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2014年度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连云港警备区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民防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总要求,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群众至上,围绕“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职能,突出重点建设,深化融合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民防事业形成了新的亮点。
坚持市县(区)联动联建,促进全市民防事业整体发展。图为局领导、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及各县(区)人防办领导集中参加目标任务推进会。
市民防局坚持创新特色,扎实开展民防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民防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图为“连云港市第六届民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
注重加强人防工程使用管理,提升民防国有资产“三个效益”。图为局主要领导深入到云台山隧道内查看、指导加固除险工作。
亮点一:防空指挥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人民防空指挥体系建设是事关民防履行“战时应战”使命的重要保障,年度以来,全市民防系统紧紧围绕加强军事斗争人民防空应急准备需要,切实加强防空指挥体系建设,及时调整了市、县(区)各级人民防空指挥所人员编成,按照南京战区人防办的要求,制定上报了连云港市对钓鱼岛作战应急方案;完成了7支人防专业队伍近3000人整组任务,组织开展了年度人防专业队训练演练,组织了“港防2014”重要经济目标演习,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了民防应战能力的整体提升。
亮点二:信息化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指挥通信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民防“能打仗、打胜仗”的关键,年度以来,根据全省民防关于加强指挥通信信息建设的要求,立足我市实际,注重抓重点建设,组织对人防地下基本指挥所、机动指挥所、地面应急指挥中心“三位一体”的指挥平台进行了全面维修,优化了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了指挥保障功能;指导相关县区加强了指挥所及指挥通信信息化建设,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强化省、市、县(区)指挥网络的联调联试,保持全天候网络畅通;注重加强防空警报系统的维护管理,新增了多媒体警报器,优化了防空警报网络,强化警报维护队伍管理,组织了专门的技术培训,提高了保障能力;全市上下联动,成功组织了“9·17”防空警报试鸣活动,警报鸣响率和音响覆盖率均达到100%。
亮点三:场外核应急准备工作取得新成果
我市民防局是全省唯一兼容核电站场外核事故应急职能的机构,为切实承担起市核应急办的日常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配合省人大环资委等领导,开展了核应急立法专题调研活动;认真组织完成了《江苏省核应急预案》修订相关工作,调整了应急撤离、巡测、交通控制等线路、点位,重新标绘了核应急地图;进一步完善了市核事故场外应急准备指挥机构,落实了指挥部领导、专业组领导及联络员编组;组织了核应急22个专业队51个专业组人员共1500多人的整组;落实了核应急值班和4次核应急联系员到位演习;开展核应急计划区内区人口、单位、建筑物、生产生活物资等信息数据采集,建立了相关数据信息库;组织了100多人的核应急宣传骨干培训,增强了相关人员做好场外应急准备工作的责任意识;在市区范围内特别是应急计划区内广泛开展了公众核电和核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场外核应急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加强了应急计划区内应急警报的维护管理,根据应急计划区划调整及城镇化建设新情况、新特点,优化了6台应急警报的位置配置,并结合防空警报试鸣日成功组织了试鸣;建成了核应急装备器材库,储备了专业防护服、防酸服、防尘口罩、电子辐射个人剂量计、去污沾染检测测量仪等装备物资;建成了全国首个核应急野外固定洗消中心,在全省民防系统创新成果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亮点四:人防工程建设总量稳步增长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人防工程是法律赋予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法定责任,也是民防部门履职尽责的重点职能,人防工程体系的建设,也是构成城市防护体系的重点。年度以来,市民防局认真落实《连云港市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坚持依法推进、落实结合民用建筑修建人防工程工作,注重优化审批程序、规范权力运行,加强人防审批窗口建设。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坚持定期到位指导、督查;加强与建设、规划等部门的协调,加强对开发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先后召开3次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落实了优化服务措施、落实了捆绑联动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保障了人防工程建设的有序有力实施。年度新立项、新开工、竣工人防工程面积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亮点五:成功组织地下人防工程使用与管理试点
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管理不仅关系到民防平战结合的水平,也是事关提升城市功能、优化服务民生的重要方面,年度以来,市民防局、各县(区)人防办,着力加快推进民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落实有效措施,强化人防工程使用与管理。针对《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后,业主对地下人防工程停车位使用情况投诉案例数量明显增多、业主与开发商、物业管理等部门的矛盾日益突出等实际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在认真组织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着眼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多次召开协调会、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与市物价、住房管理等部门联合,选择了市区中茵茗都、三禾城中城、建院未来城、枫林水岸四个典型小区,开展了规范小区建设人防工程停车服务收费试点工作,通过历时4个月的试点,探索了优化管理和服务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得到了试点小区业主的普遍认可,为全面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
亮点六: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取得新突破
坚持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在推进人防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严格按照防护等级、各类技战术标准要求,组织人防工程维护与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完成了云台山隧道加固除险218米,维护早期人防工程58072平方米,组织对122个通过竣工验收的人防工程项目使用情况进行了年检自查,抽查了44个重点项目,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落实了整改措施,保障了各类人防工程的战备功能;推进上门服务、跟踪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等措施,年度新办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29项,办理竣工验收监督手续23项;市、县区人防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分别达到95%、100%,保证了各类人防工程的建设质量。
亮点七:各类人防经费筹集稳中有升
依法筹集各类人防经费,为人防建设、民防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既是法律赋予民防的职能,也是推进民防工作落实的重点之一。年度以来,积极协调,落实了市、县(区)民防财政专项拨款;按照应收尽收的法定要求,严格把关、严格制度、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完成了省局下达的人防易地建设费征收任务;注重整合市、县(区)人防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提升执法水平,在此基础上,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追缴了相关单位拖欠的易地建设费;加大人防工程平时使用开发利用力度,在提升利用人防工程服务民生发展的同时,开辟了人防经费筹集的新的增长点,保证了人防经费筹集稳步增加;落实各项制度,规范人防经费使用,促进了人防国有资产“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亮点八:民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深入
年度以来,着眼民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市、县(区)联动,民防、宣传、教育等部门共建,扎实推进民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利用市“两报两台”宣传形成特色,开辟的专版、专栏、民防之声、民防之窗,及时宣传民防工作动态、普及民防知识;定期组织的“民防宣传周”活动体现了民防宣传教育的制度化,通过每年两次的民防宣传周活动,把普及民防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组织应急疏散演练、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全民防灾减灾能力素质的提升;年度先后组织400多人次中学生参观民防指挥所、观摩民防展厅等,引导中学生走进民防、体验民防、抒写观感体会,深化了民防宣传教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