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景芳) 现今,在网上看直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很多人还会打赏一下主播。但让市民刘先生没想到的是,自己看场直播居然被人骗了2000元。港城警方发出预警信息,随着网络直播的流行,骗子也潜伏进这一行业,让一些直播变成“直骗”。近期此类警情并不少见,广大市民、网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典型案例
前不久,市民刘先生在家中看网络直播,觉得主播很不错,想打赏一下。正好,他收到自称是“主播”发来的私信,说直播平台有活动,充值可返利40%。刘先生心想,反正自己是要打赏的,充钱还能返现,划算。于是,他根据对方要求,通过微信转账、微信扫码的方式先后2次共充值了2000元。然而,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返现,充值的2000元钱也没有进自己的账户。当他想再联系“主播”和“场控”时,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毫无疑问,刘先生遇到的所谓“主播”,是骗子假扮的。
无独有偶,本省外市的董先生也有类似遭遇,但事发经过与刘先生略有不同。他在看直播时,发现有人在直播间里打广告,销售微信前置摄像头偷窥软件。董某顿时来了兴趣,很快通过微信跟对方联系。对方表示可以将软件卖给董某,但除了需要交纳购买费用,还要提交保证金、保密费、网络传输费等费用。就这样,董某分7次共转账过去1万多元,但对方根本没有发货,还把他拉黑了。
近期,周边地区已经发生了不少类似警情,通过警情梳理,市反诈骗中心分析发现,利用直播平台的诈骗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骗子假冒主播和受害人联系,引诱其打赏,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二是骗子一人或伙同他人分饰多角,以“主播”“场控”“工作人员”等多种身份编织谎言,诱导受害人汇款;三是骗子在直播间内,以微商身份出现,贩卖一些违禁品,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这些产品出售,一旦有人上钩,他们收到钱后便直接消失。
直播间里的活动需谨慎参与
针对此类骗局,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和网友,看直播尽量选择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对于直播观众发布的购物广告不要轻易相信,网购还需通过正规网购平台。同时,对于“主播”“场控”等发起的各类活动,应谨慎参与,特别是遇到要求直接微信扫码支付的,基本可以判定是骗局。
一旦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和直播平台取得联系进行举报,或者直接报警。同时,警方也提醒各类直播平台,应设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对进入平台直播的人员严格进行审核把关。对平台本身投放的广告也要进行梳理审核,不允许有诈骗嫌疑的广告在平台播放。对于“主播”或者“场控”私下投放诈骗广告,或者参与实施诈骗的行为,应该及时报警,对其依法予以惩罚。