商发展成效凸显,为电商富民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县现有淘宝镇11、淘宝村18个,位列全国淘宝县第76名、全省第8名。近年来,建设电商扶贫产业园6个,建设鲜切花、草莓、葡萄等高效大棚3万余栋,带动5000余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谢谢!
记者:我刚才听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东海县深化城乡统筹,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194公里,“八纵八横”城乡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四好农村路”工作经验全省推广。请问,东海县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是如何让农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谢谢!
宁延刚:感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期盼,东海县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引领,农路水准能级全面提升。十年来,先后完成了青松岭大道、羽青线等9条县道建设。截至到2021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里程2496.24公里,农村公路桥梁333座,其中三类及以上桥梁的比例超过97%,实现了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通达率等5个100%,重要产业、旅游、交通节点等级公路覆盖率超过95.8%,通达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的规划发展村庄占比68.8%。双林路、羽青线分别获评省级“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样板路,羽青线获得省厅“最美小康路”提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先行支撑。2019年高分通过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考核验收,2020年8月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通过科学布局,引领串联立体大交通格局。为乡亲们修路,要将路修到百姓心坎上,将路修成便民路、幸福路、致富路。在全市率先谋划编制《东海县农村公路网规划研究项目》,以“交通+旅游、交通+文化、交通+生态、交通+产业”的理念为引领,建设长达140公里的西部生态廊道,为西部地区果蔬采摘、温泉洗浴、森林观光等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为草莓、葡萄、鲜切花等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一环四段十二支”的多点布局形态。2021年4月东海县交通运输局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通过一体推进,城乡交运、交邮共建全覆盖。十年来,我县积极推进城区公交、城乡公交和镇村公交融合发展,新增公交线路30条,更新营运车辆257辆。2019年10月,省交通运输厅验收组给予东海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是全省公交事业“洼地崛起典范”的高度评价。2020年编制完成了《东海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实现东海县城区、城乡、镇村公交规划“三规合一”。截至2021年,东海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三年获评交通运输部最高的5A等级,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100%。为进一步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毛细血管”,我县积极推进“交邮共建”,在全县17个乡镇建设了7个物流运输服务站,10个农村物流快递服务站,全县行政村物流网点覆盖率达到100%。2021年12月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江苏省农村物流达标县”。
十年奋斗记叙着东海农路建设“人民至上”的坚定理念,交通大发展、城乡大融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东海农路建设用一串串苦干实干的脚印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进程。我们还将继续探索、秉承初心,全力创建国家级“四好农路”示范县,奋力谱写农路发展新篇章。
记者:近几年,东海县政府隐性债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部“清零”,债务风险等级持续保持在绿色区域,也是在全省债务管理考核中,唯一一家得满分的县。我想问东海在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好的、有建设性的做法?
欧伟: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东海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政府性债务管理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清、规、控、降、防”工作,政府性债务风险得到较好管控。2018年,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被推荐为防范重大风险措施得力典型地区。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在全省率先转绿,债务管理经验做法全省推广。2021年末,东海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全部化解完毕,成为全省所有市、县中首个隐性债务“清零”地区。
一是夯实财力保障。全力加强税收征管,积极盘活资产资源,加快土地挂牌出让,有序开展土地“双清”、僵尸企业清退等工作,用真金白银化债,坚决杜绝“数字搬家”式的虚假化债行为,为隐性债务清零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结合全县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实际,积极对接有关产业扶持政策,合理申报新增政府债券额度,合规引入社会资本,多渠道筹集教育、卫生、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在有效控制债务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加大本级财政投入、用好上级转移支付等举措,保障新建学校、城乡道路、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三是加快平台转型。整合国有企业资产资源,提高平台公司信用评级,支持平台公司实现多元化、市场化经营,有效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减少对财政的依赖,进一步夯实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的工作基础。
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我县立足现有财力水平,按照“全力以赴化债务、千方百计促发展、尽力而为惠民生、量力而行抓建设”原则,每年将80%以上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坚决不脱离实际上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有力促进东海高质量发展。新增一般债券主要用于教育、市政道路、交通道路等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已经建设完成滨河小学、滨河幼儿园、通贯路小学等项目,正在推进富国路中学、新高级中学等项目,项目建成有效缓解全县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新增专项债券主要用于棚改、连徐高铁、中医院二期、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西双湖应急水源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建设。计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的中医院二期项目、妇幼保健院新建项目,将进一步优化群众就医环境、切实保障群众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助推我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乔伟: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东海这十年的发展,各位媒体朋友既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东海发展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都凝结了大家的辛勤汗水,新时代、新征程,希望各家媒体能够一如既往的继续关心东海、宣传东海,用心用情讲好幸福东海的生动故事。再次感谢5位副县长的精彩发布,感谢各家新闻单位和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刘昆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