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市委巡察工作始终坚持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巡察监督的标本兼治作用。全年共组织开展4轮巡察,对19个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发现问题500个、问题线索228个,立案审查党员干部5人,党政纪处分4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问责17人,立行立改问题26项,利剑震慑效应凸显。
巡察发现问题是目的,整改问题才是根本。通过多维立体整改方式,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切实增强了巡察质效,尤其是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以上率下“推”整改。围绕巡察反馈的问题,协调被巡察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措施。被巡察单位2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市委巡察办,并在单位的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3个月内相关部门报送问题线索办理情况,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落细。对巡察发现的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向市卫计委、教育局和东海县发出3份监督意见书,取得明显成效。
量化评估“考”整改。制定《巡察整改量化评估暂行办法(试行)》,采取“听查访谈测”等多种方式,从“态度、力度、广度”等多个维度了解被巡察单位整改情况,对整改事项逐一对账销号,对整改成效全面量化评估。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格次逐项打分排位,对好、较好的提出表扬与肯定,对一般的提出进一步整改要求,对较差的由分管市领导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跟踪督办,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全年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率达92.2%。
自去年6月市纪委派驻机构改革以来,派驻纪检组牢记担当使命,聚焦主责主业,擦亮派驻监督“探头”,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全面派驻,党内监督无死角。全面落实派驻机构改革任务,按照“16+3+1”模式,设立16个综合派驻纪检组、3个单独派驻纪检组和1个综合保障纪检组,实现对82家市一级党政机关全覆盖。为了确保派驻机构纪检干部不当“和事佬”,心无旁骛敢监督,市纪委理顺派驻管理体制机制,对派驻纪检组实行编制、人事、后勤、工资等统一管理,增强监督底气。派驻机构“敢”字当头,开展提醒谈话600余次,有效重塑“派”的权威。
聚焦主业,监督执纪更有力。派驻纪检组围绕市纪委部署安排,在监督单位全面开展摸清底数、作风建设回头看、排查廉政风险点、强化日常监督和执纪审查等重点工作,运用好“四种形态”,提升监督实效。据统计,派驻机构已累计参加会议607次,360条建议被采纳,开展各类谈心谈话1100人次,接收信访举报574件次,立案46件,初核109件,谈话函询63件,对44名党员干部作出处分。
压实责任,监督重点更突出。派驻纪检组抓住责任清单牛鼻子,紧盯综合监督单位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强化监督。督促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市委、市纪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干部选拔、重大项目工程、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进行事前报告、事中参与、事后备案跟踪,进一步增强综合监督单位工作执行力。每半年会同监督单位专题研究1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助市纪委领导约谈综合监督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根据实际情况,约谈其他干部。坚持“一案双查”,强化问责追究,通过问责常态化倒逼综合监督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到位,目前已通过诫勉谈话等问责56人。
勇于担当,自我要求更严格。突出科技引领,在派驻纪检组试点打造“四库一平台”智慧监督系统,增强“探头”发现能力,推动派驻监督精准化。开展“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项行动,高起点建章立制,出台派驻机构工作规定、监督工作实施细则、执纪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为派驻机构履职工作定规矩。高标准选配20名纪检组长,在全市遴选15名基层优秀公务员,优化派驻队伍结构。对派驻干部“引进来”“走出去”全方位培训提升。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用考核引领和检验工作。
新闻发布“晒”整改。强化社会监督,创新巡察反馈新闻发布会制度,在每轮巡察向被巡察单位反馈情况后,都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通报巡察情况,现场接受新闻记者、社会各界代表问询,告知监督重点和监督方式。同时,在连云港发布、山海廉韵、连云港党建云等多个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新闻发布会图文,扩大巡察社会影响力和震慑效应,推动被巡察单位整改问题185个。市委第二轮“机动式”巡察结束后,不仅发布巡察情况,还将市委“快查快究”相关处理结果一并向社会公开,产生较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