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王健) “您好,市纪委12388举报电话,请问有什么能帮你吗?”早上8点30分,随着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江苏省连云港市纪委监察局12388举报电话接线员忙碌的一天开始了。目前,该市的纪检监察举报电话为原有的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和12388专线举报电话,工作时间人工接听,工作外时间自动留言,实现双号共享、全程录音。
8点45分,“您好,我是某村村民,我反映我们村的支部书记将农民的种粮补贴挪作他用了”,工作人员立即将相关来电情况进行汇总,报领导签批后转其所在县纪委调查处理。经调查,反映的问题属实,该村党支部书记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10点10分,“您好,我反映某局副局长张某今天中午在市区某大酒店为其儿子结婚大摆筵席,请了很多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2012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后,市纪委监察局加大了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力度,鼓励群众就相关问题来电来访。截至目前,反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来电占接电总量的26%。
11点20分,“您好,我是市某局的退休人员,我感觉在单位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退休人员李某曾经反映过其职称评定相关问题,该问题已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反馈答复,但李某心里一直难以服气,经常到市纪委等相关部门上访,时间长达十余年,这是典型的“心理受挫、伸冤倾诉型”反映人。通过工作人员几次耐心的心理疏导,通过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李某终于解开了心里的疙瘩,表示从此不再上访。许多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一旦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结果就反复举报投诉,形成“长期访、多头访”的情况,这就要依靠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熟练掌握,以及体谅、理解群众的耐心。
11点45分,“您好,请问是市纪委的信访举报电话么,我们是某区某乡的农民啊,我们现在来了五个人,现在就在你们楼下,我们想当面向你们反映一下我们村里支部书记的问题……”很多农村基层的信访举报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或者解决的结果没有达到信访举报人的要求,他们往往就集体前往市纪委直接上访。12388接线员除了日常的接听举报投诉电话以外,还要接待到市纪委上访的信访举报人。“好的,请您直接到二楼信访举报接待中心。”工作人员认真受理了群众的举报问题,向他们详细解释了相关的规定及法律条规,规劝其平复情绪,耐心等待答复。同时,及时制作《信访举报问题呈阅单》,呈领导审批后,及时发函至相关地区进行交办。对于群众实名上访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属于本级机关受理范围的信访举报件,报分管领导审批;属于下级机关受理范围的信访举报件,需要回复结果的,发函进行交办;对一般转办件,填写转办通知单,并对交办、转办时间、接件部门、接件人等逐一登记,确保件件有着落。
12点10分,制作完上午接到的电话举报和群众来访相关记录单后,工作人员到餐厅吃午餐,餐厅工作人员关切地说:“怎么不早点来啊,菜都已经快卖完了。”
14点45分,“喂,我叫周某某,我上次反映的我们乡里违规收取费用的问题怎么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啊?”此件由某县纪委承办,但周某某对调查处理结果一直不认可,多次打电话向市纪委反映,“好的,我马上和某县纪委联系,责成他们给您回复。”“县里调查没用,他们下面都是互相包庇,老百姓的问题一个都没得到解决,你们市里要是不管的话,我们就要到省纪委和中纪委去上访。”周某某高声斥责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并扬言要采取过激行动。考虑到周某某属于农村基层信访实名举报,同时其反映的问题已经过县乡两级纪委的调查处理,但仍然没有得到举报人的认可,工作人员向其提出了进行“三级会审”的建议。在会审会上,周某某与各级纪委和相关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最终促成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16点30分,“我反映法院的判决不公问题……”“您反映的问题涉及司法程序,建议您向相关政法部门反映,由政法机关依法调查处理。”根据纪检监察机关“三转”要求,工作人员严格对照受理范围,突出纪检监察主业,并对来电群众进行合理引导,绝不因超出受理范围就一推了之,做到职能运“转”,但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转。
17点10分,某县的张老汉来到市纪委信访举报中心,要当面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去年年底,张老汉反映其自家的宅基地被侵占,村干部还违规取消了其低保资格。经市纪委督办,县纪委认真组织调查处理,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了党政纪处分,对赵老汉的合法权益给予了保障。
17点50分,工作人员整理一天的来电和来访记录,做好签批件的转办发送后准备下班。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连云港市“12388”信访举报电话共接听来电4000余个,每天累计接听时长2小时左右;接待群众来访2000余批4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